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偉
【摘要】一些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在創作新的曲目的同時也將一些經典的古典主義曲目結合現代薩克斯演奏技法,移植、改編成薩克斯曲目。本文以莫扎特代表曲目《bE大調協助奏曲》為例,對其風格、演奏技巧進行剖析與歸納,總結出古典薩克斯曲目演奏的技巧,使人們能夠更好的對古典薩克斯演奏的把握。
【關鍵詞】古典薩克斯;莫扎特;《bE大調協助奏曲》
一、莫扎特與古典主義
莫扎特,這位音樂巨人,他短暫的一生,卻創作出一部又一部不朽的經典作品,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一個高峰;1756年莫扎特出生在奧地利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幼年便開始學習音樂,并嘗試作曲。他作品題材廣泛涉,有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他的作曲風格同時兼具旋律及藝術性,悅耳開朗,卻又不失優雅。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指十八世紀下半葉至十九世紀初,形成于維也納的一種樂派,亦稱“維也納古典樂派”,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在考慮音樂結構時都遵循“和諧”概念,即調性間與段落平衡的概念,前者能夠使聽眾明確的感覺這音樂進行方向,后者可以使聽眾在聆聽準確地知道緊接著出現的內容。
二、薩克斯與古典音樂
薩克斯作為一種現代樂器,自誕生到現在已有100年的歷史,其音色介于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之間。經常演奏現代的流行或者爵士音樂,但是當薩克斯在演奏爵士音樂的時候,在音樂感覺和吹奏方法以及表達方式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音樂感覺上古典音樂所追求的是莊嚴、嚴謹、或氣勢磅礴,還帶有當時時代的音樂特點,而流行音樂則要自由得多。其次在吹奏方法上古典在音色上要求的是莊嚴,且音色要直不能有人工顫音,而流行則要求則是聲音自然,可以隨著自身的情感而隨意改變音色。表達方式上,古典音樂大多演奏時會根據當時時代音樂的特點來演奏,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記,而流行音樂則是可以根據自身對音樂的理解來進行表達。
三、《bE大調協助奏曲》音樂風格分析
作為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不僅僅具有典型的古典主義音樂特點,同時還具備獨有的典雅、高貴、抒情、歡快的風格,這些都是他所創作曲目的代名詞,《bE大調協奏曲》也不例外。
為了表現宮殿的富麗堂皇,以及上流社會的貴族奢華的生活,在樂曲的開始作者便使用了bE大調的主和弦,使曲子顯得明亮、輝煌、清新自然;而單看旋律呈現出波浪式的進行軌跡;而后出現了大量的變音,速度也明顯的加快,整個樂曲變得緊湊,給人一種充滿動力的音樂感覺;隨后為了突出主題,音符的走向都是跟著本曲的主體進行發展;緊接著樂曲的結構與旋律都變得異常的復雜,將音樂推向推向高潮,音樂感覺變得華麗出眾。整個樂章一直是一種推進的方式,使音樂有種無與倫比的流暢性與自如感。
四、《bE大調協助奏曲》演奏技巧剖析
(一)口型與音色的要求
口型對音色有著重要的影響,古典薩克斯的演奏對于口型的要求較為嚴格,往往要求下嘴唇往內收,下牙齒輕輕扣在上面,上牙齒自然扣在笛頭上面,吹奏時要求嘴周圍的肌肉群收緊不能放松,音頭音尾都不能太突兀;古典薩克斯的音色較為厚重,給人的感覺比較莊重,這就要求聲音音色要直,不能有人工的顫音;流行音色較之古典音色自然,各種技巧上也比較自由;爵士音色就比流行更加的風格多變,而且技巧上也更加自由。
其實在音色上面不管是古典流行還是爵士,都有柔和明亮之風格,要求演奏者要對各種音樂風格熟知。古典音樂風格較為嚴謹,但演奏家為了迎合現代音樂的審美要求對古典薩克斯曲目作了很大程度上的調整,《bE大調協奏曲》屬于較為典型的古典薩克斯木管樂器,而古典時期木管樂器所追求較為莊重、優美、典雅的音色。
(二)演奏力度的變化
古典音樂中的力度變化較為嚴格,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上譜例第一個樂段的前三小節(如譜例),是bE大調的主三和弦,是成一個臺階式進行,所以在力度上必須突出這種層層遞進、逐漸加強的感覺。加強有兩個方面,一是氣息,二是嘴型,這兩個方面需要互相配合,氣息小的時候嘴型就要收緊,反之亦然,它們是成反比的。
整樂章中多次出現弱-強-弱的強弱規律,對于這種力度變化的處理對于口型與氣息要求較為嚴格。
如在上譜例中弱-強-弱的變化,要求前面四個音演奏成弱到強,然后后四個音的前兩個演奏成最強,之后兩個音又弱下來,這是細節的控制。還有就是整個小節或者樂段的強、弱的控制,如果前一小節是強,那就必要與前后小節的力度上面有對比,這就要求在氣息控制的時候不但要注意整段的強弱變化,還要注意樂曲的連貫性。
(三)不同跳音的處理
整個樂章的跳音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帶連音線的跳音、不帶連音線的跳音、以及一拍內的跳音。
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
這三種跳音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第一種帶連音的跳音在把跳音吹清楚的同時又要注意連音,要求舌頭有彈性,氣息連貫,這種情況的跳音容易犯的錯誤是把跳音吹成了吐音,所以在演奏時一定要注意跳音跟吐音的區別。
第二種跳音要清晰、干凈,舌頭要有彈性,速度要快,音符與音符之間的氣息是斷開的,音符呈現跳躍感。而且要配合力度的變化,在加強嘴型控制的基礎上,舌頭不變,氣息隨著力度是變化進行調整。
第三種跳音要突出強調與后面連音的對比,跳音清晰、有力度,連音要連貫、圓潤。
《bE大調協奏曲》是莫扎特較為代表性的古典主音樂曲,因此有著明顯宮廷的風格,在演奏時,首先要對風格的正確把握;其次技巧上面,要特別主義對音色、力度的變化、跳音的處理等技巧的控制。同時,這些也是對于古典薩克斯演奏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徐特.薩克斯管[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2]鐘亞東.通俗薩克斯演奏技法[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版社,2008.
[3]朱秋華.西方音樂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