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張新旭
摘 要: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長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性。但由于目前我國很多施工單位對建筑結構的加固方法掌握的不夠細致,技術水平欠缺研究,因此我國目前在建筑結構加固方面的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主要針對有關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因和方法進行闡述,以期幫助推進建筑結構加固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建筑結構;加固;研究
1 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的原因
1.1 已無法達到抗震抗災的性能
我國地處歐亞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這兩個最大的地震高發地帶,因此我國大多數的大城市都受到地震的威脅;同時,由于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和山區面積大的地形以及南部地處亞熱帶,多降雨的特點,造成了我國易受洪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因此,這也就對我國建筑結構的抗震抗災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有許多建筑結構達到了抗震抗災的性能,但由于常年的風雨侵蝕,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其穩定性必然下降,建筑結構也會提前老化,因此必須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
1.2 更改了原有建筑結構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區的用地和供房越來越緊張,于是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增加房屋的層數。這樣雖然可以緩解城市房屋緊張的問題,但也增加了原有建筑結構的負荷,如果不對原有建筑進行加固很有可能會造成建筑結構垮塌的嚴重后果。現在很多地區的建筑結構都存在著超負荷的現象,建筑結構的加固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1.3 建筑結構的設計出現錯誤
在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在計算、制圖和考慮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概念性的錯誤和人為的紕漏,從而使得建筑結構在竣工之后出現一些缺陷,所以要對這些建筑結構加以固定來彌補這些缺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1.4 構件的性能逐漸衰退
在建筑結構的施工過程中,許多建筑單位為了貪圖方便和節約成本,使用了一些質量不合格的構件,日積月累,這些構件難以承受建筑結構的負荷,就會逐漸使得建筑結構出現裂縫甚至垮塌的現象。如果不對其進行加固,這些現象就會更加惡化,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1]。
2 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的具體方法
在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施工的安全、地形、費用和效果等因素,同時要盡量選擇施工周期較短、方法簡單的施工方法。盡量做到在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施工技術恰當、施工費用可控的基礎之上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在加固方案的選擇上,也要適當的考慮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加固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實驗和學習,選擇出性能更好、科技水平更高的工藝、技術和材料,從而取得事半功倍,促進建筑結構加固行業發展的效果。因此,在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做到性價比和先進性、性能比和科學性相統一。在長期的實踐經驗中,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增大建筑結構的構件截面
這一方法主要是擴大建筑結構構件的截面面積。在增大了構件的截面面積之后,構件對建筑結構的承受范圍變大,壓強變小,也就增加了構件的承受能力,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構件的剛韌度,因此這種方法是在建筑結構加固方面被運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
2.2 增加鋼材
這一方法主要是在構件旁邊加入鋼材,提升建筑結構構件的承受能力。這一方法主要分為外包鋼、濕外包鋼這兩種形式。增加鋼材雖然可以不用增加截面的面積,但這一方法的成本相對較高,對鋼材的耗費也較大。
2.3 利用拉桿增加構件的受力性能
在增加建筑結構構件受力性能時,可以運用的拉桿有組合拉桿、水平拉桿以及下撐式拉桿。它的主要特點是運用拉桿的特性使得建筑結構空間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建筑結構構件的承受能力。這種方法所需的成本相對較少,效果顯著,但在技術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4 把鋼材粘合在構件表面
這一方法時利用強粘結力的粘合劑使鋼材牢牢的粘附在建筑結構的構件表面,從而使建筑結構構件和鋼材共同承擔建筑結構的力量。使用這種方法可以縮短加固的時間,保持建筑結構構件原有的空間和形狀,并且易于操作,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建筑結構加固的實際操作之中。
2.5 改變原構件的受力體系
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增加構件的托架或者支點來改變之前的受力體系。在增加托架或支點之后,就可以縮短構件的跨度。分減原來構件的壓力,從而達到增加建筑結構構件的承受性能,目前運用這一方法最廣泛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老式建筑。
2.6 灌入化學漿液
采用這一方式首先是要準備好經專用設備配置合理的化學漿液,然后把化學漿液灌入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構件縫隙之中。化學漿液可以很好的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能,最大限度的恢復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性能。
2.7 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主要采用的形式有樁式托換、地基處理以及基礎加固等處理辦法。使用這一方法時應注意結合考慮當地的土質以及建筑結構的上部結構,同時,在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也應該由具備一定資質的施工單位和豐富經驗的專業型技術人才。
2.8 灌入水泥漿液
首先用專用設備配置好水泥,然后將水泥灌入建筑結構構件的縫隙中,等水泥凝固之后就可以使墻體粘合起來,同時增加構件的承受能力。這一方法也是建筑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之一。
3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結構的加固還亟需一些理論及實踐方面的探索,建筑結構的加固也會隨著建筑業的發展而得到更深層次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而言,這一工程還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分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相信只要科學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將這一學問逐漸重視起來,不斷的總結經驗并虛心學習,就能促進建筑結構加固工程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社會發展和百姓安居樂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鐘志峰.淺析常見建筑結構加固方法選擇與優缺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9).
[2]司旭鵬.高烈度區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加固方案評選方法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