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環境保護局,甘肅 天水 741000)
對目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廖 妍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環境保護局,甘肅 天水 741000)
摘 要:目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環境問題就是環境污染事件,特別是那些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件,不僅僅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且對于人民的安全和生存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能夠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片面的追求經濟利益,過度消耗能源,對我們生存的環境產生了重重危機。目前有很多地區的環境事件的應急僅僅停留在預案層面,尚未完全建立起關于污染事故的成熟應急機制。接下來本文將對目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現狀及對策進行詳細的研究。
關鍵詞: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現狀;對策
1.1 應急預案制度管理現狀
目前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雖然都規定要編制相關的應急預案,但是對于預案中所涉及到的主體,權利義務關系并沒有過多的解釋說明,一些預案在實際情況中已經發揮出了相關法律規章的作用,但是在形式上卻不具備合法性,沒有足夠的法律支持,出現了一種“立法滯后,預案先行”的現象。
1.2 應急預案編制現狀
現有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制度都是一些政策綱領性的目標,對于預案編制的程序,核心內容并沒有相關的具體要求,缺乏相對應的技術實施細則,進而導致預案的編制不知從哪里著手,如何結合自身的實際。很多單位和部門僅僅處于應付,相互抄襲,內容空洞,不具備可行性以及實用性。同時,預案應當何時組織編寫以及編寫時限沒有具體規定,管理工作難以展開。
1.3 應急預案評審現狀
盡管目前出臺的一些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對進行評估需要包括一些專家學者參與進來,但是對于這些專家的資質并沒有做出具體要求。我國目前的應急預案管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方面的專家比較缺乏,預案評審因素也沒有明確規定,評審標準不能完全統一,自由發揮權利過大,導致發生了一些沒有針對性以及實用性的預案也能夠通過的情況。
我國的環境保護部門已經將防范環境風險列為了環境規劃的指導思想,由此突出說明了在目前加強環境應急管理的重要性。在如此大好的前景下,環境監察部門應該牢牢抓住機遇,切實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的安全,嚴格守住環境安全的底線。
2.1 積極防范并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
各級環保部門應該將積極防范并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放在首位。將五個“第一時間”落實到位。突發環境事件發生之后,要“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報告要如實,不得出現漏報,瞞報,遲報的情況,為爭取防控贏得主動權;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積極安排調查人員,查找事件發生原因,掌握現場情況;要“第一時間展開監測”,了解污染物的擴散范圍,分析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預測擴散趨勢,為防控做好及時準備;要“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情況”,在對現場情況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環保部門應該及時帶的將相關信息向社會媒體等公布出去,引導輿論傾向;要“第一時間展開調查”,組織相關機構人員對時間起因展開調查工作,排查污染源,找到責任主體,減少事件損失以及對整體環境的破壞程度。
2.2 展開風險排查,增強防范能力
各級環保部門應該對環境隱患展開排查工作,綜合了解各類風險源,對重點行業,重點尾礦設施,重點企業等領域,尤其是對于威脅直飲水安全,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化工企業等要及時的向當地有關部門通報,并且監督這些企業進行及時的整改。同時還應該落實好風險排查的監管工作。首先,就是要對環境風險源展開詳細的調查,將重點放在化工行業,因為這類行業在儲存以及運輸的過程中易燃易爆,甚至有些化工行業還涉及到有毒的化學用品,危險源眾多,一旦突發火災爆炸以及毒氣擴散等環境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對這類行業應該展開全面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數據庫,便于進行實時的動態監督管理。其次,就是對尾礦庫存環境安全隱患展開相關的排查工作。尤其是對直飲水源地,河道旁邊以及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點的尾礦庫作為重點排查區域,建立尾礦庫環境安全管理臺賬,實時更新,動態管理,將一些潛藏的威脅點納入到日常監理中去,未雨綢繆。
2.3 加強建設應急隊伍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的根本保證是素質高,本領強,作風硬的專業應急人才隊伍。這支隊伍應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建設應急管理隊伍。各地的環保部門應該緊緊抓住政府機構改革的大好機會,設立獨立的環境應急管理組織,籌建應急管理隊伍,組建應急管理網絡。其次是加強建設應急監測隊伍。進一步明確各級環境監測組織的任務和目標,培養專業的技術精英,購置高配備的應急監測設施,組織開展應急監測演練,以確保能夠隨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最后就是建立應急專家隊伍。各級環保部門要對高校,科研單位以及企事業單位的應急專家資源進行普查,通過評審,推薦等選取優秀人才聘任,逐步組建高效,管用,統一的應急專家隊伍體系,并且努力做到進行動態管理。
2.4 創新環境應急管理聯動協作機制
環保部門可以與不同領域的相關部門建立一種環境應急聯動的合作關系,通過制定協議章程等辦法來達到信息交流的規范化。積極推動環保和消防部門的合作,開展環境應急救援項目;積極和公安,交通等部門溝通協調,對于一些重要的化學藥品運輸過程加強監督;和水利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互相監督重點流域應急直飲水源地的相關信息;各地的環保部門也要相互溝通,協調發布信息,開展聯合行動,進行風險排查,共同應對跨區域的突發環境事件。
突發環境事件的頻發狀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對于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過程,對突發事件進行預防以及盡最大的努力去減少損失同時建立起完善高效的應急機制是我們當前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之一。所以說,建立以及完善我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不僅僅必要而且非常緊迫。
參考文獻:
[1]趙艷博,李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制度的構建研究[J].能源與環境,2009(05).
[2]張曉健,陳超,米子龍,王成坤.飲用水應急除鎘凈水技術與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J].給水排水,2013(01).
[3]環境保護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建立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應對突發環境事件[J].給水排水,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