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翔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
摘要: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在中國藝術歌曲演唱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擬從兩個方面來闡釋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對聲樂演唱的重要性,一、鋼琴伴奏藝術指導的含義以及應具備的專業素質;二、以中國藝術歌曲《月滿西樓》為例進行分析;以期達到闡釋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對中國藝術歌曲演唱的重要性研究的目的。
關鍵詞:鋼琴伴奏藝術指導;中國藝術歌曲
一、鋼琴伴奏藝術指導的定義與發展現狀
鋼琴伴奏藝術指導是指為聲樂演唱者進行鋼琴伴奏并進行音樂指導的人員。一名合格的鋼琴伴奏藝術指導,需要具備以下專業素質:專業的鋼琴演奏能力、語言藝術、音樂風格的把握和藝術指導能力等等。鋼琴伴奏藝術指導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該專業在國外的建立已經有了許久的歷史,在課程設置和學科發展上都趨于完善,而在國內才剛剛起步,甚至到現在許多人仍然把“鋼琴伴奏藝術指導”與“鋼琴伴奏”混為一談,國內的學科建設和專業課程設置都還不太完善,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是參照國外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在實踐與研究中幾乎是使用的外國作品,對中國藝術歌曲的研究還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態。
二、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對聲樂演唱的重要性
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對于聲樂演唱的作用至關重要,一首優秀的聲樂作品既需要一名優秀的演唱者,也需要一名合格的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共同完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演唱者來講,首先要經過專業系統的聲樂訓練,這一點是由聲樂教師指導。簡單來說,聲樂教師主要解決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藝術指導的重點就是在“藝術“層面,必須要將技術和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才能表達出作品最真摯的情感。對藝術指導來講,需要有扎實的演奏基礎、知識涉獵寬廣和良好的音樂素養等等。藝術指導要能完整的彈好鋼琴伴奏的部分,還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歌詞的含義,歌曲風格的把握,對情感正確的理解等等,讓鋼琴伴奏起到引領、推動、共鳴的作用,以及根據演唱者自身外表和聲音條件進行個性化的二度創作,使其能表達出作品的情感,也更能突出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和綜合能力。對觀眾來講,無論是經過專業學習的聽眾還是普通大眾,判斷一個演唱者的能力,不僅僅是高音有多高,能拖多長,而是能不能真正的打動自己,感受到其音樂中的情感。藝術指導的最大職能就是“感動”,使音樂作品通過演唱者將其情感、思想傳遞到聽眾之中。總之,藝術指導在音樂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小覷。
三、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對中國藝術歌曲演唱的重要性
(一)提升歌曲的藝術表現力
中國藝術歌曲是中國聲樂藝術中的瑰寶,是先輩藝術家們為中國音樂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有著很高的精神素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的取自民族民間音樂,有的是在古詩為詞的基礎上進行譜曲,因此賦予了中國藝術歌曲獨特的魅力。中國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對歌曲的意境和風格的把握都很考究,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必須在伴奏中把握好音色,渲染出歌曲的意境,使演唱者能夠迅速的進入歌曲的意境,使琴聲與人聲融為一體。《月滿西樓》由李清照作詞,蘇越作曲,楊霖希配伴奏,由詞譜曲而來,是中國藝術歌曲的經典作品之一,該曲通過鋼琴伴奏大幅提升了歌曲的藝術表現力。前奏部分很好的渲染出了意境,前3個小節仿佛在寧靜的夜晚微風吹拂水面,為主題的進入做鋪墊,從pp到mf,然后從mf到ppp,主題以f進入,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對夫君極度的思念之情,一弱一強,再強又弱,把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引領、指導演唱者
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和演唱者是一種合作的藝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血肉關系。鋼琴伴奏藝術指導需要了解作品的風格,根據演唱者的特點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推動演唱者的歌唱情緒,這樣才能引領演唱者進行更加生動形象的演唱。
《月滿西樓》前奏結束是在pp上,描繪了一種寧靜、孤寂略帶一絲憂愁的意境,以詞來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第一句是在寫景,秋風起時,輕泛蘭舟,悠悠碧水帶走片片飄落的花瓣,看似一幅輕描淡寫的水墨畫,借景抒情,在演唱中以訴說為主,要控制好伴奏的音量和音色,一定要輕,弱,柔美,為詞做鋪墊,似微風吹過水面一樣的寧靜。“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意為當大雁歸來時,誰托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著,從第17小節開始,伴奏織體開始變得密集,演唱者應該用更強烈的氣息來訴說,鋼琴伴奏藝術指導起到一種引領指導的作用,并為23小節的全曲高潮到來起到了層層遞進的作用。
(三)豐富歌曲內涵與感染力
聲樂作品的內涵和感染力是其精髓所在。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必須準確的把握作品的風格和歌曲內涵,以及運用怎樣的方法才能體現出該作品的內涵和感染力。在《月滿西樓》中,主要表達的就是詞人對其丈夫的思戀之情。讓觀眾也能感染到這首作品的精髓所在,那么演唱該作品的演唱就是成功的,所以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必須幫助演唱者理解作品,豐富歌曲的內涵與感染力。
在第1至22小節,詞上闋,也是歌曲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結尾是一個長音,共六拍,伴奏在這六拍中做了兩個漸強,并且在第22小節的織體全部變為八度,使其在聽覺上更有一種強烈推動的感覺,藝術指導可以在此做一個減慢,這樣能使漸強更為明顯,把音樂拉寬,讓演唱者能有一個氣口進行呼吸,也使全曲的高潮呼之欲出。從23至35小節為詞下闋,第23至28小節左手伴奏織體非常密集,全部使用的6連音,也是歌曲高潮的部分,最為抒情的地方,詞人的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然而內心之苦又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一種吶喊的感覺。鋼琴伴奏藝術指導必須要推動演唱者的情緒,在音量,音色,情感,表演都要推動到全曲的最高處,才能表達出強烈的思念之情。自第29小節到最后,是全曲的最后一個部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達了詞人盼望丈夫歸而無法歸來的一種無可奈何,鋼琴伴奏在最后一個部分中也要比之前更輕柔、舒緩一些,表現詞人在吶喊后又回歸現實,孤寂與思念又埋入了自己的心里,免不得一陣凄涼。鋼琴伴奏藝術指導與演唱者通過相互合作,豐富歌曲的內涵與感染力,將所要表達情感傳遞給觀眾。
中國藝術歌曲是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是華夏兒女智慧與生活的寫照,比如《月滿西樓》、《別亦難》、《楓橋夜泊》這樣由詩詞譜曲的作品,賦予了中國藝術歌曲獨特的魅力。鋼琴伴奏藝術指導貫穿在各種藝術活動中,相信也會在中國建立完整的教育體系,完善的課程設置,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指導,為音樂事業的發展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符輝,何畔.論中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語境[J].四川戲劇2014(06)
[2]王菁菁.聲樂藝術指導的職責素質及培養.
[3]陳姝洋.鋼琴藝術指導專業發展方向的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