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梅,管 韜,劉 進
(貴州廣播電視臺 電視錄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提高新聞節目后期制作效率的措施及案例
劉 梅,管 韜,劉 進
(貴州廣播電視臺 電視錄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從實際應用和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新聞節目后期制作中素材的上載、編輯軟件的使用、模板的應用、媒體資產的運用、節目制作流程等環節進行探討。并以貴州廣播電視臺采用的方案為例,討論了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節目制作效率、優化節目生產流程。
新聞節目;非編網絡;素材上載;新聞模板;媒體資產
新聞制作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迅速及時,在與眾多新媒體競爭的今天,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生產與制作效率則更顯重要。影響新聞節目生產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前期策劃、選題和拍攝,后期制作、播出、發布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非線性編輯網絡,大幅度提高了電視節目編輯制作的效率,已被眾多電視臺作為節目后期制作的主選。在后期制作環節中如何充分發揮非編網絡的功能,怎樣從實際應用和管理的角度進一步提高新聞節目制作效率,筆者將從以下6方面進行探討。
新聞節目的素材主要來源于自拍素材,還有來自不同渠道的各類視音頻信號和各類文件。采取有效的措施節約上載和接收時間,可以明顯地提高新聞節目制作效率。
1.1 自拍素材的上載
自拍素材的上載速度與記錄介質、上載設備、上載方式、視頻格式和碼流的選擇,以及素材預選方式等都密切相關。
1)介質的選擇
現在許多電視臺前期拍攝的記錄介質已逐步摒棄了傳統的磁帶,選擇了基于文件傳輸的藍光光盤或P2卡,兩者均能實現倍數上載。對于采用P2還是藍光,兩者對比各有優缺點,但就采集速度而言,同一級別的產品P2優于藍光。
案例及分析:貴州廣播電視臺新聞類節目前期拍攝主要選擇P2設備,因為是在相同的環境下,P2設備上載速度相對較快,測試數據見表1。

表1 測試藍光和P2設備的上載速度
2)上載設備的選擇
上載設備的選擇同樣會影響上載的速度,它包括上載站點、上載驅動器以及連接方式的選擇。通過測試有卡站點(配置光纖卡,通過光纖通道傳輸數據)上載速度高于無卡站點(通過千兆以太通道傳輸數據),選擇USB3.0或PCI連接方式的設備上載速度高于USB2.0連接方式的設備。
案例及分析:本臺高清新聞非編網上載站點選擇有卡站點,測試數據見表2。P2驅動器選擇PCD35和PCD30,測試數據見表3。PCD35配置在固定的非編有卡站點上采用PCI連接方式,PCD30配置在移動非編上采用USB3.0連接方式。

表2 測試有卡站點和無卡站點的上載速度

表3 測試不同連接方式P2驅動器的上載速度
3)上載方式和視頻格式的選擇
非編軟件上載視音頻文件素材的方式有拷貝和轉碼兩種,采用哪種方式應該根據非編系統的性能來選擇,綜合考慮制作效率。采集時采用拷貝方式比轉碼方式更節約時間,如果非編系統在后期編輯中對原拍攝格式支持較好,以及多格式混編性能較高的情況下,可采用拷貝方式。采用轉碼方式,一方面可設置轉碼格式為非編系統支持最好的格式,以及設置適合的轉碼碼流,從而提高編輯效率;另一方面相對統一格式也可避免多格式混編對編輯效率的影響。采用拷貝方式,上載速度與拍攝介質上的視音頻格式和碼流的大小有關。采用轉碼方式,上載速度則與非編設置的轉碼視音頻格式和碼流大小有關。
案例及分析:本臺高清新聞非編網對自拍素材和外來視音頻文件統一采用轉碼方式。一方面,經過多次測試比較,將多種格式統一進行轉碼,選用大洋非編系統支持較好的文件格式(ODML_AVI)和視頻類型(MPEG2_I),可有效提高編輯效率。另一方面,此網絡為光纖+以太的雙網架構,有部分站點是無卡站點,通過千兆以太進行傳輸,轉碼方式可統一生成低碼流素材(文件格式為TSO MP4,視頻類型為MPEG4)提供給無卡站點使用。
4)素材的預選方式
通常情況下新聞節目拍攝素材是成片長度的數倍,全部上載會造成大量存儲空間的占用和上載時間的增加,影響整個制作環節的效率。上載前對素材進行的預選和粗選,能很大程度的節約上載時間。素材的預選方式主要有3種,其優缺點見表4。

表4 素材預選方式及其優缺點
案例及分析:本臺新聞節目自拍素材預選方式采用的是方式1,因為大部分新聞節目拍攝時是一個場景攝取一次,記錄為一個文件。上載時短素材可根據上載窗口的索引畫面進行挑選,拍攝較長的素材(例如采訪畫面)可以采用設置采集出入點的方式進行挑選,這樣的采集操作簡單快捷。
1.2 外來信號和文件的接收、擺渡與導入
電視新聞業務中除了自拍素材,素材來源也存在多樣化,這些信號和文件的接收、擺渡和導入效率也會直接影響到新聞節目的制作效率。
1)接收方式
各個電視臺針對不同的外來信號和文件,采用了多種接收方式,建立了衛星接收系統、有線和無線信號接收系統、收錄系統、多媒體匯聚系統、電話短信接收系統、FTP網絡接收系統[1]等,還利用了Internet網、3G或4G網等。今后隨著全媒體技術的革新,建立全媒體匯聚平臺或統一的接收平臺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將大幅度提高接收效率。
案例及分析:本臺高清新聞非編網針對外來信號和文件不同的來源和情況,采用相應的接收方式(見表5)。

表5 高清新聞非編網外來信號和文件接收方式及速度分析
2)擺渡方式
新聞節目制作需要的文本文件、圖片文件、動畫文件、從異地傳回的節目文件,以及從網絡和手機下載視音頻文件等,這些文件要擺渡到非編網絡內才能使用。常用的文件擺渡設備有專用擺渡工作站、FTP擺渡[2]、USB擺渡等。如何選擇擺渡方式,應在擺渡設備安全性的基礎上,考慮擺渡速度、是否能實現雙向傳輸和多線程擺渡、操作是否便捷等多個方面,以保障擺渡的效率。
案例及分析:本臺的高清新聞非編網絡采用了大洋的擺渡工作站和USB數據橋電纜兩種擺渡方式。大洋擺渡工作站是建立在高安全區的基礎上,內網與外網之間的數據通過防火墻、防毒墻進行共享交換,可支持USB3.0協議傳輸和多線程擺渡,可實現雙向傳輸。單條文件的傳輸速度達到36 Mbit/s左右,由于需對每一條文件進行查毒,因此傳輸多條小文件的速度相對較慢。USB數據橋電纜則安裝簡單,在擺渡內外網站點上配置了殺毒軟件,可過濾文件格式,實現雙向傳輸,文件的傳輸速度快(見表6)。兩種方式在保障文件擺渡安全的同時操作方式簡單,可由編輯人員在擺渡設備外網的電腦上進行操作,提高了擺渡效率。

表6 USB數據橋電纜文件擺渡速度測試
3)文件的導入與轉碼
文件擺渡到非編網內后,可根據文件類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導入方式。文本文件可以打開后,直接將文字內容拷貝粘貼到文稿中或字幕軟件中;圖片文件可直接導入為素材或通過字幕軟件調用;序列圖文件,可以通過非編軟件生成素材或動畫文件,在視音頻文件的導入中,會經常遇到非編軟件無非識別或轉碼后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是由于這些文件可能來源于網絡、監控、手機和各類編輯軟件等多種渠道,編碼格式紛亂復雜,而非編系統可識別的格式有限造成。因而需要使用第三方的轉碼軟件,現階段還沒有哪種轉碼軟件可以將所有格式成功轉碼,往往需要配置幾種轉碼軟件。如何選擇轉碼軟件,要考慮可成功轉碼格式的種類、轉碼的速度、是否可以進行批量轉碼和多線程轉碼等,以保障轉碼的效率。
案例及分析:筆者挑選了格式工廠(FormatFactory)、魔影工廠(WinAVI Video Converter)、曦力音視頻轉換專家3款轉碼軟件,都具有轉碼速度較快(見表7),能夠對多種的文件格式進行轉碼,能進行批量轉碼和多線程轉碼等優點。安裝在非編網擺渡設備的網外電腦上,并將轉碼參數設置完成并保存,由編輯人員自己進行轉碼。遇到以上3款轉碼軟件轉碼無效的情況,則由網管人員使用會聲會影軟件(Ulead Vid?eoStudio)、QQ影音軟件等進行轉碼。對于用多種方式轉碼無效和網絡上無法下載的視音頻文件,配置了錄屏設備,能將電腦的VGA信號轉化為視音頻信號傳輸給非編采集站點,可實現邊播放邊采集。

表7 測試轉碼軟件的轉碼速度
新聞節目制作的效率不僅與編輯人員創作效率有關,還與他們對非編軟件操作的熟練程度、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也有直接的關系。
1)熟練運用快捷方式
為了使操作更加流暢和迅速,各類非編軟件都設計了多種快捷鍵,常用的操作在鍵盤上按一個鍵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操作可以配合Ctrl、Shift、Alt等功能鍵來完成。有的非編系統將快捷方式設計為小圖標的形式,放置在非編軟件界面上的明顯位置,點擊圖標就可以完成操作,還有一些非編軟件快捷鍵能按用戶個人的使用習慣進行設置。節目編輯人員熟悉這些快捷鍵的使用,可以顯著地提高節目制作的速度。
2)掌握編輯制作的技巧
掌握非編軟件一些使用和制作技巧,進行節目制作的時候,可以降低制作難度,減少操作步驟,節約制作時間。針對不同的非編軟件有不同的操作技巧,這需要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記住并熟練地運用這些技巧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充分利用軟件快速編輯的模式和功能
許多非編廠家為了提高節目制作速度開發一些實用的功能,在新聞節目制作中,充分應用這些功能,將取得更高的效率。
(1)新聞類編輯模式選擇:有些非編系統為了不同的編輯方式的需要,設計了新聞專用的編輯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提供了更簡潔友好的用戶界面,只保留新聞制作常用的功能和特技項目,使新聞節目制作更加快捷。
(2)場景檢測功能:系統可按場景的變化自動切分素材,執行完成后得到一系列分鏡頭素材,適用于一整段素材有多個鏡頭的情況,可減少剪輯素材的時間。
(3)快編采集功能:可以實現采集素材直接添加到故事板軌道,形成放機和故事板之間的一對一編輯,采集完成節目粗編也完成了,適用于大型會議和活動錄制的長素材。
新聞節目的制作有著規范性,其字幕、標題、角標、特技等在一段時間內都是統一的,因此模版在新聞節目制作中使用頻率很高。模板具有兩方面的優點:一是不同的用戶可以調用同一模板進行使用,保證節目包裝和制作的統一性。二是用戶調用模板后,只需替換模板中的部分內容(例如標題文字)即可,能節約大量制作的時間,有效地提高新聞節目制作效率。
許多非編軟件提供了模版制作和管理的項目,模板類型主要有字幕模板和特技模板。字幕模板包括標版和標題模板、唱詞模板、滾屏模板等。特技模板包括視頻特技模板、音頻特技模板、字幕特技模板、切換特技模板。不斷完善這些模板的應用和管理,將會進一步提高新聞制作的效率。
案例及分析:在新聞類的非編網中建立用于管理和制作模板的專用賬號,模板的制作和修改由網管人員統一完成。在模板的賬號下為各個欄目建立子文件夾,并將各欄目所有包裝類的文件,例如片頭、片花、標題、角標、人名字幕條、唱詞等制作好,以素材或故事板的形式保存并歸類。其他用戶對模板賬號下的文件只有調用和拷貝的權限,沒有修改的權限,執行調用和拷貝后,系統會在個人資源庫下生成一個新素材,此時才能進行修改。
在新聞節目制作的整個流程中,配合第三方工具軟件的使用,可以起到省時省力的效果,以下為案例及分析。
1)在用QQ軟件接收臺外的文件時,經常會因為電腦前無人造成延時接收。安裝了“QQ自動接收文件助手”,該工具軟件具有可設置文件接收檢測間隔時間,可設置文件保存路徑和自動添加當前日期子路徑等功能,能實現瞬間自動接收傳輸文件,并將文件存放在指定路徑的文件夾中。
2)本臺的《貴州新聞聯播》欄目在主持人口播時,需要出節目中相關的圖片,尺寸為720×576。該圖片可通過非編軟件抓取,但非編制作環境為高清模式,抓取圖片尺寸為1 920×1 024。使用Photoshop軟件進行修改,需進行修改圖片大小、修改畫布大小和存儲3個步驟,操作時間為1 min左右。使用Photoshop軟件“動作”功能,將操作步驟錄入后,只需一鍵(F9)執行該“動作”即可瞬間完成。
新聞節目制作中經常會用到歷史素材,因此有效運用媒體資產系統,也將提高新聞制作的效率。媒體資產使用的速度主要包括下載和上傳的速度、編目和檢索速度等。電視行業媒體資產主要有幾類:一是在線媒資,直接與非編網連接,通常采用在線存儲硬盤陣列,存儲介質主要有SCSI硬盤、SA?TA硬盤和FC硬盤,其中FC硬盤傳輸速度最快。二是近線媒資,常采用小型數據流磁帶。三是全臺媒資,主要采用大型數據流磁帶,承擔全臺媒資業務。四是臺外的云上媒資,是今后媒體資產發展的方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將成為一個更為開放的平臺。媒體資產系統的建立,節目資源可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和發布,為電視行業向全媒體領域發展提供了基礎。以下為案例及分析:
1)本臺高清新聞非編網中建立了在線媒資系統,在中心備存儲體DDN S2A9900中配置了30 Tbyte空間,FC存儲盤陣作為在線存儲介質。節目可以通過文稿、故事板、素材、串聯單等方式入庫在線媒資,入庫速度達到90 Mbit/s。還配備昆騰LTO5小型數據流磁帶庫,傳輸速度可達80 Mbit/s左右,有40個磁帶位,并配滿40盒1.5 Tbyte數據流磁帶,作為新聞節目的近線或離線存儲使用。需要用這些歸檔文件時,在非編軟件的“生產資源庫”中搜索到所需節目,就可直接調用。
2)本臺大洋高清新聞網實現了與全臺捷成媒體資產網的連接,2個網的遷移服務器通過USB3.0擺渡方式連接,為兩個網絡之間的文件交換提供了最高達90 Mbit/s傳輸速度。只需將節目文件下載或拷貝到遷移服務器指定區域,系統將自動進行遷移,為新聞網調用臺媒資中的節目以及新聞節目入庫臺媒資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由于新聞非編網絡構建方式、規模、系統、軟件等的不同,以及節目制作需求的不同,大多數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制作流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現階段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流程。要想得到高效的制作流程,需要在具體的運用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優化。
1)根據需要自定義工作流程
目前許多非編系統能根據各個電視臺節目制作的具體需求,對非編網絡節目制作的工作流程進行量身定制。電視臺可根據自身新聞節目制作的特點,預先規劃好最適合的節目制作流程,通過流程管理軟件對流程進行具體設置,再經過多次測試和調整,得到高效可用的新聞節目制作流程。
2)靈活機動的制作流程,保障新聞制作的時效性
有時節目制作流程的規范性會與新聞節目制作時效性產生一定沖突,這就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改變固有的流程,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為新聞制作預留綠色通道。
案例及分析:本臺的高清新聞非編網在流程上采取靈活的措施,在遇到緊急新聞和突發新聞時,不必采用一般的節目制作流程,可在沒有文稿的情況下先進行節目的編輯制作;配音環節上,可先配音再進行節目剪輯,也可以在配音工作站調出已做好的節目進行配音合成。對于一些特殊的節目,可以在現場利用移動非編設備制作好成片,打包生成文件傳回臺內,再導入到非編網絡上進行修改。為新聞制作可能面臨的各種情況做出相應的預案,保障新聞制作的時效性。
3)采用新型的審片方式,加速審核效率
“網絡化、文件化”是審片系統技術發展的方向,改變了傳統的磁帶放像機回放進行審片的方式,帶來了更多樣、更快捷的審片方式。采用這種基于文件化的審片方式,節約了反復下載的時間,網絡化的審核方式,不僅擴大了審片場所,審核信息傳輸速度也更快,因而大幅度提高審核效率。
案例及分析:本臺高清新聞非編網審片方式除了非編工作站審片,還能在臺辦公網通過BS方式審片。另外還配置了機頂盒審片設備,在辦公室連接非編網絡進行高碼流審片,以及配置了iPad審片設備,通過WiFi連接到非編網絡,能進行無線可移動審片。這些新的審片方式不僅帶來更為靈活的審片體驗,還提升審片效率。
以上筆者從多個方面對提高新聞非編網絡制作效率所采用的措施進行了探討。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電視技術的不斷革新,更需要在新的環境下,不斷地完善管理和流程,掌握更快速、便捷的操作方式,從細節抓起,注重每一個環節,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新聞節目制作的效率,在日趨激烈地傳媒競爭中迎接艱巨的挑戰。
[1]呂廣.提高新聞節目制作效率的方法[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18):255-256.
[2] 夏麗娟,李旭東,娜仁.如何在后期制作過程中提高節目的制作效率[J].蒙古廣播與電視技術,2012,29(3):21-22.
責任編輯:閆雯雯
TN931
B
10.16280/j.videoe.2015.08.018
2014-11-17
【本文獻信息】劉梅,管韜,劉進.提高新聞節目后期制作效率的措施及案例[J].電視技術,201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