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鳳
摘要:就高中教學方法而論我還有很多的困惑。第一:提高成績只靠拼時間;第二:實驗是塊硬骨頭;第三:拔高拓寬、加重負擔;第四:單一目標、大材小用。
關鍵詞:生物;教學;困惑
從畢業至今,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已經十余年了。作為一線教師,每天和學生打交道,和教材打交道,就教學內容而言早已輕車熟路,但就教學方法而論我還有很多的困惑,甚至不解,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一點見解。
一、提高成績只靠拼時間
作為省示范高中,學校為了回報社會一個滿意的升學率,不斷地給老師施加壓力,一個學期平時的月考加上期中、期末一共要有四次正規的考試,每次考試過后都要給老師公開排名。老師為了不丟面子,就得給學生施加壓力,于是每個老師都爭著去給學生布置更多的作業,去占用學生的自由時間。學生的時間一天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余的時間都被老師安排的滿滿的,根本沒有自由支配的余地,他們想的只有分數,哪有時間去顧及自己的興趣、愛好,優點特長呢。為了分數書包越來越重,眼睛的度數越來越深。看著孩子們如此的被學習所累,作為一個母親我是很心疼的,可是作為一個老師我又很無奈。就主觀而言,我何嘗不希望孩子們在輕松自由中接受知識,在輕松自由中成長,我很想去做一些新的嘗試,試圖尋找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可我不敢輕易去做,很多老師也都是有想法的,也都和我一樣有顧慮,就怕嘗試的過程會影響學生的分數。在分數決定上大學的今天,分數就是學生的前途,更是領導評價老師的依據,老師怎能輕易地去冒險呢。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創新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智能活動,只有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萌發求知欲,才會有創新的意向和行動。看看現在的高中生,我感到很困惑:分數能代表一切嗎?提高成績就真的只有占用學生的自由時間這一條路嗎?這種唯分數論的時代實在是苦煞了老師,也苦煞了學生,什么時候能改一改呢?
二、實驗是塊硬骨頭
通過對好幾屆學生的調查分析我發現:生物這塊學生最怕做實驗題,一碰到實驗題就感到無從下手。這里的原因我不說想必很多人也知道,高中的學生幾乎沒進過實驗室,省示范高中如此,普通高中也是如此,實驗室里的藥品都放的過期失效了也沒有人用,實驗過程都是照著書上死記硬背背出來的。為什么?因為高考考的是在試卷上完成實驗,而不是在實驗室里完成實驗,所以視時間如命的高中老師怎么會舍得讓學生把時間花在實驗室里呢。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連實驗室的門都不讓學生進,學生中將來能會有“達爾文”嗎?我很困惑。
三、拔高拓寬、加重負擔
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在學生進行了關于DNA如何進行復制的猜測后,教師提出:那我現在給你一些實驗材料,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你的假設到底哪種正確,實驗材料有:含14N的DNA的大腸桿菌若干、含15N的DNA的大腸桿菌若干……隨后出現的教學情境是學生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從學生的反應可見,讓學生設計這樣復雜的實驗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教材安排這部分內容已明確其屬于“選學”,有關內容不要求學生記住,更不要求學生應用。讓學生設計實驗,其教學要求的層次定位是“應用”,這顯然超出“選學”甚遠,屬于過度拔高教學要求的做法。與上述類似的現象在生物教學中隨處可見,在這樣的課上,由于面面俱到,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不必要地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我搞不明白老師為什么都想面面俱到,后來我知道了,教師因擔心其中的知識會考到,(這種情況在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中有時是會出現的),如果出現了會影響學生得分的,學生的得分會影響老師的排名,這是老師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不敢絲毫大意,每個事件都要細細講解而不敢遺漏。這種無限度的拔高拓展原來還是分數惹的禍。
四、單一目標、大材小用
生物科學史在生物課堂上,只是用于輔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而沒有讓學生真正深入到科學史教育中,獲得方法和情感的體驗。這種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在進行《遺傳因子的發現》的教學時,老師介紹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目的僅僅是為了把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講清楚,僅僅為了讓學生掌握做題時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其他的如引導學生關注豌豆雜交實驗的內在邏輯和實驗的關鍵點,讓學生理解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所蘊藏的思想方法等很多老師都是忽略不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引述生物科學史的事實和知識形成過程,從中提煉出科學家所用的研究方法,挖掘出其中所蘊含的思維品質、思想觀念,這樣的課堂,就既有歷史事實,又不局限于介紹事實,而是從事實中挖掘思想和精神。例如在講孟德爾的科學發現,在用來促進知識理解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點:孟德爾選擇了合適的實驗材料,引進了數學統計的方法,提出了天才的假設,進行嚴密的演繹以及巧妙進行測交實驗驗證推論,這些科學方法的運用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還應引導學生注意,孟德爾的潛心探索(8年耕耘)、扎實實踐在他獲得成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們的老師往往認為做題用不到的知識花時間去講實在是太不值了,到底是分數重要還是學生的科學素質重要,我真搞不懂。
【參考文獻】
[1]張仁玉.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42-45.
[2]姜麗.生物教學中科學史的教育價值及有效運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05):163.
[3]王薦.把生命科學史引入中學生物學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2,(01):52-54.
[4]徐宜蘭.論中學科學課中科學史的教育價值[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