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博卿
摘 要:微旅游以其短小、靈活、方便的特點,迎合了很多人的旅游需求,已經成為現在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當代大學生課業負擔相對較輕、假期較多,沒有家庭拖累和工作壓力,成為微旅游的主要群體。本文簡要分析了大學生微旅游的現狀,并且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習的旅游專業知識,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提出了應對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微旅游;對策
最近兩年,隨著以微博、微信、微電影等為代表的微時代的到來,微旅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喜愛,成為廣受大學生群體追捧的旅游新時尚。盡管大學生微旅游具有著十分樂觀的發展前景,但是現狀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和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了解當代大學生微旅游的現狀,有針對性的提出應對策略,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大學生微旅游的現狀
微旅游有著一系列明顯的特點,比方說,時間短,距離近,小眾市場,多元化,無景點方面要求,旅游消費較少等特點。這些特性很好的滿足了我國旅游產品轉型的市場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愛上了微旅游,紛紛加入了微旅游的行列。但是,在當前大學生微旅游被受青睞的表象下,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影響了大學生微旅游的發展速度,具體來說,大學生微旅游現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微旅游的理論指導欠缺
目前來看,國內微旅游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于這種新型的旅游形式,雖然大學生對于微旅游非常熱衷,但是,有關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相對滯后,現在查閱不到有關大學生微旅游方面的研究資料,而大學生微旅游的健康良性持續發展需要強有力的專業理論指導,使人們更多的了解大學生微旅游發展的本質規律,從而更好的應對大學生微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因為缺乏專業的理論指導,也造成了現在大學生微旅游存在著一些不盲目性和隨意性,影響了大學生微旅游的發展。
(二)大學生微旅游的產品不夠多樣
任何一種旅游產品的設計只有在充分滿足目標客戶群體的真正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大學生這個群體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對于大學生微旅游的產品尤其需要多樣化,才能更好的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微旅游需求。但是,目前來看,旅游公司還缺乏對于大學生群體微旅游需求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的分析,導致適合大學生的微旅游產品還不夠多樣,壓抑了大學生參與微旅游的積極性。
(三)大學生微旅游的政策支持較弱
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微旅游已經成為一種廣受中青年群體喜愛的旅游形式,雖然國家加大了對于旅游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但是,由于微旅游興起比較晚,國家有關微旅游,尤其是大學生微旅游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比較弱,尚未建立起相關的協調組織管理制度,以及金融、政策、教育等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導致大學生微旅游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勢必會影響大學生微旅游的快速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大學生微旅游的對策
為了規范大學生微旅游市場,促進大學生微旅游的良好發展,增強大學生微旅游的發展動力,鑒于當前大學生微旅游現在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于自身旅游專業學習的基礎,結合自身的思考,現在特提出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一)加強大學生微旅游的理論研究,做好理論指導
由于當前有關微旅游的理論研究還沒有引起學術界、旅游界的高度重視,所以對于微旅游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制約了理論對于大學生微旅游實踐的指導作用的發揮。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和旅游方面的專業人士、旅游學方面的專家學者等,需要清晰的認識到大學生微旅游的價值和意義,國家可以通過設立科研基金等形式,鼓勵引導對于大學生微旅游方面的課題項目的研究,加強對于微旅游的理論研究,構建微旅游的理論框架,完美理論體系,更好的發揮對大學生微旅游的指導作用。
(二)做好大學生微旅游的產品設計,滿足實際需求
由于當代大學生群體接受著先進的教育,思想開放程度較高,追求個性發展,對于微旅游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在進行針對大學生旅游產品的設計時,要全面客觀的了解大學生群體的實際旅游需求,根據不同學校、年級,甚至是專業等進行目標市場的細化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出滿足不同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微旅游產品,才能激發大學生微旅游的欲望,擴大微旅游在大學生群體當中的影響力,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微旅游的隊伍中來。
(三)制定大學生微旅游的政策制度,加大保障力度
毋庸置疑,微旅游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旅游形式,大學生微旅游不但可以帶動旅游業的發展,還有益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對于大學生微旅游的發展,國家應該加強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通過制定出合理的配套管理制度,促進大學生微旅游市場的規范化運作,更好的保障大學生的利益,才能真正實現大學生微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微旅游由于出游時間比較短,出游方式靈活自由,避免了繁瑣的計劃,沉重的行囊,成為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群體的喜愛。大學生微旅游不僅蘊含著很多的微商機,推動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了更好推動大學生微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微旅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廣瑞,劉德謙,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
[2]趙紅莉.微旅游研究綜述[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
[3]黃艷梅.不妨來趟“微旅游”[J].心理與健康.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