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娜,宋 友
(1.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二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一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阿托伐他汀聯合葉酸、甲鈷胺對腦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響①
賈麗娜1,宋 友2
(1.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二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一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聯合葉酸、甲鈷胺對腦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響。方法:將120例急性期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分別為基礎治療組、常規治療組和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三組腦梗死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常規治療組和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均給予葉酸片5mg,日三次口服;甲鈷胺注射液500μg,日一次靜脈注射。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阿樂)20mg日一次口服。療程四周。分別于入院后24h內及治療四周后晨起空腹抽靜脈血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結果:常規治療組及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1),且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常規治療組比較(P<0.01);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常規治療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托伐他汀可以減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且與葉酸、甲鈷胺有協同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
阿托伐他?。蝗~酸;甲鈷胺;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是人們公認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被俗稱為“三高”,多年來被臨床醫師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是造成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其具體發病機制尚在研究階段。本實驗測定了常規治療組(葉酸、甲鈷胺治療組)及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變化情況,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臨床用藥,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06~2013-06住院的符合本研究標準的急性腦梗死的患者(發病后24h)120例,年齡44~70歲(平均57±13)歲,其中男66例,女54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CT、MRI證實;同時排除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腫瘤、發熱及服用藥物可能影響測定結果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分別是基礎治療組(即對照組)、常規治療組(葉酸、甲鈷胺治療組)和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每組40例。三組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三組腦梗死患者均給予減輕腦水腫,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等基礎治療。常規治療組(葉酸、甲鈷胺治療組)及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均給予葉酸片5mg,日三次口服;甲鈷胺注射液500μg,日一次靜脈注射。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阿樂)20mg日一次口服。療程四周。分別于入院后24h內及治療四周后晨起空腹抽靜脈血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
1.3 統計學方法
2.1 對腦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
常規治療組及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均P<0.01),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前后血清Hcy的變化
注:A組為對照組,B組為常規治療組,C組為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血清Hcy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常規治療組比較P<0.01。
2.2 對腦梗死患者血脂的影響
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對照組和常規治療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治療前后血脂的變化
注:A組為對照組,B組為常規治療組,C組為阿托伐他汀、葉酸、甲鈷胺聯合治療組。*治療后CHO和LDL-C水平與常規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P<0.0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產物。研究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1],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蔣麗艷[2]等在實驗中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梗死復發的一個危險因素。高娟[3]等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梗死,特別是青年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12可以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吳衛文[4]等研究發現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程度亦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緊密相關。傅毅[5]等實驗證實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與正常老年組相比明顯升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認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帕金森病的發生有一定關系。還有研究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病有關。以上研究說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尤以心腦血管病的發病最為密切,故臨床醫師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治療中,口服葉酸、維生素B12療效已被大量實驗及臨床所證實,而阿托伐他汀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還是一個新的嘗試。本實驗結果顯示阿托伐他汀除了降低血清中的脂質成份、穩定斑塊,繼而減輕血管內皮損害外,還可以減低血同型半胱氨酸,而且與葉酸、甲鈷胺有協同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這可能有助于減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血管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病的復發率,促進腦梗死患者的康復。
[1]朱長征,王軒,牛敬忠.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關系的研究進展[J].泰山醫學院學報,2009,30(7):559-560
[2]蔣麗艷,潘云志,孫興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復發性腦梗死[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8,2(5):90
[3]高娟,郭力.B族維生素、葉酸對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干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0,36(9):537-539
[4]吳衛文,顧青,祝新華,等.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6(32):2605-2606
[5]傅毅,陳生弟,陸國強.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及帕金森病關系的探討[J].中國微循環,2003,8(7):211-213
賈麗娜(1978~)女,黑龍江賓縣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從事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宋友(1972~)男,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E-mail:songyou1972@163.com。
R743.33
B
1008-0104(2015)01-0093-01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