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芝
摘 要:近些年,政府不斷加強對植樹造林工作以及林業管理工作的力度,旨在進一步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植被具有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美化環境等作用,我國林業產業已經逐漸適應并滿足了我國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林業已經成為建設新社會的重要力量,但是,與國外林業相比較,我國營林管理工作存在著很多不足,強化營林管理工作不僅能夠改善當前人們的生活環境,更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文中,研究者就對強化營林管理的對策進行探析。
關鍵詞:營林管理 營林建設 林業經營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141-01
當前形勢下,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保護生態環境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更有利于實現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人們在營林管理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林業經營經歷了森林永續利用階段、森林多用途永續利用階段以及森林可持續經營階段這三個主流階段,再加上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森林資源也十分豐富,因此,加強對現有的林業資源進行管理是實現森林資源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1 林業與營林的可持續發展
森林富含豐富的資源,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森林資源都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益處。現如今人們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和維護,后代便可以享受到林業資源。所以,必須要根據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來實施營林、造林工作,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為人類帶來福利,更可以符合糧農組織林業戰略計劃。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林業管理的政策,政府也投入了很多林業資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林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和妨礙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林區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合理營林造林。營造例如杉樹、柏樹、松樹、柳樹等樹種,這些樹種是營造森林的必須材林,還有一些生產食用油料、工業油料、果品、原料、藥材等需要的經濟林。我國林區主要的發展支柱和方向就是堅持經濟林與用材林相結合,這樣不僅對天然林具有保護作用,更能夠滿足林區經濟的發展需求。
就樹木本身來說,其生長的主要環境就是土壤,樹木依賴自己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和養料生長,所以,土壤理化性質直接決定了樹木的生長質量。在營林造林之前,必須要對營林造林地區的土壤進行深翻和疏松,使土壤更加熟化,將雜草清除,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對活土層進行增厚,這樣有利于樹木根系的發育和樹木的成長。樹種不同,對于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營林造林必須要根據土壤實際條件選擇樹種,不能想種什么樹種就種什么樹種,忽略土壤條件,不按照科學營林,導致失敗的結果。土壤的水分和肥力與樹種生長息息相關,例如楊樹和核桃樹,需要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柳樹的根部在水中浸泡長達數月而不被淹死;馬尾松具有耐旱的特征,可以在干燥的土壤中種植。
2 強化營林管理的對策
2.1 推行林業機械化發展
在營林造林的過程中應用專業、先進的機械設備,能夠從本質上降低營林的成本,更可以提升營林作業的水平,同時提升營林的整體質量,可謂一舉三得。相關實踐表明,使用專業化營林設備實施造林穴挖掘,一天能夠挖1000余個造林穴,是人工挖造林穴的5倍。因此,在現階段中使用林業機械,能夠使林業迅速發展,在實施營林造林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適時原則,推廣、加強以及研究良種壯苗以及耐旱抗病品種力度。在營林造林過程中,運用合理、科學的造林方法和造林模式,在擴大營林造林面積的同時,還可以提升營林造林的質量,通過不斷豐富和完善林木品種,積極構建混交林,有效增加森林資源,最終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
2.2 加強改造低產林
低產林是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對現有低產林進行全面改造,對于蘋果樹、棗樹、楊樹以及其他低產經濟林、“老頭林”和殘次林,要采用復墾、施肥、高接換種、補植等方式方法來改造。同時,組建專業的營林隊伍,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通過政府部門出資,購買各種營林造林的機械,通過現代化的機械來解決營林造林難題,采用專業的造林模式和現代化機械生產模式,幫助林農改造低產林,轉變傳統的作業方式。
2.3 建設人才隊伍,落實培訓工作
想要促進我國林業工程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注重引進人才,對現有工作隊伍進行培養,我國林業部門需要大量林業方面人才,但是,由于缺乏激勵制度和管理制度,人才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因此,探索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制定員工激勵制度勢在必行,加強員工培訓力度,強化引進人才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林業工程的可持續發展,保證我國營林造林工作順利開展。
2.4 改變營林生產評價的標準
在營林造林過程中,營林生產的評價標準就是造林的面積,但是,這個評價標準不能體現出營林生產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必須要將營林存活率和生產量作為營林造林的主要衡量標準,避免林業單位盲目植樹,從本質上規范林業生產的行為,同時減少經濟損失,保證我國林業生產合理性和規范性。
2.5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營林造林能夠對森林資源進行補充,保證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證林業原料供給,因此,我國政府對植樹造林格外重視,政府多次倡導綠化祖國,植樹造林,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我國的林業存在高賦稅的問題,對精神鼓勵促進造林過多依賴,進而忽視了物質利益的刺激。加強營林造林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調動經營單位和林農營林造林的積極性,首先要結合林業和工業的需求,科學確定營林造林的樹種,提升營林造林自身經濟效益。其次,要保證一金兩費落到實處,還之于林。最后,要解決稅費負擔問題,將不合理林業稅費改革,逐漸將各種收費比例減免,從本質上保證經營單位和林農的根本利益,調動經營單位和林農營林造林的積極性。
3 結語
總而言之,強化營林管理工作,有利于我國林業工程整體發展。不管是選種育種工作,還是植株成材,都需要保證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不斷發展和進步,進而保證營林生產的質量,使營林生產活動具有可行性。雖然我國營林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一定要努力探索,探尋問題的處理措施,使我國的林業工程能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吉弟,林淑萍.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為“天保”工程深入實施提供強大動力[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5).
[2] 司世龍.基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營林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7):227—227.
[3] 曾金珠,林思祖,曹光球,等.計算機技術在馬尾松人工林營林管理中的應用[J].林業勘察設計,2007(2):26-30.
[4] 張意茹,林弘,于濤.土地合理利用與嚴格管理重要性及有效措施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