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寬
摘 要:隨著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走循環經濟路線早已成為煤礦企業適應社會歷史發展潮流的必然手段。特別是傳統的煤礦開采模式所引發的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惡化,都嚴重制約了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構建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早已成為煤礦企業歷史發展的重要問題。筆者長期在基層工,深刻體會到煤礦企業走循環經濟的必要性,以及走循環經濟路線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供參考。
關鍵詞:煤炭企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必要性
1 我國煤礦企業走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煤炭作為我國主要的能源,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但也正因如此,煤炭的大量開采,使得煤炭資源不得不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一方面是煤炭儲量有限,煤炭的回采率極低;另一方面則為煤礦開采所引發的環境污染,都嚴重制約了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煤礦資源采取合理的開發與環境保護迫在眉睫。而循環經濟的提出,恰恰是利用可持續經濟增長模式,以高效利用與循環利用為核心,實現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說我國煤礦企業走循環經濟路線具有歷史的必然性,也具有企業發展的必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 走循環經濟路線能夠有效提高煤礦企業經濟效益
實踐證明,提高煤炭利用率,成為提高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而循環經濟理念的提出,恰恰是以煤炭為本,不斷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煤炭資源能夠被合理開發的重要經濟手段,也是推動整個煤礦產業的升級的重要保障。
1.2 走循環經濟路線能夠從根本上治理環境污染
縱觀我們煤礦企業的總體以生產、開發、利用水平,我們不難發現,傳統的煤礦開采模式在煤炭的利用率與產出率都是極低的,造成能源的嚴重浪費。而循環經濟理念的提出,推行清潔生產,則可將社會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生態平衡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
2 煤礦企業走循環經濟路徑應遵循的幾點原則
2.1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對資源節約與環境的治理
縱觀我們近些年的經濟發展,我們不難看出國民經濟早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傳統經濟模式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了資源與環境代價。尤其是煤炭產業,據我國經濟專業、環境專家的相關分析數據表明,在GDP總量中,至少有18%是投資資源與環境得到的。因此,為了更好的遵循循環經濟理念,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煤礦企業勢必要兼顧資源節約與環境質量,從而使經濟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實現煤炭產業的健康、全面發展。
2.2 將環境保護融入煤礦企業經濟發展中實行良性循環
循環經濟理念在煤礦經濟發展中的應用,不僅是科學發展觀的一次質的飛躍,更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目前我國煤礦企業傳統的煤礦開采模式所引發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嚴重。因此,為了更好的貫徹與落實循環經濟理念,就必須將環境保護融入到煤礦企業經濟法中,進而堅持以循環經濟實現企業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說在生產加工中,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變廢為寶,并在經濟循環中不斷產生新的附加值,從而為產業鏈結構賦予全新的意義,減少廢物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增加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形成相互促進的正比關系,真正實現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拓展多元化產業結構打破經營限制
煤礦企業要想真正落實循環經濟理念,不僅要加強對環境、資源的治理與節約,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應該不斷擴展多元化產業結構,發展相關產業鏈,從而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死結”,進入多元化領域使企業的經濟發展更加平穩。而在拓寬煤礦企業生產經濟領域時,可從選擇與煤炭產業有著內部聯系的產業開始,如:發電、水泥、制磚等,使企業在循環經濟的光明前景下,不斷實現做大、做強的最終目標。
3 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模式
3.1 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恒源煤電祁東煤礦在近年來的煤炭生產實踐中也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煤炭產品附加值不高,煤炭生產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可持續發展能力差,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還會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然而,發展循環經濟不應僅僅停留在完美的理論真空。基于此,皖北煤電集團祁東煤礦選擇了這樣一條路--發展以煤炭、煤化工、煤電建材等產業為支點的循環經濟,并堅決地走了下去。
3.2 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撐點
祁東礦堅持走“精干主業、多業并舉”發展之路,促進了煤礦經濟的科學、協調發展。通過對祁東礦建設循環經濟的主要成果和基本特征的總結、分析,可以認為下列幾個方面是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撐點。
(1)建設循環經濟要有明晰的發展思路。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多元發展,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整合上下游資源,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相關產業,增強循環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祁東礦立足于礦產資源的持續利用,在發展非煤產業上,緊緊圍繞煤礦做文章,利用采煤廢棄物建矸石磚廠,利用洗煤矸石上矸石電廠,利用伴生的煤層氣建瓦斯電廠,圍繞自身發展及市場需求上馬新型塑制管材廠等,使得煤炭生產與資源環境相得益彰,從而真正走出一條污染少、效益好、能耗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必須發揮人力資源的潛能和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實現對現有資源進行精深加工,而高新技術的實施的運用,必須以人力資源作支撐。祁東礦通過開辦夜校和各類培訓班,對員工實行全員、全方位的“階梯式”培訓,使一大批年輕員工在工作實踐和理論學習中逐漸成才。同時,注重對企業員工的教化引導,全面挖掘人的潛力,充分調動每一個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非煤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3)必須建立科學的運營機制。發展循環經濟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資建設、科學化管理運行、市場化研發創新等體制機制,引導資金和人才技術有效聚集,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加大企業創新力度,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祁東礦面對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緊缺問題,一方面把發展非煤產業和環保資金納入企業總體預算,一方面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污染治理。在非煤產業的經營上,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股份制改革,主動面向市場求生存謀發展,開創了謀科學發展之舉,走循環經濟之路的新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