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雍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的生活品味。本文從幾個方面分析了目前我縣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發展滯后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的生活品味。而目前農村的現狀是文化建設不平衡,文化資源缺乏,設施落后,文化生活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和諧的目標不相適應,為此,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已成為迫切需要。
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三個層面
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十分必要,其內容和目的有三個層面:
(一)精神層面
這個精神層面的文化是非物質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樹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養的熏陶、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素質能力的培訓、思維方式的引導等方面。要通過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黨的方針政策、黨的聲音傳播到農民群眾中去,并被他們所接受,使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以此來堅實黨執政的最廣泛的群眾基礎,來鞏固黨執政的最廣泛的農村陣地。
(二)物質文化層面
這個層面的文化是物態文化,包括文化活動的方式和方法,載體與場所,產品與內容,組織與實踐等各個方面。體現在物質文化建設上:一是要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多的投入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從全社會的角度加強和加大農村開發,針對農村和農民的需求,生產提供優質和優秀的文化產品。
(三)制度層面
這個層面的文化也是非物質文化,包括社會法律法規、紀律制度、道德準則、風俗習慣、社會約定等。制度文化建設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與時俱進,一些好的制度文化要弘揚和完善,一些落后的制度文化要革除,一些適應社會未來發展的新的制度文化要建立,整個社會制度文化要符合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
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發展滯后的原因
分析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發展滯后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當前農村基層文化活動匱乏,設施和場所缺乏
老百姓茶余飯后的娛樂方式主要表現為看電視,打麻將、吹牛皮等等,這些主要是由于文化設施缺乏,文化活動稀少造成的。調查研究發現,鄉鎮文化站名義上建起的多,實際上能開展活動的少。文化專干配備不全,真正干文化的更少。村級文化室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鄉鎮文化站((中心﹚不能正常開展活動的原因:有的是無文化專干,無活動場地,無圖書報刊,無活動內容,有的是有人沒陣地,拿錢不干活,占編不到崗,陣地功能發揮不到位,群眾文化活動覆蓋面小,群眾參與不廣泛。
(二)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各級黨委政府重視經濟發展,輕視文化建設也是造成農村文化建設滯后的原因之一。因為群眾文化生活很難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所以引不起重視。各級黨委政府多把精力放在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上,放松了群眾文化特別是農村文化事業建設。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改變,遲早會影響經濟建設速度。
(三)政策落實不力
真正能讓農民參與的“三下鄉”活動,因受經費、人員、設備等制約,而得不到很好地開展。由于沒有專項經費,每年活動只能進行很少幾次,并且還不能保證每個鄉鎮都能走到,要將廣泛的文化活動延伸到農村社區是比較困難的。
三、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和辦法
(一)加快發展文化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成為一句空話,切實解決縣級兩館設施空白點和設施落后問題,切實解決鄉鎮文化站只有牌子無場所,只有編制無經費,只有人員無活動的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區域差距。另外,深入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村文化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文化下鄉,不但活躍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提高農民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要變“三下鄉”為“常下鄉”,組織形式多樣的下鄉活動。如學生藝術團、職工藝術團、老年藝術團、社會藝術團等,在農村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加強領導
發展農村先進文化、轉變農民思想觀念、倡導農民健康娛樂等先進文化建設,應該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各級黨委政府按照中央“五個統籌”的精神,在考核中把社會事業等各項“軟”指標“硬”起來,不要“喊得多,做得少”。基層文化建設是政府建設的一部分,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要出臺一些操作性強的東西,要有真正意義上的加大投入。群眾文化工作作為公益性事業,政府應該投入,因為,經濟與文化事業是否同步、協調發展,關系到改革的成敗。
(三)農村文化事業建設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法
一方面要明確農村文化事業建設是政府行使公共職能的重要內容,使國辦文化機構在農村文化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如加大閉路電視的普及力度,把在農村很實用的廣播恢復發展起來,完善固定陣地與流動陣地相結合的網絡體系,運用科技成果不斷創新農村文化服務內容、方式等。另一方面出臺一些激勵政策,支持農民發展民間劇團、文化戶、文化大院,個體電影放映隊、個人圖書室等文化實體。通過積極引導、民辦公助、稅收優惠、培訓骨干、表彰激勵、加強管理等方式,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健康發展。
總之,只有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辦法,并加以督促檢查,才能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起來,才能使基層文化單位的活力明顯增強,才能使文化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才能使文化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城市的問題逐步解決,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農民的精神面貌和農村文化建設才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