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旸,李笑啡
(南京廣播電視集團 電視播出部,江蘇 南京 210001)
網絡制播環境下廣告節目播出的新思路
楊 旸,李笑啡
(南京廣播電視集團 電視播出部,江蘇 南京 210001)
結合南京廣播電視集團的實際情況,從送播流程、焊接播出和網絡化下載等幾個方面介紹了電視廣告生產和播出上的一些新技術,對廣告節目的高標清同播方式也進行了探討。這些技術改進已實際運用在南京廣播電視集團廣告節目的生產播出中,并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廣告;網絡;流程;下載;高清;節目單;素材
【本文獻信息】楊旸,李笑啡.網絡制播環境下廣告節目播出的新思路[J].電視技術,2015,39(2).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硬件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技術也日新月異,高清、媒資、全臺網、新媒體等新概念、新名詞也逐步深入電視臺日常業務中[1]。作為傳統電視行業的生命線,盡管行業增值中所占的比例似乎越來越少,但是營收絕對值仍在加速增長的廣告的播出重要性仍然不言而喻,作為播出崗位技術人員,當前需要考慮的是,相對于傳統方式,新技術環境下廣告播出應該有哪些改變。
1.1 技術背景
2013年5月,南京廣播電視集團的新播出系統開始投入使用。隨后,全臺網絡化制播互聯平臺項目也提上了議事日程,項目目標是將原先分散的制作非編網、新聞網、影視劇縮編網和媒資系統與新建的播出網互聯貫通,構建節目集成播出平臺。6月,南京臺第一套高清頻道入網試播,計劃采用源分離方式進行高標清兩個頻道的同時播出。本文主要結合南京臺的技術改造情況,提出一些廣告播出在新技術環境下的設計思路。
1.2 系統概況
傳統的廣告播出主要指的是從編單到上載再到播出的完整流程,需要說明的是,廣告節目單的串聯和編排在大多數電視臺都是由專有下單系統生成,與播出網絡是物理隔離的,專有廣告下單系統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2]。以南京臺為例,南京臺共有8個標清頻道和1個在建高清頻道,全天廣告播出時長約15 h。廣告播出主要流程是從廣告部下單開始,包括廣告節目單和廣告下載單,廣告節目單是指廣告打包生成段落后形成的全天非連續節目單,隨后嵌入總編室節目單成為完整的節目串聯單。所有的廣告素材在上載后直接進入播出系統的二級存儲。廣告下載單是指需要在新聞、專題等演播室節目中插入的廣告節目單,也是由廣告部進行統一下載后,以磁帶介質進行人工分發,演播室收到后串入節目制作。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傳統廣告播出流程
1.3 廣告系統改造原則
無論技術如何更新,廣告系統的升級、改造工程都要堅持一些共性的原則:
1)統一性原則。首先,廣告系統需要與全臺網的互連平臺、制作系統、播出系統等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廣告系統無論在流程上還是在功能上都要能夠很好地與全臺節目生產管理系統融為一體,滿足全臺制作系統、媒資系統及播出系統無縫互連的需求。
2)安全性原則。由于廣告節目的特殊性,特別是以秒為計量單位的經濟相關性,廣告播出是電視安全播出的核心之一,除了播出安全性,還要涉及到嚴密的技術審查手段和權限管理措施等。
3)方便性原則。如何讓使用者得到最大方便并且符合臺內人員原有的工作習慣和流程是衡量一個系統實用性的重要指標。在現有廣告生產流程的基礎上加以優化,發揮互連共享和文件化送播的優勢和特點,為系統設計操作簡易的應急處理方式、友好的軟件人機界面、清晰簡化的操作流程。
4)高效率原則。為了實現廣告文件素材在文件化送播環境下按時到達,同時提高制作部門的時間裕度,廣告系統需要堅持高效率原則。
5)可擴展性原則。因為電視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因此廣告子系統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系統適應未來、適應發展的需要,在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上要具有擴展性,為系統擴容預留接口和空間,且擴展時不影響現有系統的正常使用。
對南京臺舊有的廣告播出方式進行變革,參考但不拘泥于原有廣告生產和播出流程,最終要在確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達到簡化生產環節、優化生產流程,最終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2.1 改造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圖1流程發起前,首要考慮的問題是異構廣告下單系統與播出網絡的對接,安全性是最需要關注的,之前很多的案例都是通過手動以U盤等第三方介質進行廣告數據的傳遞,不僅效率低下,頻繁地升級病毒庫也難以避免病毒快速傳播的時間差。改造方案中除了常規的殺毒和防火墻隔離外,還選擇了以串口通信和協定格式的傳遞方式來確保播出網絡的安全。用一臺計算機通過RS-232串口配上專門編寫的導入軟件進行廣告單的導入,可以實時導入廣告單,同時完全隔絕廣告數據外其他任何可疑數據。如圖2所示,上面的路徑是傳統方式,下面的路徑是網絡化方式。

圖2 廣告單導入
2.2 改造二
南京臺從2002年首次啟用硬盤網絡化播出系統以來就采用全數字化流程,電子串聯單和廣告文件化提供了相比以往更先進、高效的節目生產方式,不過針對廣告上載的特點,在長期的使用中還是可以通過分析找到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
2.2.1 廣告節目播出的特點
傳統的電視臺廣告播出有以下3個特點:
1)節目短小,廣告素材時長通常都比較短,一類廣告長短都在幾秒到幾十秒,市場推廣和講座形式的二類廣告通常也不會超過一二十分鐘;
2)重復度高,廣告節目通常由客戶在多時間段打包購買,因此全天不同頻道內會多次進行播放;
3)連續播放,通常一個廣告時段內會有多條廣告素材跟隨播出。
針對硬盤播出系統存儲設備的老化和系統響應時間等問題,南京臺對包括廣告在內任何播出素材規定的時長下限是10 s。即便是對時長做出嚴格控制后,仍然可能會遇到播出“卡殼”的風險。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升和處理能力的提高,可以用新的技術手段解決這一矛盾,比如下面介紹的“廣告焊接”。
2.2.2 利用“廣告焊接”技術解決問題
“焊接”是一種形象化的描述,指的是利用專門的軟件和硬件,依據自動化流程,實現對短小視頻素材的無縫拼接,整合形成的視頻成為一個獨立的段落進行播出,這里每一個素材都只是截取數據庫內標識的入出點部分,然后相互頭尾銜接。廣告素材因為其時長短小精悍,因此可以更多地使用“焊接”技術,以規避可能遇到的風險。通過讀取數據庫中保存的各個段落包的信息,專門的廣告“焊接”服務器可以自動將每個段落包中的廣告素材進行順序拼接,形成一個獨立的廣告段落,在節目播出時的每一個廣告時段,自動播出系統調取“焊接”起來的廣告段落進行播出。在這個系統中配置相應的自動素材管理服務,可以將廣告段落包在播出后自動刪除,播出二級存儲中只保留廣告素材。
2.3 改造三
以南京臺為例,之前的廣告下載工作是整個廣告播出工作流程中最繁復、最費人力的一項,這是因為原先各演播室獨立建網,與播出網絡也沒有連通,加之南京臺有兩棟距離1 km的辦公樓,各單位本就分布在不同的地點或樓層(比如廣告部和電視播出部就不在一棟樓),因此,每天廣告部需要先根據導入的廣告下載單將播出二級存儲中的廣告素材串聯成段落包后下載到磁帶,然后人工送到各制作網在節目制作中插入,費時也費力。
今年,隨著全臺網絡化制播互連平臺的啟動,利用廣告部和播出部之間的光纖網絡通路,廣告下載將使用類似遠程逆送播流程,使廣告下載工作文件化、數字化、網絡化,完全擺脫過往落后的生產方式。
廣告部通過總編室的互連接口將廣告下載單發送到主干平臺,由各個制作網認領后在主干平臺調度中心的驅動下,從播出系統的二級存儲中遷移所需的廣告素材,在主干網平臺進行段落包聚合(包括轉碼)后推送到制作網,節目制作中不再需要導入磁帶介質廣告。具體流程見圖3。需要說明的是,總編室和廣告這2個子系統因為從最早的硬盤網絡化播出開始就是附著在播出網內的,出于安全性和承上啟下的設計要求,不會因為全臺網的建立而變更兩者的物理和邏輯歸屬。

圖3 內插廣告下載流程圖
2.4 改造四
南京臺將開播一個高標清同播頻道,這里探討一下同播頻道里廣告播出的模式。南京臺決定采用源分離方式進行高標清同播。
如果廣告素材只有標清版本,那么還是沿用原廣告制作播出流程不變,高清頻道播出服務器可以自動將標清廣告上變換播出。對既有高清又有標清版本的廣告素材,只采集高清版本的廣告素材,在系統核心的二級存儲中也只保留高清廣告素材。那么問題就集中在新送來的高清廣告素材的播出上,經過分析和比較,最終設計了兩種廣告播出模式。
2.4.1 高清廣告同播模式一
如果高清廣告素材需要在標清頻道播出,那么通過配置相應的轉碼軟硬件,在二級存儲中的高清廣告素材向標清頻道播出服務器執行遷移之前自動進行下變換,標清版本只存在于標清服務器上。播出結束后,根據服務器維護策略,不再播出的素材會自動刪除,而且不向二級存儲回遷。
這里需要解決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素材唯一性,因為系統內同一個ID的素材其實是出現了2個版本,那就需要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判斷和數據庫的映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遷移服務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為要負擔這部分轉碼的任務。當然,廣告素材短小精悍,這部分負擔在實際系統負荷中占比不大,有“廣告焊接”配置的環境里,也可以在廣告焊接前進行轉碼的工作。
模式一的問題是每次標清廣告播出都要多經過轉碼的步驟,不完全符合原有電視節目的生產流程,容易在廣告制作部門和播出環節間產生責任不清的問題;另外,全程自動化處理,難以介入最終播出版廣告質量管理。
2.4.2 高清廣告同播模式二
對既有高清又有標清頻道播出需求的廣告素材,從上載開始就利用上載站的“高標清同采”功能同時生成高清、標清各一份廣告素材,名稱上,高清素材名前加“HD”以示區分。素材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可是這樣的流程隨之而來的就是廣告節目單的問題。
前端廣告下單是完全獨立、異構的一套系統,作為每個頻道廣告節目的源頭,基本不具備標識高標清廣告內容的功能。而從廣告下單系統導入的廣告節目單,第一時間經過審核就會發送給全臺節目編排的總編室。因此原播出系統中的廣告單元就需要做出修改。使得導入廣告節目單后,先標識出高清廣告素材,然后再審核發送給節目編排部門。
具體標識高清廣告素材又牽涉到兩種情況,一是原有已存檔高清廣告素材的自動識別,二是當日新到高清廣告素材的人為標識。前者可以通過實時數據庫比對實現,后者可以由廣告部門手動完成,最終通過改造原有播出系統中的廣告單元,完成同播頻道的廣告節目單生成并推送到節目編排部門。
以上是近年南京臺針對廣告播出的一些技術改造,在日常電視廣告播出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類似的技術改進沒有終點,作為電視工程技術人員也不能停留在原地,要持續關注科技發展,分析研究,開拓思路,不斷優化節目生產流程,提高節目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顧建國,朱光榮.《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介紹[J].現代電視技術,2007(5):14-20.
[2] 袁雄章.高清廣告播出管理方案的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21):4944-4948.
責任編輯:任健男
TN948
B
10.16280/j.videoe.2015.02.009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