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彥,楊 亮,精 湛,吳雙軍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二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評分①
杜文彥,楊 亮,精 湛,吳雙軍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二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本研究通過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33例關節炎患者,共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36膝。患者進行術后跟蹤隨訪及回顧性分析、研究、探討、總結治療效果。方法:采用1976年紐約特種外科醫院提出的膝關節評分系統(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評分)。分別對實驗組術前評定。術后情況通過隨訪記錄、分析數據進行系統研究和總結。結果:按照膝關節HHS評分標準對實驗組術前及術后評分進行比較。III級組術前與術后評分分別為(41.0±9.3)和(89.7±6.9),IV級組術前與術后評分分別為(38.2±9.1)和(88.5±7.0)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結論:患者術后明顯改善的是疼痛、功能、畸形、活動度等。其中效果最明顯的是疼痛緩解作用和屈曲攣縮、內外翻畸形的矯正。本研究中TKR術后近期的優良率為100%。遠期療效評定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的觀察和系統的研究。總之TKR仍然是醫生治療重度膝關節炎的首選。
關節炎;膝關節;膝關節置換;評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人越來越多。國內外學者認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臨床的一個重要治療晚期膝關節炎的手段。我國膝關節炎患者日益增加,東北三省是特別高發地區。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時作為治療的首選。但必須要注意適應證的嚴格挑選,以免達不到預期療效。在我省北方地區患者必將會有越來越多中晚期膝關節炎病人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而我院作為黑龍江省北方地區的先驅,骨科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上必將迎來廣闊的天地。本課題通過我院開展膝關節置換術7年以來。對我院TKR患者進行術后跟蹤隨訪及回顧性分析,研究、探討、總結治療效果。期待研究結果對臨床的實踐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通過研究找出我們在全膝關節置換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對膝關節置換術前和術后進行系統的功能評定,從而更好的促進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應用及發展。
1.1 一般資料
2006-02~2013-06期間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行膝關節置換治療膝關節炎的真實病例。根據患者的主訴,詳細的詢問病史,詳細的查體,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確診為膝關節炎的,并且行TKR手術治療的33例36膝患者。其中單膝30例,雙膝3例(分期進行TKR1例,雙膝同時進行TKR 2例共4膝。);男8例,女28例,男/女比例約為1/3.5。患者按照Kellgren和Lawrecne[1]根據放射線所見將骨關節炎分級方法分為III級組和IV級組兩組進行統計。
1.2 評分方法
應用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2]的Tohn.N.Insall等于1976年提出的評分系統對患者進行評分調查。優>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
1.3 手術操作
手術均由同一名醫生主刀。手術均在達到國家最高手術室潔凈標準的百級層流潔凈手術間完成。所有病例手術均常規應用Zimmer電子充氣止血帶在大腿近端氣囊止血下進行。手術之前將壓力設置在250~300mmHg,術中驅血后充氣。止血帶應用時間平均為(85±23.46)min,均在患肢縫合、加壓包扎完成后松止血帶。均選用后穩定型假體,所有病例均未行髕骨置換。
1.4 術后并發癥處理
1.4.1 TKR術后的并發癥:①主要是患側下肢深靜脈血栓或繼發肺栓塞。②傷口愈合不良。③假體周圍感染。④置入后骨折。⑤關節僵硬。⑥置入后殘留疼痛。
1.4.2 TKR發生術后并發癥及處理:TKR術后深靜脈血栓3例,經過積極溶栓均未發生肺栓塞或腦血栓。傷口愈合不良1例,該例病人伴隨糖尿病,積極給予胰島素降糖,常規無菌換藥。經過3周之后手術切口愈合。切口脂肪液化1例,該例病人為肥胖伴隨糖尿病患者,積極細菌培養無感染,無菌換藥
后手術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樣本至今未出現假體松動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2.1 患者地域分布情況對33例36膝患者的進行統計。見圖1。

圖1 TKR手術病人來源分布
2.2 2006年~2013年在我院進行TKR數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從2007年開始呈逐年增加趨勢。2006年的1例膝到2013年10例膝。見圖2。
2.3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在TKR治療時上述參數的對比進行統計性分析。上述參數比較上Ⅲ級關節炎患者在平均量值均小于Ⅳ級。但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4 將Ⅲ級和Ⅳ級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最后一次隨訪時的膝關節評分進行對比。Ⅲ級和Ⅳ級組分別在術前與術后的各項評分中的統計學分析結果,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5 兩組手術:前后膝關節最大屈曲度的對比,依據t檢驗,經比較術前兩組,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術后兩組,也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2.6 將行TKR的所有患者分為常規給予低分子肝素預防深靜脈血栓18例和未進行低分子肝素15例兩組。將兩組術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進行比較,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1 兩組手術的幾種參數的比較

圖2 我科每年TKR例膝數(2006~2013年)

表2 兩組在術前和術后HSS評分的對比±s)

表3 手術前后兩組膝關節最大屈曲度對比±s)

表4 術后血栓發生率
不同病因引起的膝關節炎經過保守治療無效[3]的病例均符合TKR適應證。為了確保患者安全和提高臨床療效的目的。應請相關科室會診協助治療。在這些病例中最為典型的是骨性關節炎伴有疼痛。膝關節疼痛為首要適應證,負重后疼痛是最典型的。骨性關節炎是 TKR 手術前最常見的病變。我院行TKR手術患者中,各種OA患者為24例25膝,占總TKR膝數的69.4%。好動的習慣也會影響假體壽命,一個天性活潑的人,其TKR假體一定會更容易出現問題。本研究樣本中,均采用后穩定型假體,均不保留后交叉韌帶。術前嚴格測量脛骨平臺后傾角,選擇適合我國成人脛骨平臺特點假體,特別是三江地區脛骨平臺后傾角平均大于西方人。以便于根據假體特性重建最佳的PSA[4]。
在治療重度膝關節炎臨床療效最顯著、最有效的的方法是TKR;我科膝關節置換人群主要分布在佳木斯市區,周邊地區次之;TKR手術例數逐年上升,Ⅲ級和Ⅳ級兩組對比無明顯差異,但平均Ⅲ級組略優于Ⅳ級組;與國內權威文獻報道比較我們OA患者比例偏高;預防深靜脈血栓有效的改善了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手術技術日益成熟,能處理各種畸形術后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本研究中TKR術后近期的優良率為100%。遠期療效評定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的觀察和系統的研究。總之TKR仍然是醫生治療重度膝關節炎的首選。
[1]Kellgren,LawreneeJS.Radiologiealassessfnentofosteoarthrosis[J].AnnRheumDis,1997,16(4):494-502
[2]InsallJN,RanawatCS,AgliettiP.Aeompanisonoffourmodelsoftotalkneereplaeementprostheses[J].JBoneJointSurg(Am),1976,58:754-765
[3]Stulber BN,Hupfer T.Indications and preoperative planning for total knee orthroplasty.In Petty W.editorrTotal joint replacement[J].Phiade Iphia Saunders, 1991,3-8
[4]杜文延,魏福緣,衛星,等.107例三江地區健康成人膝關節脛骨內側平臺后傾角X線測量[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5):101-102
杜文彥(1963~)男,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楊亮(1981~)男,黑龍江大慶人,在讀碩士研究生。E-mail:125244377@qq.com。
R687.4
B
1008-0104(2015)01-0109-02
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