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時 雯
博匯演繹華麗蛻變 轉型“廣電安全專家”
——專訪北京市博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陳 恒
本刊記者 時 雯

隨著廣電信息化的發展,業務網絡更加融合開放、業務信息交互日益頻繁以及廣播電視播出形式逐漸多樣化,這些現狀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已連續兩年入選廣電行業科技十大關鍵詞的“信息安全”,并非單單指內容安全,而是囊括了播出安全、流程安全以及管理體系安全等方方面面,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
北京市博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博匯科技)作為廣電監測領域的佼佼者,在CCBN2015展會上堅定地舉起由“廣電監測專家”到“廣電安全專家”轉型的旗幟,這一轉變再次印證了“信息安全”的警鐘已然鳴響。那么,博匯科技對于廣電安全的現狀作何理解,有何見地?在向“廣電安全專家”華麗蛻變的過程中又付諸了哪些努力?……本刊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北京市博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恒先生,請他為我們答疑解惑。
省網整合如火如荼,新媒體方興未艾,新形勢在提供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電視臺和網絡公司提出了很高的安全應急保護要求,廣電安全刻不容緩。
談及近年來廣電安全領域的變化趨勢,陳恒總工程師總結了以下兩點:
一、由分立系統向整合系統轉變。在省網整合之前,各個地方的網絡監測系統多是分立系統,而通過省網整合,各省將其下屬各地市的分立系統整合起來,聯合信息孤島協同發揮作用,實現集約化管理。主要體現在軟件上,正如博匯科技本次展會帶來的綜合業務評價系統,它可以為運營商評估網絡信號的傳輸質量、覆蓋范圍,并通過監測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參照用戶給出的績效標準,為其評估運維人員的工作績效,保障整體運維環境,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二、從傳統基帶信號過渡到IP化、網絡化。將廣電監測電視墻中常用的傳統基帶信號逐步轉向IP化,即實現信號采集—傳輸—顯示的全業務IP化。鑒于此,博匯科技推出了“畫面云”概念。博匯全景監測系統中的所有模塊(衛星防非、多畫面、碼流監測等)均支持“畫面云”技術,所有音視頻流、軟件界面都可在電視墻上任意布局,實現跨屏、縮放、畫中畫,支持多種預案任意切換。所有軟件均支持在虛擬服務器上的部署,提供不間斷的監測服務。
“畫面云”作為博匯科技的主打產品,經過多年的完善已日臻成熟。目前“畫面云”通過IP化改進,融合觸控技術,使畫面調度的操作更為友好、人性化;在IP冗余和安全性方面也大為改善,提高了安全性和穩定性;設置IP主備輸入輸出;采用標準化POE供電,減少因傳統設計過于復雜而造成的故障點。該系統已應用于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電視監測,以及黑龍江、廣東等省網公司的節目監控。
萬事萬物的破繭蛻變皆由汗水與心血換得,博匯科技的轉型亦是如此。如何從“廣電監測專家”轉型為“廣電安全專家”,這并非單純地加大技術力量投入即可,更是蘊涵了打破陳規、跳出藩籬的觀念轉變,實現從技術向業務、產品向服務的轉型,陳恒總工如是說。
首先,實現從純技術向用戶業務轉變。博匯科技通過與用戶的不斷溝通,進行了諸多探索,最終確定了整體發展方向——將安全保護融入到用戶業務流程中。對于網絡公司的服務器安全,在注意外網的同時,還應關注內網,例如用戶因不熟悉工作流程而導致的誤操作等,博匯可以依照監測數據,再結合用戶因其規章制度而設置的參數,針對突發事件進行告警,并提供相應的解決建議及配套方案。
其次,實現從賣設備到賣服務的轉變。廣電安全作為一項復雜多變的長期任務,必然會涉及監控設備的升級優化,這就對博匯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與時俱進。在與用戶的溝通中,博匯因人而異地提供專業建議及解決方案,受到了廣泛贊譽。
在這里,陳工特別提到了博匯全業務安全運維監控平臺。該平臺集統一的安全登錄門戶、自定義監控臺、業務導向閉環管理、一站式信號監測分析、運維知識管理于一體。采用開放式設計體系,將直播業務監測、互動監測、新媒體監測、設備監測、值班管理、運維評價等業務深度整合,以提高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為出發點,以確保安全播出為指導思想,是博匯科技從“廣電監測專家”轉型到“廣電安全專家”的扛鼎之作。
面對IPTV、OTT等新媒體業務的席卷而來,廣電行業中攝、錄、編、播等各個流程紛紛轉變策略順應潮流,作為“安全守護者”的博匯更是積極響應。
陳工提及IPTV與OTT時說道:“雖然二者的監控重點不同,即IPTV偏重質量監控,OTT偏重內容監控,但是它們的系統構架卻殊途同歸。博匯科技打通二者系統構架上的共性,把各種媒體通過統一的方式接入到博匯監管平臺,實現了用戶硬件基礎設施的共用,并基于此建立云服務器,有利于廣電相關部門在一個平臺上即可監管有線、無線、IP、非IP、MPEG-2、H.264、AVS+、4K等各種播出形式、編碼格式的節目。另外,采用模塊化擴容方式,用戶僅需添加模塊即可優化升級,無需改變操作習慣流程,保護了用戶原本的設備投入。”
在展會上備受矚目的面向監測中心的融合監管云平臺正如陳工所述,完美實現了全媒體接入、全業務監管、業務流程化、內容監管智能化、虛擬化平臺、權威發布、系統安全等諸多功能,并在河北、湖南等廣電系統投入使用。
博匯科技在教育領域也開拓出一片新天地。依靠其在視音頻信號傳輸領域的優勢,緊跟國家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校園的號召,用心投身教育事業。通過充分的前期調研,博匯明確了師生切實的需求,從操作簡單、融入感強兩方面入手,設計了智慧校園智能互動系統,在浙江等試點地區引發熱烈反響。博匯通過視音頻互動技術打破教育資源的地域局限,為實現教育均衡化做出貢獻。
在采訪的尾聲,陳恒總工程師以廣電設備商的角度建議業界應關注安全數據指標“以外”的內容,例如系統告警的有效性、安全服務的提供等等,以期通過這些“附加值”讓廣電安全之路越行越廣闊。
博匯科技在CCBN2015展會上大放異彩,憑借其果敢的轉型,我們不難看出博匯捍衛廣電安全的決心。正所謂,人生因改變而精彩,我們也希望博匯也因轉型“廣電安全專家”而更上一層樓,為廣電行業的信息安全鑄就堅實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