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來
計算機是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和工具。計算機課程在中專院校的設置有著重要的地位,計算機應用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應進行重點關注。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的課程來說,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計算機能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傳統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是:“講解—演示—上機練習”,即以老師的講解、演示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收、模擬性的操作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為主導,基本上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學生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地位,自主學習機會較少。比如一堂課 45 分鐘,老師講課就占了 20 分鐘,然后剩下的 25 分鐘只夠學生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來做一些有想法的、有創造性的作品,老師也沒有刻意地留下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比賽和以后的工作中生搬硬套課堂上的東西,在設計創造性的作品時往往捉襟見肘,做不出一個有創意的,有自己想法的作品。
二、對中專計算機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探討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選擇、自我評價、自我發展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可能是有限的,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計算機知識的更新換代,只有培養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有可能將有限的知識無限擴大。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從提高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開始,不管是在計算機教學還是其它學科中,興趣都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計算機教學本身是一門充滿趣味性的學科,教師通過在計算機教學中結合網絡游戲等中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能創造出融洽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專生的年齡階段已經具備獨立思考與獨立操作的能力,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究問題,例如:對計算機系統的安裝教學,教師進行理論講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動手進行安裝并獨立思考與解決安裝過程中遇到的細節問題,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實際動手的能力,綜合素質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決定性因素,要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計算機教師應該結合計算機學科貼近現實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發展水平的不同,有針對性的創設能引起學生好奇心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上,講解Word 2000這一節時,不是僅僅口頭粗略地講述它的功能、作用及操作方法,而是準備好幾篇用Word 2000編輯的文章:一篇是未排版的純文字文章,一篇對文字和段落作簡單的格式設置和修飾,最后一篇則圖文并茂,插入漂亮的背景圖片修飾,然后逐一演示.此時學生被Word 2000良好的文字處理效果所感染,思維活躍起來。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基礎課上,筆者將事先設計好的個人日志程序演示給學生看,日志包括日歷、記事本、事件提醒等功能,學生即刻開始了交談和議論,有的學生已躍躍欲試,即刻就想自己操作實踐。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實踐性極強是計算機相比其它學科的最顯著特點。在計算機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對計算機教學內容不斷的進行豐富,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計算機教學中,任何的理論知識都需要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得到深入與強化,因此,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教學中動手能力是衡量計算機學習成果的一個重要標準。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樹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識,再結合學生日常對計算機的運用及了解,以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為基點,用分層次教學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教學環境,其次還可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將教學目標分階段進行教學,在一個章節或者一個階段理論知識完成后,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目標實踐話動,這種理論與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探索研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充分利用各種相關條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的探索,自主收集和處理信息,提出初步的解釋.探索過程中,學生通過網上資源、工具軟件、網絡平臺搜集相關的資料,并對其作出有效地分析、鑒別和篩選、利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上機實驗課上大膽操作、敢于實踐,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探索,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的個性。例如:在Visual Basic實驗課上,只給出程序設計主線,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程序的界面、結構和功能,如:設計一個簡單的學生管理系統,系統的界面、結構、功能由學生自己設想.只是在備課時,為學生查找或制作一些相關的資源,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同時也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探索方式進行學習。例如自學課本,閱讀電子教材,觀看CAI輔助教學軟件,或訪問相關網站等.學生對需要完成的任務所必須掌握的知識進行主動閱讀、認真思考、分析研究、初步理解和實踐驗證,從而形成知識表象和動作技能。
(五)培養學生嚴格自律的自主學習習慣,科學進行自我評價
學生在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之后應當持之以恒,長久堅持。教師在教學生活中要加強對學生自律能力與自控能力的教育,堅持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潛能,將自主學習發揮到極致,對學習成果進行科學自我評價,不斷總結學習經驗。
總之,在計算機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合理選用并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采用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在教學活動中應不斷積累經驗、吸取先進教學思想,不斷實現自主學習策略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提升教學質量,綜合發展學生的各項素質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