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摘 要: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同時裝備制造業還是國家的戰略產業,它是實現工業化的必備條件,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決定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關鍵因素。該文著重關注了我國當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狀況,結合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特點,介紹了行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典型模式及其適用條件及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軌道交通 裝備制造 技術創新體系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U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196-02
1 行業概況
隨著我國鐵路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在60余年的發展史當中,從一無所有到精通大部分鐵路運輸裝備制造,已經有了豐富的鐵路裝備制造經驗。從自主研發到整體設備的制造、運輸,都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對我國的軌道交通行業形成了極大的幫助,是該行業快速發展的基礎。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之后,我國的軌道交通行業于2012年將本行業GDP總值提升到了全國當年GDP的3.9%,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經濟發展助推器,并長期保持著每年20個百分點的增速,在我國整個國民生產工作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而隨著我國鐵路行業整體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2010年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投入了高達10%的經費用于產品研發,擁有了一大批具有創新性的軌道交通裝備,對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的長遠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 行業技術創新特點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技術創新特點分為設計技術創新、制造技術創新和產品技術創新三個部分。設計技術創新,就是構建基于多系統的三維設計平臺、多學科的協同仿真平臺等,形成專業、科學、先進的設計技術平臺;制造技術創新,就是采用新的或重大改進的生產方法,包括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及生產組織的創新,形成基于精益生產制造的技術平臺。產品設計創新,就是生產更高速度的動車組,更大功率的電力機車或內燃機車,更大軸重和更大牽引質量的快速貨車等車輛及其關鍵核心部件;使用新材料、引入新技術(如永磁技術)使機車車輛的牽引性能顯著提高,形成領先、專業、完整的產品技術平臺。
3 行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典型模式及其適用條件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屬于技術較密集的大型裝備制造業,且該行業的產品關系著國計民生和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國家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前我國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主要以政府和市場兩者進行推動,通過不斷引入國外的高新技術來豐富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水平,通過不斷地自主創新來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最終打造屬于我國自己的鐵路交通裝備制造行業。
4 行業技術創新組織體系建設
要想技術能夠得到快速提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術創新組織系統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一定的組織結構的指導下來開展技術創新工作,雖然能保證各項工作進行地井井有條,但是卻難以讓研發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行業技術創新的力度也很難得到保障。圖一詳細地展現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
5 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沒有足夠的科技創新能力。盡管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專利數逐年上升,但相比國外同行業企業,專利數量不多且質量較差。據我國工信部的統計,對外技術依存度達50%以上,尤其是關鍵系統和核心零部件研發基礎薄弱。
第二,科技投入略有不足。要想準確地衡量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水平,其中一個重要的數據就是研究開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大小。在當前的國際相關企業當中,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取決于企業的開展研究經費水平,一般來說5%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底線。那些處于世界前500位以內的企業,無非基本上都滿足了每年的研究經費達到了10%。只有多投入研發資金,才能保證研發出來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也是為企業提供長遠發展能力的關鍵因素。
第三,技術創新激勵不到位。軌道交通行業企業的員工數量一般較多,在以往的激勵手段當中,最為廣泛使用的就是提升工資待遇水平、發放物質獎勵等形式。但是隨著當前很多年輕人觀念的不斷進步,很多企業管理者發現,高額的獎金并不能成為留住創新性人才的砝碼,因此一套全新的,具有較大吸引力的激勵方案才是確保人才積極性的手段。除此之外,由于很多企業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創新資源支持體系,在出現了企業風險之后很難保證創新成果的安全,容易使創新型人才沒有安全感,很難把企業當成自己真正的家。
第四,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識成果保護體系。很多人才創造出來的軌道交通創新性技術沒有受到有關部門的保護,很多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地喪失了創新的能力。
第五,不懂得靈活使用外部技術。對于善于使用外部技術的公司來說,能夠通過外部技術來顯著提升技術信息的搜集速度,只需要一點點的投入就能換取豐碩的回報,這一點在保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時候往往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6 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第一,提升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實加強科研項目質量一些企業應當明白的是,企業本身在科研技術創新當中所擔任的是主體地位,只有企業本身充分重視起了自主創新工作,才能確保長期處在良性循環中。建立起更加高效更加有質量的技術創新手段,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
第二,提升對創新技術的保護力度
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力度,能夠給技術創新人才傳達一種肯定的信息,讓其安心做好技術創新工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從法律層面給創新型人才以更多的支持,由其應當做好產品研發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讓人才能從自己的知識產權里充分受益。研發團隊在開始實施研發工作之前,應當事先確定好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最新研發狀況,避免自己研究的項目出現產權糾紛。在研發過程中,只要出現了有可能與專利相關的項目,就應當刻意對專利進行保護,確保整個研發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的糾紛。
第三,完善對人才的激勵制度,用豐厚的報酬吸引到最有競爭力的人才
提升對企業內部創新人才的激勵力度,通過切實可行的技術創新來留住企業真正需要的員工。企業應當在員工實際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員工貢獻的積極程度來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標準。對于那些給企業帶來了特殊貢獻的員工,應當給予正常工作獎勵以外的獎勵,用以調動創新型員工的工作熱情,以便于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企業應當對員工的培訓給予充分的重視,通過講座、論壇等形式來豐富員工的業務知識水平。
第四,提升與外部技術組織的合作
除了數量眾多的企業以外,還有很多企業外部的技術團體正在研發與軌道交通有關的創新性技術。企業可以加強與這些團體的合作,通過聯盟的形式來提升相互之間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能力,創造更大的企業競爭力與利潤空間。充分利用大專院校、科研所的人才、研究設備、技術信息等優勢,結合企業在市場信息、資金方面的優勢,進行聯合開發,構建產學研聯盟,迅速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曹靜.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模式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0(3):87-88.
[2] 陳明,葛繼平.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戰略與信息化[J].中國鐵路,2010(9):63-65.
[3] 許慶瑞,朱凌,鄭剛,等.全面創新之道-海爾集團技術創新管理案列分析[J].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4(1):6-10.
[4] 周亞慶,鄭剛,沈威.我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最佳實踐-海爾集團國際化的技術創新體系[J].科研管理,2004(5):110-1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