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劉征
摘 要:農村消防安全工作事關農村的安全穩定,當前,農村消防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寫入中央文件,可見加強農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廣大農村地區的消防工作,提高農民的消防意識,是值得人們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字:農村火災 原因 預防 對策
中圖分類號:0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106-01
近年來,多個中央文件中都提出要加強和改進農村消防工作,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農村消防工作得到了較大的重視和發展。但縱觀近幾年的農村火災和農村火警接警數據統計情況,農村火災起數和損失以及農村火警接警比例都為最大值,農村消防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結合消防工作實際,對農村火災發生的原因和預防對策進行分析探討。
1 當前農村火災發生的原因
1.1 消防組織監管不到位
以新《消防法》為指導的多個消防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網格化消防管理構建以村為基本單元的網絡體系,形成“ 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鄉村具體負責、村民共同參與”的農村消防工作組織。然而不少農村基層組織把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消防安全的整體規劃和工作思路,對消防安全責任僅停留于紙上談兵,少數鄉鎮成立的防火安全委員會,也是形同虛設。同時,農村消防工作屬于三級消防監督管理,由公安派出所具體負責實施,消防機構負責業務指導。由于基層派出所警力有限、治安管理任務繁重,難以落實面廣、量大、業務要求高的消防工作,日常消防監督檢查一般限于企事業單位,對村落的消防安全監督全面指導、防控能力不強。
1.2 消防安全意識不強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很多農村建立了多家企業基地,但企業家們一心發展生產,對消防管理松懈、心存僥幸,招收的員工不經消防安全培訓就匆忙上崗,違章操作導致的火災時有發生。而且,由于農村家用電器的普及導致因電線超負荷運轉、電線亂拉亂接等違章使用引發的家庭電氣火災更是頻發。同時,盡管村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但在廣大農村地區仍保留著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如燃放鞭炮、焚燒麥稈、燒香上墳等一些風俗習慣,易燃物管理不善隨意亂倒,余火清理不及時,帶火星的碳灰隨處灑落等現象,更是成為誘發火災的一個重要因素。
1.3 消防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村建筑耐火等級低,建筑布局大多以宗親家族連片建造為主,可燃物資堆放隨意性強,缺乏合理的統一規劃,消防通道、防火間距、防火墻都達不到消防設置標準,多數農村水源匱乏的問題更為突出,一旦發生火災,由于道路狹窄、缺乏水源、消防設施損毀和撲救不及時等情況,極易引發大面積燃燒,火燒連營,造成損失巨大,人員傷亡慘重的后果。同時,多數農民缺乏基本消防常識,發生火災后不知所措,第一發現人或受災戶往往驚慌失措,急于叫人而不知報警、滅火,更有甚者不會報火警,也有怕報警后收取費用帶來更大的損失,不積極報警,延誤消防隊滅火的有利時機,致使小火變成大災。
2 加強和改進農村火災的預防對策
做好農村消防安全工作不能盲目要求每村開辟消防車通道等不切實際的做法,只有在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大力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村民防火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及組建村級義務消防隊、改善消防安全設施等方面尋求突破。
2.1 嚴格落實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
根據農村消防工作的網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責任、保障、考評獎懲機制,實行一級抓一級,各鄉鎮政府、村委員會,應根據本地經濟狀況,扎扎實實把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充分發揮農村公安派出所管轄優勢,切實履行農村消防工作職責,加強防火檢查,督促火災隱患整改,形成以公安派出所為依托、以農村為載體,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2 合理規劃農村消防安全布局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使新農村消防安全達到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按比例配套建設用地和資金,重視農村居住環境建設。首先,對以易燃建筑材料為主、房屋集中連片、建筑設計不合理不規范的村落,有計劃地實施改造,或有效提高建筑耐火等級,消除先天性火災隱患;其次,對麥場、柴草加強管理,合理設置麥場、柴草堆放場所,遠離火源,留出防火間距,有效防范用火不慎引燃柴草的火災;最后,規范電氣消防安全管理,防止電氣線路亂拉亂接,請專業人員按規定改造和更換年久老化的線路,避免電器過載引發火災。
2.3 切實加強農村消防設施建設
依據《消防法》的要求,把消防設施建設納入農村整體規劃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先天性路窄、缺水等消防安全隱患。針對農村消防實際情況,應配備消防摩托車、三輪車等小型消防車便于路窄通行,配備手抬、推車式消防泵等消防設備解決取水困難。同時,加強消防水源建設,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解決消防給水問題,利用河、溝、窖等天然水源,設置消防水池、自備水井等人工水源,有自來水管網的鄉鎮、村落要增加室外消火栓系統和簡易消防取水點的設置。
2.4 全面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
要加大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力度,采取在鄉鎮設立消防宣傳牌,建立宣傳廣場,在各村開辟消防宣傳角等形式,不斷增強群眾消防意識;要加強農村學校的消防宣傳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農村學校教學內容,增加農村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普及消防基礎知識。消防部門要大力開展“送消防安全知識上門”、“送消防安全到家”活動,通過與鄉鎮政府、村委會共同組織村民觀看防火安全教育片,贈送安全防火宣傳畫,發放宣傳材料,以及采取讓農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生動活潑的宣傳活動等形式,持續不斷、堅持不懈地將防火知識、滅火常識、火場逃生自救技能等消防安全知識向村民進行廣范宣傳教育,形成農村人人“關心消防、支持消防、知曉消防、服務消防”的良好氛圍。
2.5 充分發揮多種消防隊伍建設
要依托鄉鎮政府、行政村、基層派出所和村民自治組織的力量,組建多種形式的消防隊,經濟較發達地區,建立鄉鎮專職消防隊;經濟薄弱地區,尤其是偏遠農村可以建立專職與義務相結合、消防與治安相結合的多功能聯合隊伍。每個村委會、村民小組確定一名日常消防安全撿查監督責任人員,負責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消防部門要大力加強防火技能和火災撲救等技術指導,定期、不定期對消防隊員和消防責任人進行培訓;使農村治安和消防工作有機結合,形成農村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工作態勢,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參考文獻
[1] 任建國,李堅,高翠萍.配電網電纜防火阻燃及預防措施探討[J].電力設備,2006(1):66-69.
[2] 張艾萍,萬瑞軍.基于數字溫度傳感器的電纜故障在線監測及火災預警系統[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3(10):57-58,61.
[3] 楊凱杰.論電纜防火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