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麗,肖 波,許建豐,鄧 玲,張為民,劉曉群,劉旭東
(1.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2.南昌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研究①
吳俊麗1,肖 波2,許建豐1,鄧 玲1,張為民2,劉曉群1,劉旭東1
(1.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2.南昌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研究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的危險因素, 為制定VAP控制措施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我院2013-06~2014-06 ICU病房住院并使用呼吸機患者99例進行研究,其中發生VAP的患者27例,對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研究表明,患者年齡、機械通氣時間長、意識水平降低、鼻胃管喂養及抑酸劑的應用、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導致VAP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結論: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對于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方法通過調控其危險因素來有效控制。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
機械通氣是搶救重癥患者的一種常用手段,臨床上應用廣泛,VAP是依靠機械通氣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其致死率可達15%~45%[1],極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筆者對2013-06~2014-06我院ICU機械通氣大于48h患者99例進行研究,其中發生VAP的患者27例,對其病原分布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了回顧分析,以探討導致VAP發生的危險因素并為臨床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提供合理建議,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9例重癥監護病房住院的機械通氣患者為研究對象,其VAP的患者27例,發生率為27.3%;其中男53例,女46例;年齡32~83歲,平均(62.4±12.5)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標準[2]:(1)機械通氣脫機未超過72h或機械通氣超過48h發生肺炎。(2)機械通氣期間出現: ①體溫超過38℃,不明原因動脈血氧分壓降低;②X線胸片提示新滲出性病灶;③深部痰培養檢測出新致病菌;④氣管內新出現膿性分泌物,白細胞計數超過10×109/L。
1.2 方法
1.2.1 對VAP患者病原菌進行鑒定:應用無菌吸痰管(一次性封閉式)經人工氣道收集深部痰液,進行培養和檢測。
1.2.2 危險因素分析:通過回顧分析法,了解患者發病年齡、機械通氣時間、意識水平、鼻胃管喂養及抑酸劑的應用、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等與VAP發生的關系。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
VAP相關危險因素如表1所示,包括患者年齡、機械通氣時間長、意識水平降低、鼻胃管喂養及抑酸劑的應用、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等,兩組的性別無統計學意義。

表1 VAP發生的相關因素
ICU患者機械通氣48h后至撤機拔管48h內出現的肺炎稱之為VAP,是醫院獲得性肺炎(HAP)的主要類型。而機械通氣過程中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癥就是VAP,患者只要發生VAP,則很難脫機,從而延長住院天數,增加經濟費用,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引發患者死亡。國內外文獻報道,VAP 的病死率為20%~71%[3,4],筆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本院VAP患者,結果表明出現VAP的主要危險因素及相應措施降低發生率,具體如下。
3.1 年齡
分析顯示,年齡≥60歲以下患者的發病率比60歲的發病率高,老年患者的發病率高,與自身的多器官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時間長等因素有關,且常并發其他基礎疾病特別是肺部疾病,更易發生VAP。因此,在臨床上針對老年人患者在治療上及時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改善和增強免疫功能,可有效降低患者VAP發生率。
3.2 機械通氣時間
經回顧性分析表明,人工氣道的建立破壞了呼吸道的正常保護屏障, 從而失去了正常情況下對病原菌的過濾和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易造成分泌物的積聚也為管道的細菌滋生創造了條件;其次,通氣時間越長,細菌滋生越多,甚至氣管導管內可形成生物被膜,這些均會增加VAP的發生率[5]。因此,對于機械通氣的患者,吸痰負壓不可過大,規范操作,防止帶入細菌;嚴格掌握機械通氣指征,盡早拔管和撤機,減少氣道開放時間;對呼吸機定時進行嚴格消毒,及時清理氣管內的分泌物以維持氣道通暢,減少VAP的發生。
3.3 意識障礙
ICU機械通氣患者病情通常都很嚴重,大多數表現為昏迷狀態,保護性反射如吞咽、咳嗽等功能被削弱甚至消失,易出現胃液反流或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增加了VAP的產生。在臨床治療的同時應注意加強昏迷患者口腔的清潔和氣道的護理,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同時采取頭高體位,防止胃液反流導致誤吸[6];同時采取氣道濕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釋排除體外;另外,每2h定時幫患者翻身拍背也有利于氣管深部的痰液排出,從而有效控制VAP的發生。
3.4 鼻胃管喂養及抑酸劑的應用
回顧性分析的結果顯示,長期機械通氣臥床患者, 食管括約肌功能會因使用鼻胃管喂養而受限,易引起食管反流,而胃內的大量細菌一旦誤吸入呼吸道就易導致VAP,此外,患者吞咽活動減弱或消失降低食管的清理功能[7]也增加了VAP的發生;其次,抑酸劑的使用控制了胃酸的分泌,破壞胃內的pH平衡環境,降低胃液的殺菌能力,以至增加胃內細菌的定殖,這些因素都將增加VAP的發生率。為此,臨床上應注意鼻胃管喂養時量不可過多過快,防止誤吸,定期更換胃管;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合理的抑酸劑,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后盡早給予胃腸道營養,降低VAP感染概率。
3.5 廣譜抗生素的使用
長期臥床的ICU機械通氣患者通常伴有嚴重感染,臨床醫生常利用廣譜抗生素目的是為了有效控制病情。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細菌耐藥,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占主導地位[8],加大了VAP的發生概率。因此,作為臨床醫療人員應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積極觀察,及時停藥。
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危險因素,加強免疫治療能夠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風險,提高療效,減少治療成本。
[1]孫慧,邵雪平,溫曉紅,等.危重病人呼吸機相關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防治[J].臨床急診雜志,2008,(6):164-166
[2]孫濤,陸俊國,黃捍群,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565-566
[3]BauerTT,FerrerR,Angrill J,et al.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microbiology[J].Sem in Respir Infect,2000,15:272-279
[4]Cook D.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Perspectives on the burden of illness[J].Intensive Care Med,2002,26:31-37
[5]潘海燕,張辛,曾瑜,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薈萃,2003,18(10):549-551
[6]戴艷萍.ICU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64-566
[7]王彥,張淑文,王超,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6,15(11):1010-1013
[8]孫樹梅,李瓊,王茵茵,等.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8):882-884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WUJun-li1,XIAOBo2
(1. Internal Medicine Stuff Room of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in Fuzhou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Fuzhou 344000, China; 2. The Second Department in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Fuzhou 344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mulating control measure of VAP.Method:99 cases that used ventilator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in ICU ward were chosen as study targets, among which 27 patents suffered from VAP. Retrospective analyses were m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us pathogens and their risk factors. Result: Th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ge of patient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reduc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NGF and application of antacids, the use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 ar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VAP. Conclusion: Occurrence and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any different factors. The method for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VAP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its risk factors.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risk factors
吳俊麗(1983~)女,江西撫州人,學士,講師,主治醫師。
R563.1
B
1008-0104(2015)01-0052-02
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