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勤車輛中心,南京 210016)
汽車安全行駛容易忽略的幾個細節
解 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勤車輛中心,南京 210016)
摘 要:安全是駕駛員行車的第一要務,面臨紛繁復雜的路況以及各種機械常識,許多駕駛員在緊抓安全行駛的過程中經常忽略了一些細節。本文從很細小的環節入手,剖析了安全行車中最容易忽略的幾個細節,為廣大行車人提供了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安全行駛;細節;安全意識
現在駕駛員基本上是每年體檢一次,目的是及時發現存在的疾病隱患,從而做到防范未然。汽車也是一樣,每到年底,人們都會給車輛做一次徹底的“健康檢查”,越細小的地方查得越仔細越好。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部位,自然不能馬虎,其他如輪胎、車燈、車窗等零部件在年末也要注意維修和保養。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只要出車,首先應檢查車輛的安全性,而車輛的安全性就體現在一些細節之處。
1.1 照明及信號燈
汽車上有著各種不同的車燈,車燈的變換是一門學問。在路上行駛,駕駛員無法進行語言交流,而車燈就肩負起了車與車之間相互傳遞信息的重要責任。
前照燈就是人們常說的“大燈”。前照燈對于汽車而言是最重要的燈光之一。前照燈的合理操作應做到兩車交會時使用近光燈,會車結束后使用遠光燈,以免對駕駛員視線造成影響;通過交叉路口和準備超車時應交替變換遠近光進行示意。
車位燈俗稱“小燈”,該燈光是用來指示車輛的外形輪廓,雖然不起眼,但車輛在夜間行駛時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駕駛員一定要予以重視,在進行車輛例行保養時同樣要進行測試檢查。
信號燈包括轉向信號燈和制動信號燈,在駕駛員要改變車輛行駛狀態時,通過合理使用信號燈可以在一定程度確保行車安全。在車輛轉向操作前先開啟對應的轉向信號燈,以提示周圍機動車和行人的注意。轉向信號燈開啟的時機很關鍵,在轉向動作前應保持燈光已開啟3秒以上。燈光打開過早可能使人誤以為“忘關轉向燈”,而燈光打開過遲沒有給周圍車輛和行人預留足夠的反應動作時間,這都會導致交通事故。制動信號燈為醒目的紅色,用以提醒后方車輛,前車正在制動減速,所以該燈光使用不當極易發生追尾事故。更換制動信號燈時有一細節需要注意:國產車輛制動信號燈通常是“一炮兩用”,即燈泡裝有兩種燈絲,亮度較強的為制動信號燈燈絲,亮度較弱的為后位燈燈絲。所以在更換時注意識別而不要接反,有些供應商因此將燈泡引腳設計成高低腳插入式。
霧燈可以讓車輛在霧天行駛時燈光有更強的穿透力,保證周圍車輛能在較遠的距離就發現車輛的存在,并進行合理安全的操作,所以霧天行駛時駕駛員要及時開啟霧燈,而不能用車位燈來代替。同時正常天氣下不宜使用霧燈,因為霧燈為保證足夠的穿透力,光線會讓其他駕駛員覺得刺眼而影響正常行駛。
當車輛發生事故而不能繼續行駛時,除了要在車后適當位置設置警示標志外,還要開啟車輛的危險報警燈。
1.2 車用滅火器材
滅火器是駕駛員很容易忽視的必要行車裝置,而且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一定要配備合格的車用滅火器材。據相關報道,現在的國產車輛中,僅有約50%的汽車廠商會為新車配備車用滅火器。在車輛年檢時,一些駕駛員找來臨時滅火器以應付檢查。滅火器材一般都有有效期,在超過有效使用期限之前應及時檢修更換。新出廠的滅火器購買滿5年,無論是否使用過都應送到相關單位檢查更換,以保證工作可靠安全。接下來每兩年檢修一次,同時使用滿10年的滅火器應強制報廢。駕駛員應注意車用滅火器的這些問題。
駕駛員在購買車用滅火器時,除了產品說明書外,還應向商家索取滅火器的相關質保證明,以確保滅火器的正規安全。
另外,滅火器應放置在車內明顯且易于取用的地方,并檢查壓力指示表的指針是否指示在綠色工作壓力有效的區間內,以及保險裝置是否正常,外殼是否受損。
1.3 汽車輪胎
統計表明,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因車輛爆胎導致的占到總事故率的30%以上,對車輛輪胎進行抽樣檢測時,發現其中40%以上的車輛輪胎存在問題。爆胎的原因大致總結為為三種:首先,輪胎胎壓不在正常范圍內,過高或過低的胎壓會加劇輪胎的磨損,降低輪胎的穩定性、安全性;其次,路面上細小硬質雜物會扎進輪胎,受到輪胎運動產生的交變擠壓后逐漸深入,加上車輛行駛中的沖擊,使爆胎的概率增大;再次,輪胎老化嚴重,很多駕駛員為了省錢,要等到輪胎花紋磨光時才考慮更換新輪胎,這時不僅輪胎的性能已極大下降,影響了車輛縱向穩定性,而且輪胎極易破損。通常,全新輪胎的使用壽命規定為3年。
因此,為預防事故的發生,駕駛員需要定期檢查車輛裝備的輪胎以及備胎胎壓是否正常。如果發現輪胎磨損到出現指示標記,應及時更換輪胎,而且最好同時更換前或后輪的兩個輪胎,并保證輪胎花紋的一致性、方向性,以保證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平順性。再者要及時檢查并清除輪胎花紋內的雜物,以免長時間磨損輪胎,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
1.4 車門與座椅
由于乘車人的操作不當時常發生車門未關緊的情況,而且不留意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忽略而埋下隱患。所以,在車輛起步前一定要確認車門已經關好,尤其在高速行駛中,未關緊的車門極易因為外力而打開,這是十分危險的。現在很多配置較高的車型都會在車輛起步后檢測車門的狀態,如果未鎖緊會提示駕駛員,同時在達到一定車速后,車門會進一步鎖定。
很多新手駕駛員為了保證更好的視野并且因為緊張的情緒,在駕車時喜歡將座椅調整的十分靠近方向盤。但實際上,這種駕駛姿勢不僅不會使情緒放松,反而會增加事故發生的危險程度。座椅靠前并不能得到更好的視線,相反,座椅調整的稍靠后一點,駕駛的視野會更好。如果駕駛員里距離方向盤太近,雙手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在進行轉向操作時會影響駕駛員對車輛的控制。正確的座椅位置應該是,駕駛員手臂向前時能很自然的搭在方向盤上,手臂不會蜷縮在一起,并且雙腳能輕松進行制動和加速操作。
2.1 開車時吸煙
為了放松緩解情緒,很多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都有吸煙的習慣,這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駕駛時吸煙會使駕駛員精神懈怠,分散其注意力,而且僅有一只手控制方向盤,會減弱駕駛員對車輛的正常控制能力。還有一些駕駛員習慣打開車窗,手臂一邊搭在車窗上,一邊拿著煙頭。當發生緊急狀況時,會降低駕駛員對事件處理的反應速度,降低車輛行駛安全。
2.2 口袋里放置硬物
避免行車時在衣服口袋里放置硬物,這是大多數駕駛員沒注意到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不少駕駛員,特別是沒有手包的男性,都會把手機、鑰匙等物品隨身放在衣服口袋里,而駕車時未將這些隨身的物品取出放到車上的儲物箱里。雖然這樣不會對車輛操控有太大影響,但如果發生緊急情況,隨身攜帶的這些硬物便可能對車內乘客造成身體傷害。
2.3 不系安全帶
“駕駛者系好安全帶、冷靜駕駛和禁止超速行駛是安全性提高的保證”,清華大學車輛安全領域專家黃世霖教授在廣州本田汽車安全技術交流研討會上說道。安全帶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發生后車輛對車內乘客的二次傷害,但生活中,很多人都因為麻煩、不舒服而不系安全帶。根據統計數據表明,發生事故后不系安全帶的死亡概率是系安全帶的10倍。所以養成乘車系安全帶的良好習慣,不要因為安全帶勒得不舒服就不愿意系。
誠然,各種智能的車輛安全技術可以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車輛的研發設計人員也在不斷為汽車加入新的技術手段,以使汽車更加趨于穩定安全,降低事故的發生。但在安全的設計也會有疏漏的地方,也彌補不了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這一嚴重問題。行車隨心所欲,違反交通規則,也就無所謂安全可言,所以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就是車輛最好的安全保障。車輛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多是駕駛員沒有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忽略了一些細節問題。對于機動車駕駛員而言,注意車輛操作和行駛中的上述細節問題,就能夠避免許多不該發生的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陸文軍,高明,新華社.中國汽車安全技術亟待提高[J].汽車電器,2007(06):60-60.
[2]車本家.駕駛的關鍵——安全[J].安全與健康月刊.2012(02):50-51.
[3]廖春梅.開車須注意安全細節[J].交通與運輸,2012,28(01):73-73.
[4]阮劍華.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分析[J].硅谷,2012(19):33-33. 2012.1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