譚雙岸
廣東白云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450
基于融媒體角度的圖書館版權管理
譚雙岸
廣東白云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450
融媒體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服務渠道、服務內容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版權管理的難度,對版權管理帶來了新情況和新問題。為了有效規避和防范侵權風險,圖書館必須強化版權管理,為推動圖書館在新時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基于融媒體角度,對圖書館版權管理面臨的問題以及完善建議進行探討。
融媒體;圖書館;版權管理
1.1 擴大圖書館版權傳播范圍
融媒體時代下,通過一根數據線,受眾就可以獲取互聯網媒體、電信媒體、電視媒體中的信息資源,不僅拓展了信息傳播媒介功能,而且還實現了信息傳播途徑的連通。基于融媒體的技術支撐,圖書館服務從互聯網向電視網、電信網延伸,進一步豐富了服務路徑,增大了服務數量,使得版權資源得以在大范圍內傳播,從而有利于提升圖書館服務的社會效益。
1.2 促使圖書館整合版權管理體系
融媒體時代下,對圖書館服務傳統的服務渠道和方式帶來了一定沖擊,一部分用戶會選擇互聯網等新媒體獲取資源服務,降低了對傳統服務模式的依賴性。而在新媒體中,圖書館的版權資源數量龐大,各類新媒體之間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使版權資源面臨著重復交叉、難以管理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圖書館版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所以,圖書館必須消除新媒體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將版權資源納入到統一的管理體系中,為用戶提供一步到位的服務。
1.3 拓展圖書館版權服務方式
融媒體時代下,圖書館服務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為用戶提供24小時服務,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服務需求。如,圖書館可在電視媒體上提供視頻點播、遠程教育等服務,通過MMS、SMS、WAP等網站提供數字圖書館服務,包括電子報刊、新書推薦、在線課程等服務。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圖書館版權資源的服務路徑,有利于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2.1 侵權風險增大
融媒體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體系更加開放,版權資源數量和獲取渠道不斷增加,導致版權資源狀態的辨別難度隨之加大,進而提高了侵權風險。同時,用戶可以通過多種終端設備獲取圖書館信息資源,而圖書館也可以通過網絡將信息推送到用戶的終端設備,在這一過程中圖書館面臨著版權失控的風險,需要承擔連帶侵權責任。此外,在我國現有的版權管理制度中,圖書館不享有抗辯權,使得圖書館在版權使用過程中缺乏法律保障。
2.2 版權使用受限
當前,我國相關立法明顯滯后于融媒體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圖書館版權的合理使用。如,《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中規定,表演權的使用只限于圖書館的“物理館舍”內。這使得圖書館無法充分利用融媒體的技術優勢傳播表演作品。除此之外,圖書館放映權、廣播權、展覽權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2.3 授權壓力大
融媒體背景下,圖書館享有更加豐富的開放資源,但是也面臨著更多的版權資源授權問題。長久以來,我國缺乏對版權定價方面的約束,使得我國版權資源授權費用逐年遞增,對圖書館發展造成了一定經濟壓力。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機構,其自身的經費本來就緊缺,再加上需要支付龐大的版權使用費,使得圖書館易陷入運營困境。此外,圖書館在獲取版權的過程中,很難鑒別版權人的身份,使授權存在隱患,甚至會產生侵權問題。
3.1 完善版權政策
我國要盡快完善版權法律體系,指導圖書館順利開展各項業務工作,有效規避侵權風險。為了支持版權戰略規劃的實施,圖書館可在版權法的合法范圍內,制定自己的版權政策,構建起完善的版權管理機制,使版權規章制度覆蓋圖書館各項業務。如,在圖書館內部管理層面,制定復制版權政策、采購版權政策、文獻傳遞版權政策、網站建設版權政策等;在圖書館用戶服務層面,制定網站聲明、用戶應遵守的版權須知等。
3.2 加強版權授權管理
圖書館要重視版權授權管理,以解決版權使用受限的問題,從而提高版權資料的利用效益。首先,增加版權授權種類。圖書館要積極獲取信息網絡傳播權、表演權、廣播權、展覽權等權利的使用權,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網絡電視圖書館講座、文藝節目表演、圖書閱覽等服務。其次,豐富版權類型。圖書館版權管理既要覆蓋圖書、報刊等傳統版權類型的管理,更要拓展到電視劇、電影、音樂、舞蹈等領域的版權管理,厘清版權狀態,明確不同類型版權人的授權要求。再次,創新授權路徑。為了減輕圖書館的版權使用費壓力,圖書館要開辟新的合作授權路徑,以降低授權成本。如,圖書館可與新浪、搜狐、迅雷等網站合作,也可與電視臺合作,開辟圖書館專有頻道。
3.3 加強圖書館內部版權管理
圖書館應建立健全版權保護體系,有效防范和化解侵權風險,推動版權管理步入標準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圖書館要加快標準化建設,在版權合同管理、項目管理、信息著錄、糾紛管理、風險評估、發布管理等方面實施標準化管理措施,并在圖書館內部成立版權管理部門,對版權進行專業化管理。同時,圖書館還可在經費計劃中列支版權管理項目,用以解決版權授權問題。尤其對于數字圖書館而言,要提供充足經費支持版權保護技術開發與利用,如數字水印技術、客戶認證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信息確認技術等,為數字化文獻資料的使用建立起安全屏障。
3.4 加大自主性版權的開發和保護力度
融媒體時代下,圖書館開展版權資源增值業務是促進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圖書館要對原始信息資源附加新的創造價值,形成圖書館享有版權的新作品,并將這些具有自主性版權的作品作為提高服務品牌形象的有力資源。同時,為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圖書館應構建以公益性服務為主體,營利性服務為輔助的服務模式,嚴格按照版權法的相關要求,開展營利性服務,通過版權轉讓、合作、參股等方式,以獲取合理的經濟報酬,緩解圖書館發展的資金壓力。同時,國家要進一步明確圖書館享有版權、鄰接權的作品和制品的法律關系,制定權利行使和利益分配規則,規范圖書館的版權開發與保護工作。
總而言之,融媒體背景下,圖書館版權管理要適應服務模式的變革做出相應改進,增強版權使用法律風險的防范能力,通過完善圖書館內部版權管理制度,加強版權授權管理,加快版權管理標準化建設,從而提高圖書館版權管理能力和水平。與此同時,圖書館還要強化圖書管理人員的版權保護意識,形成全員參與版權管理的良好局面,為圖書館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吳海峰.“三網融合”對圖書館利用版權資源和版權保護的影響[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4).
[2]李靜靜.信息倫理視野下圖書館版權管理相關案例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1).
[3]謝強.石慧.圖書館移動服務版權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J].圖書館論壇,2013(3).
[4]王潔.我國公益數字圖書館版權保護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4.
G2
A
1674-6708(2015)137-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