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廣東528000)
早期康復護理對面癱患者的影響分析
黃金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面癱患者予以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將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該院收治的80例面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兩組均予以針灸治療,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加用早期康復護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愈時間、臨床效果及治療前后周圍性面神經炎治療成績評分表(Portmann)評分,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而治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Portmann評分均有一定改善,但研究組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面癱患者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可明顯提高臨床效果,并縮短治愈時間,改善Portmann評分,值得臨床借鑒。
康復護理;護理工作;面神經麻痹;針灸;早期護理
面癱也叫做貝爾(Bell)麻痹或特發性神經麻痹,指的是面神經在面神經管內,因非化膿性炎癥引發的面神經麻痹癥狀,臨床多表現為一側面部麻木、板滯及松弛,無法做露齒、皺眉、鼓腮等,同時患側眼閉合不全、口角往健側歪斜及額紋消失等[1-2]。若能盡早及時治療,患者恢復良好。有研究顯示,采取常規內外治療同時加強早期康復護理,可提高臨床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3]。為進一步分析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對面癱的影響,本院針對接診的面癱患者實施了早期康復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接診的面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院后皆確診,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18~60歲,平均(35.9±6.2)歲;病程1~28年,平均(10.9±2.4)年;左側17例,右側23例。研究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7~62歲,平均(35.8±6.5)歲;病程1~26年,平均(10.5± 2.7)年;左側15例,右側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內科抗炎、活血及營養神經等治療,并予以局部針灸,主穴為鳳池、翳風、頰車、合谷、地倉、太沖,而配穴則為太陽、陽白、承漿、下關、中脘、足三里等。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心理、飲食、生活、口腔及眼部等護理,而研究組則加用早期康復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1 常規護理 (1)健康宣教∶入院后,及時將本科室的環境與設施,以及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相關檢查及飲食訂餐等情況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尤其要重點介紹本科室針灸與物理療法,讓他們知情同意后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2)心理干預∶該病患者多起病急,病情較重,往往會出現焦慮、緊張及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甚至擔憂面容改變、治療效果不佳而留有后遺癥,從而無法正常工作與生活。為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及時予以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促使他們以最佳狀態迎接治療與護理。(3)飲食護理∶對面癱患者補充鈣及維生素B等均有很好的幫助,鈣有益于骨骼與智力,以及促使肌肉與神經功能恢復正常,而且面癱患者面神經傳導受限而引發肌肉萎縮,因此及時補鈣十分關鍵。
1.2.1.2 早期康復護理 (1)局部按摩∶實施局部按摩前需對面部實施熱敷處理,然后用手按摩癱瘓側面部肌肉,盡量動作適度與輕柔,每次時間控制在5~10 min,每天早、中、晚各1次。(2)穴位按壓∶主要選取5個癱瘓點實施穴位按壓,包括額部、眼部、口角、鼻唇溝及乳突。先用手指或手掌在陽白穴、太陽穴、頰車穴、地倉穴及翳風穴實施按壓,從上往下緩慢按壓,每次時間控制5 min。(3)面部功能鍛煉∶面部肌肉受損患者應鼓勵他們早期加強面部功能鍛煉,包括皺額、閉眼、示齒、鼓腮、吹口哨及咀嚼等動作,做到堅持不懈,訓練要有節律,每天達到3~5次為宜。
1.2.2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愈時間、臨床效果及治療前后周圍性面神經炎治療成績評分表(Portmann)評分,并對比分析。本次研究采取的療效評價標準,即(1)痊愈∶治療后兩側運動功能完全恢復,面部表情恢復正常;(2)顯效∶治療后雙側額紋和鼻唇溝基本對稱、鼓腮不漏風、進食可滯留殘渣,同時笑時略有不對稱;(3)有效∶治療后靜止時基本對稱,但運動則不對稱,面部抽動或痙攣;(4)無效∶未能達到前述標準。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痊愈例數)/總例數×100%。Portmann評分是評價面癱患者面部運動最為主要的評價方式,主要比較兩側面部6種運動情況,包括抬眉、鼓腮、閉眼、示齒、張大鼻孔、撅嘴,分別對患側減弱程度進行記錄,滿分3分(運動正常3分、運動減弱2分、運動明顯減弱1分、運動消失0分),同時對安靜狀態面部進行評估,包括正常2分、輕度不對稱1分、明顯不對稱0分,總分20分。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愈時間比較 研究組治愈時間[(10.20± 3.06)d]明顯短于對照組[(15.42±3.6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ortmann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Portmann評分均有一定改善,但研究組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ortmann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ortmann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5.71±1.09 5.72±1.12 17.59±2.14ab14.36±2.41a
面癱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但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其與病毒感染有關,常發病數小時或1~2 d便可達到高峰[4-5]。該病臨床表現較多,包括無法皺眉、額紋消失、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眼閉合不全等。祖國醫學則認為,該病是絡脈空虛風寒之邪侵襲面部筋經,導致經絡不通、經氣阻滯、肌肉松弛不收、經筋失養等所致,為此建議加強早期康復護理,比如以患側面部經穴按摩處理,配合局部針灸,可達到疏通經脈、祛風散寒等功效[6]。此外,該病患者常因容貌改變而伴發不同程度不良心理情緒,如焦慮、緊張、恐懼及失望等,為此臨床除了要加強治療,還應充分做好心理疏導。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100.00%,而對照組僅為87.5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治愈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兩組患者治療后Portmann評分均有一定改善,但研究組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王靜珊等[7]研究結果一致。
面癱患者實施針灸治療同時加強臨床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飲食護理等處理,可促使患者及時了解該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與處理措施,便于他們提前做好身心準備,同時心理干預可促使他們以良好心態接受治療與護理,提高依從性[8]。與此同時,加強早期康復護理,其中局部按摩可減輕健側對患側面部肌肉的過度牽拉,并促進血運,刺激局部神經末梢;穴位按壓則可痛經活絡與恢復受損面部神經功能;面部功能鍛煉則可預防麻痹肌肉萎縮,并促進其快速恢復[9-10]。通過針灸治療結合早期康復護理,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有效改善臨床效果,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時間,從而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負擔。
綜上所述,面癱患者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可明顯提高臨床效果,并縮短治愈時間,改善Portmann評分,值得借鑒。
[1]丁立鈞,金新美,李磊,等.紫蘇正容貼膏治療風寒阻絡型面癱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22)∶104.
[2]劉慧婷,王立,彭敏,等.疑難病例析評第323例右耳流膿-皮膚破潰-面癱[J].中華醫學雜志,2014,94(39)∶3107-3109.
[3]莊楊.周圍性面癱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滿意度調查[J].中國衛生產業,2014(33)∶53.
[4]楊嫻嫻,楊川,王煒,等.咬肌神經-面神經轉位術治療聽神經瘤術后面癱[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4,30(4)∶331-334.
[5]于力萍.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癱的康復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23)∶2506-2507.
[6]李放,張黎,于炎冰,等.面肌痙攣顯微血管減壓術后遲發性面癱[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1,10(2)∶126-128.
[7]王靜珊,茍曉華.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4)∶59-60.
[8]張明山,張宏偉,王浩然,等.面神經吻合術治療小腦腦橋角區腫瘤術后面癱[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4,30(4)∶352-355.
[9]郝淑煜,王世煒,馬俊艷,等.腓淺神經預變性橋接面神經和舌下神經治療不完全性面癱的實驗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4,30(4)∶344-347.
[10]馮潔,蘇迪婭,歷俊華,等.利用預變性神經移植物行舌下神經-面神經吻合術治療完全性面癱的實驗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4,30(4)∶360-3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3.052
:B
:1009-5519(2015)13-2052-02
∶2015-01-30
∶2015-02-25)
∶黃金英(1972-),女,廣東陽春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hjying@fsy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