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技術》編輯部
中國IPTV IPTV的沉穩發展與蓄勢待發
《電視技術》編輯部

IPTV是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的基礎設施,以家用電視機作為主要終端電器,通過互聯網絡協議來提供包括電視節目在內的多種數字媒體服務。
2014年,IPTV受三方面的影響,開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一是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快速推進,高清甚至4K內容大幅提升了用戶的收看體驗;二是隨著各地省級播控平臺的逐漸搭建完畢,促進各地IPTV開始進入規范化推進階段;三是隨著OTT政策的收緊,電信運營商不得不放慢向互聯網視頻轉型的步伐,重新在IPTV市場發力,2014年眾多省份均針對IPTV業務推出了多項有力度的促銷策略,導致IPTV用戶數量快速攀升,其中,河北、廣東、四川等地區的IPTV發展狀況更為突出。除了視頻、游戲、教育等傳統內容外,通過IPTV打造智慧家庭端到端產業鏈也成為電信運營商新的發展思路。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隨著“三網融合”的穩步推進,2014年IPTV用戶比上年末凈增454.8萬戶,總數達到3 297.3萬戶,預計2014年底將突破3 300萬戶。
雖然IPTV整體發展情況良好,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新地區畫面的馬賽克增多;信號突然間斷或信號不穩定;IPTV發展所需資金受到了4G的擠壓;系統的封閉性仍未解決;在與廣電的合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直播頻道不合法等。
2014年應該對IPTV來說好壞參半,整體上進入平穩的發展期。經過幾年的運營與探索,中國IPTV在集成播控平臺、技術標準和運營模式建設以及用戶與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行業逐漸步入有序、穩健發展的新階段。
政策推動
2014年,隨著國家層面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出,我國的寬帶市場開始進入飛速發展的新時期,其為IPTV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促進信息消費,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發展第四代移動通信,推進城市百兆光纖工程和寬帶鄉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聯網網速,在全國推行“三網融合”,鼓勵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3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寬帶中國2014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以加快推進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實現網絡強國目標。會議明確了“寬帶中國2014專項行動”的主要引導目標:新增FTTH覆蓋家庭3 000萬戶,建設完成TD-LTE基站30萬個,新增1.38萬個行政村通寬帶;新增固定寬帶接入用戶2 500萬戶,發展TD-LTE用戶3 000萬戶;使用8 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寬帶用戶占比達到30%,其中東部地區力爭達到40%,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廣50 Mbit/s、100 Mbit/s等高帶寬接入服務。為響應和落實國家“寬帶中國”戰略,湖北、廣東、吉林、河南、黑龍江等全國多省市先后發布了一系列促進三網融合發展的政策法規和實施方案。
2014年4月,國務院發布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為支持廣電行業進一步深化三網融合的推進,在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征增值稅。并且對行業內文化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014年6月,為貫徹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推動農村地區寬帶發展與普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3部門發出通知,將聯合組織實施“寬帶鄉村”試點工程(一期)。結合“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時間表,選擇相關試點省或自治區,每省或自治區選擇20個縣(區、旗),推進農村地區寬帶發展,到2015年,實現95%以上行政村通光纜,農村寬帶接入能力達到4 Mbit/s,并具備平滑升級更高速率能力,農村家庭寬帶普及率達到30%。加快推進了全國鄉鎮、農村的寬帶網絡建設和部署。
2014年8月4日,工信部67項通信行業標準批報公示。其中涉及到的《IPTV應用管理服務平臺技術要求》有IPTV應用管理服務平臺技術要求、IPTV內容服務訪問規則技術要求和IPTV機頂盒技術要求(智能型)。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個“群魔亂舞”的新媒體時代,標準不僅有監督和指導的作用,更是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準則。
2014年12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宣布寬帶接入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基礎電信領域,參與寬帶網絡設施建設和業務運營。
發展狀況
總分平臺逐漸完善
根據廣電總局344號文件的規定,我國的IPTV播控平臺采取兩級構架,中央電視臺設立IPTV集成總播控平臺,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聯合建立試點地區IPTV集成播控分平臺。2012年2月1日,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與上海廣播電視臺(SMG)在北京簽署IPTV集成播控平臺合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中國網絡電視臺建設和運營的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為基礎,建設和完善為全國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總平臺。SMG的IPTV集成播控平臺及各地分平臺將整體并入中央電視臺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及各地分平臺,作為備份平臺。全國IPTV用戶將由IPTV中央集成播控總平臺統一管理。
CNTV作為IPTV集成播控總平臺的建設及運營方,分別于2008年、2010年及2012年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平臺建設,一二期工程建成了核心網絡系統、播出控制系統、直播編碼系統、運營管理系統等,基本實現了編碼與播出控制、運營管理、安全監控等功能,三期工程則完善了系統安全性、信源引入能力、安全備份機制、平臺接入能力、雙認證及雙計費及EPG等方面的性能。CNTV總平臺可支持250路不同輸入類型高清及標清節目的編碼、轉發,支持約40個地區4條155Mbit/s專線接入,具備下發100路直播頻道能力。
為了推進各級省分平臺的建設,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對2014年度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扶持資助,多個地區獲得了該項支持。以陜西為例,2013年12月,陜西廣電網絡產業集團與北京愛上電視公司、上海百視通公司簽署陜西IPTV集成播控平臺整合合作協議;2014年6月,陜西IPTV集成播控平臺與陜西電信現網平臺EPG本地直播業務實現對接;11月,陜西IPTV集成播控平臺通過了省三網融合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標志著陜西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電信促銷快速發力
2014年,各地電信運營商在各種節日及寒暑假推出了多種促銷活動。
以2014年年底為例,圣誕節期間,江蘇電信開啟周年惠續好禮寬帶續約充值紅包天天送活動。主要促銷內容包括:“8M(即8Mbit/s,下同)單寬帶一年+標清iTV功能費一年+iTV機頂盒一臺”僅需815元(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僅需1 015元);“20M單寬帶一年+高清iTV功能費一年+iTV機頂盒一臺”僅需1 215元(南京、蘇州、無錫僅需1 515元);12月18日,湖南電信在“新寬帶,新電視”活動中,針對IPTV也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原價1 780元/年的10M寬帶+iTV套餐促銷價僅為1 140元/年;原價2 180元/年的20M寬帶+iTV,活動期內的價格為1 530元/年;原價2 980元/年的50M寬帶+iTV套餐,現在開通只需交付1 930元/年;原價3 380元/年的100M寬帶+iTV套餐,現在僅需2 530元/年。此外,新疆、安徽、福建、廣東、浙江、河北等地區的電信運營商也開展了多項促銷活動。
整體市場平穩發展
2014年4月,根據市場情報與咨詢研究所MIC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IPTV用戶數達到9 270萬,今年年底將有望突破1億大關。2014年第一季度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23.7%,在中國的帶動下,整個亞太地區的用戶數的實現快速增長,亞太地區IPTV總用戶數達到4 560萬,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9.2%。
國內IPTV從2004年起步,到現在已整整十年,在三大電信運營商中,中國電信不僅用戶數值最大,用戶規模在3 000萬左右,而且用戶質量較好,開機率穩定在80%左右,日均觀看時長超過5小時。在增值業務方面,2013年其全年訂購額約8億元,同比增長100%,今年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從用戶行為來講,增值業務消費用戶的活躍度更高,數據分析顯示,消費了增值業務的用戶次月開機率超過95%,高于整體用戶活躍度。這十年的發展,前兩三年可能是起步階段,更多的是網絡的建設,技術和終端的適配。從近五年的發展來看,隨著網絡帶寬的快速提升、各地播控平臺對接逐步完成及運營商的高度關注,IPTV開始進入穩步發展的新階段。
業務發展
對于IPTV產業而言,承載于其上的基本視頻業務和增值業務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其中,增值業務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廣泛需求,而且,通過業務的多元化還可以發揮IPTV業務的長尾效應。對于IPTV運營方來說,發展IPTV增值業務,既能提升用戶黏性,又能沉淀出用戶的高消費人群,從而提升IPTV的整體產業價值。此外,IPTV作為一張安全的專網,2014年也成為電信運營商發展智慧家庭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2013年,中國電信iTV增值業務運營中心成立,主要承擔中國電信智慧家庭業務集約運營工作。2014年,中電信智慧家庭平臺搭建完成,該平臺作為一個開放平臺,主要功能為廣大CP、SP提供標準接口,以利于其應用業務的快速開展。
目前IPTV增值業務模式有以下幾種形式:
1)游戲。除了視頻之外,游戲不僅是IPTV最主要的業務,而且也是盈利前景最好的業務。除了傳統的聯網游戲之外,隨著網絡帶寬的提升、終端的智能化及云技術的快速發展,云游戲及體感游戲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在商業模式方面,主要是游戲免費道具收費,大幅降低了用戶的業務使用門檻低。未來電視游戲將在智能應用方面快速演進,在提高性能的同時,通過便利的操控、角色互動、社區分享等,讓用戶在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進行互動。
2)教育。目前IPTV上的內容基本是嬰幼兒教育及一些寓教于樂的產品,今后在線教育將向全年齡段進行輻射,比如中小學優質資源等。
3)閱讀。從目前的情況看,在智能終端上如何提升閱讀體驗值得運營者思考。在業務開展初期,運營商更傾向漫畫和圖文雜志,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卻發現小說能帶來更多流量。基于此,在開發時根據智能終端技術,把聲音、圖像、文字結合起來進行產品創新,如有聲小說等成為了新的趨勢。
4)音樂。音樂作為家庭音樂市場重點開發,可以有一些視覺、聽覺包括學、唱等方面的考慮,用戶需求也是在提升的,音質的需求也會提升,智能終端的音效也會更好。
5)購物。現在智能手機上的移動互聯網購物,無論用戶、供應商還有大部分的內容應用與PC上的模式改變很小。因此,可以把IPTV打造為媒體平臺,實現對實體商品和虛擬商品的管理。比如,電視上放《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能不能配一些食物,針對這種重點的品類產品去做;在嘗試動畫片推動的時候,比如《喜洋洋和灰太狼》播出時配合玩具銷售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發展方向
政策逐步完善,未來IPTV業務的發展需要在完善產業鏈、豐富節目形態、擴大覆蓋范圍等方面不斷努力。隨著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的不斷完善和電信運營商帶寬的快速優化,IPTV業務運營要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應有功能,豐富業務形態,形成與其他廣播影視業務差異化競爭的業務模式。在內容方面,除了基礎的直播、點播、時移和回放外,還要增加書籍、雜志、報紙、生活服務等業務與應用;節目內容與傳統電視內容要形成差異,經過加工處理的廣播電視臺未播出的節目、播客內容等都可成為IPTV的節目源。同時,伴隨著網絡帶寬的提升,視頻的碼率會進一步提升,要不斷增加高清和3D內容比例,為用戶創造更好的視聽體驗和消費價值。在業務形態上,不再局限于簡單的瀏覽、收看,隨著互動新產品的不斷推出,IPTV業務類型要更多地突出交互性,提高體感游戲、遠程通信、在線教育、旅游咨詢等業務的比例,滿足用戶對于節目多元化、個性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