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光

摘 要:隨著長笛教育在我國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對長笛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增多。但影響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進一步深入開展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何評價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的水平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該文據此建立了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一種評價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的多元評價方法,希望借此推動我國的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 長笛教育 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216-01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教育界秉承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對西洋音樂展開了相關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活動,并取得了極具成效的教學科研成就。目前,在我國,西洋音樂教育已經在整個社會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但長笛畢竟是從西方引入的,和其他西洋音樂類似,長笛表現力的深層根源是西方的音樂感情、音樂思維,與中國本土音樂之間存在著若干不協調之處。因此,在長笛教育逐漸發展、普及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強化長笛教育的民族化問題,成為研究熱點。盡管國內在長笛教學、教研方面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豐富成果,但在相關音樂教育中,有關民族音樂元素的植入、傳承以及發展的問題,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為此,文章通過反思我國的音樂教育模式,提出了解決長笛教育民族化過程中現存問題的對策,力圖促進民族音樂元素在我國西洋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得到傳承與發展。
1 推進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評價的模型構建理論
系統聚類分析法就是利用數學方法將變量歸并為若干不同的類別,使得每一類別內的所有個體之間具有較密切的關系,而各類別之間的相互關系相對比較疏遠。系統聚類分析最后得到一個反映個體間親疏關系的自然譜系,它比較客觀地描述了分類對象的各個體之間的差異和聯系。論文通過對R型變量的分類,達到找出影響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提升的影響因素的目的。
2 指標體系
論文在咨詢業內專家、相關學者及自身教學、科研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我國長笛教育的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如表1所示。
3 強化中國鋼琴教育評價模型的實施步驟
3.1 所獲得數據的標準化
首先,要對原始數據正規化或標準化,得到的數據均與監測時所取的度量單位無關。
3.2 分類樹形圖的繪制
繪制分類樹形圖的法則是使相似程度高的變量類優先集中在一起,用較短的線聯結起來,而相似程度低的樣本或類之間用較長的線聯結。對長笛民族化因素影響變量的評價選擇逐步形成分類法。假設分類是對樣品進行的,且采用的分類尺度是距離。從距離矩陣中選出最小的元素,這說明第k個樣品與第L個樣品距離最近(關系最親密)應首先歸入一組,然后按下面方法進行計算:首先,把第五個樣品與第L個樣品的相應的各個變量取平均值,用它代替第k個樣品,并取消第j個樣品,形成新的樣品數據,它比歸并前的樣品數目減少一個(當為組合變量時應取加權平均值)。其次,根據新的樣品數據,重新計算距離矩陣。再從新的距離矩陣中選出最小的,說明新的樣品數據中第個樣品與第個樣品距離最近(關系最密切),應將它們歸為一組,然后重復進行上述工作。以上各步重復進行n-1次則全部樣品最后歸并為一組,最后按歸組的先后順序及相應的距離大小作出分類樹形圖。最后,對于已建立的相似性矩陣,即可根據不同且置信水平進行分類。聚類分析方法進行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的評價時,一定要結合該地區的教學、教育、科研等條件進行分析判斷,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盡管長笛是來源于西方音樂教育體系,但長笛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主要的分支。因此,我國就有必要強化長笛教育的民族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長笛教育體系,但長笛民族化教育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究竟哪些要素是影響其發展的關鍵要素、重要障礙,就需要給出一種科學的評價手段,以達到評價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程度的目的,為長笛教育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為此,文章從多元統計的角度出發,給出了一種定量評價方法。借助該方法,可以提升我國長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程度評價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于鑫平.淺析改善長笛教學質量的對策[J].音樂大觀,2014(3):143.
[2] 高武.長笛樂團探析與教學輔助作用[J].音樂創作,2014(3):190-191.
[3] 格各格日勒.論長笛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力[J].音樂時空,2014(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