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磊等
摘 要:針對機械專業實驗課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學生培養對實踐教學的要求,結合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該文從課程導入、新舊知識的貫穿、重點知識的處理、教學過程的組織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實驗教學技能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并提出相關具體舉措。這些舉措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得到具體的應用,有效提高了教學技能,豐富了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關鍵詞:實驗教學 教學技能 教學質量 問題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191-01
現代世界全球化經濟競爭愈演愈烈,核心在于生產力和科技的競爭,但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當前在校大學生是未來的科技生力軍,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時期打下的基礎,包括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科研習慣和創新性思維等,而實驗課程在科研和創新能力培養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啟蒙和祭奠作用[1]。因此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的研究課題。
1 如何提高實驗教學技能
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按照實驗指導書的內容,一步一步地演示實驗,然后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重復完成一次,學生成為流于形式的被動體,實驗教學方法呆板模式單一,改進實驗教學的技巧和方法一直被人們所忽略[2-3]。
1.1 設計好課程的引入
課程的引入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學習的重點很重要。如:在上《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的實驗課時,教師可提出問題,“機械零件無處不在,零件的公差是怎么制定的,誤差又是怎么測量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講課,豐富教學形式。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幫助學生通過生產實際,了解這門實驗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的思考、研究,讓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1.2 理論聯系實際
在理論學習中,激發學生對實踐的興趣。在實驗課配套的理論課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下一次的實驗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如: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理論課上講完螺紋的相關知識后,提出“在實際生產中,螺紋的大徑、中徑、螺距等參數是怎樣測量的”,這樣課后,學生們就會急于查閱相關的實驗資料。另外,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在理論課上提出的問題,在實驗課上及時的練習、驗證。這樣就可以激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實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實驗課中,引導學生重視理論的學習。在實驗課中,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談話的形式提問學生,并依據實驗引導學生得到正確的結論,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1.3 新舊知識的貫穿融合
在系統的實驗教學中,前后實驗內容具有緊密的關聯,教師一定注意新舊知識的貫穿融合。如:在《AutoCAD實驗課》的繪制組合體一節中,實驗內容復雜,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引導同學們復習圖層的設置、圖紙圖幅的設置、對象追蹤與捕捉等軟件操作內容,此外還需要教師引入新知識怎樣運用形體分析法繪制組合體,將新舊知識融合在一起,即強化了舊的知識,又學習了新的內容。學生經過這樣的反復訓練,以后再接觸類似的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了。
1.4 重點知識的剖析
對于重難點的問題,教師應該化繁為簡,將難懂的知識點拆為若干個易懂的模塊,以便學生更快更容易接受。如:《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實驗課中大型工具顯微鏡測量螺紋的中徑實驗,第一步,介紹工具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操作原理;第二步,調節目鏡與物鏡;第三步,傾斜目鏡一個螺紋升角,并將目鏡對準螺紋的牙型輪廓;第四步,記錄縱向千分尺度數;第五步,對準對側螺紋的牙型輪廓,重復第三、四步操作,最后計算螺紋中徑。這是實驗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拆分講解,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消化。
1.5 提高實驗過程的靈活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撰寫得過于詳細,包括實驗所用的器材、儀器使用方法、實驗的任務以及實驗過程,而由學生自己思考、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觀察分析得到結論的機會很少,學生的實驗報告形式千篇一律,這樣導致有些學生即使得不到理想的實驗結果也可以參考別人的結論,導致實驗報告抄襲情況嚴重。同時,長此以往,學生變為被動接受,思想僵化,不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實驗教學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授課形式。首先,在實驗教學中,建立討論小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在實驗室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根據疑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答案。其次,在實驗過程中,故意設置一些障礙或問題,使實驗過程出現錯誤,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癥結,這樣在困難和挫折中,培養他們的科學意志,磨練他們堅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優秀品質。第三,實驗教師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培養他們嚴謹、科學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實踐操作的興趣,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其創新意識。
2 結語
教師應根據每次實驗的教學效果,積極調整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提高實驗教學技能的,豐富教學形式,活躍教學氣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創造條件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使其逐步掌握科學知識與規律,并服務于實踐。
參考文獻
[1] 田克純,覃遠年,王吉平.省級示范實驗中心建設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7,10(5):181-183.
[2] 李振強.以數控加工實習課為例談實驗課教學[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11(11):41.
[3] 史厚強.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6,2(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