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度百家 馬繼華
沃爾瑪收購1號店,意在“阿里”?
不久前,阿里巴巴宣布要在北京投入10億元人民幣補貼天貓超市,而沃爾瑪也全資收購1號店流通股—在擁有所有權之后,沃爾瑪很可能直指網上超市。也許就在不久之后,沃爾瑪與阿里巴巴在中國零售市場甚至全球的直接對決將成為焦點。
文/百度百家 馬繼華

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代表了它將摻和網上超市的決心。但如果它想借此改變當前的格局,將很難實現!
我們都還沒有忘記兩年前馬云與王健林的賭局,雖然事后被說成是玩笑,可電子商務與實體商店的未來已經日漸清晰。從萬達關店與發展電商的節奏上,連王健林本人也對未來萬達實體商務的前景很是擔心。實際上,實體店的衰落早已經注定。據測算,今年年底之前,阿里巴巴的零售業務銷售額將會超越穩居世界第一N年的沃爾瑪。
在未來,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都將觸網,也許我們也不再是要經常上網,而是要偶爾下網。那個時候,絕大多數的商務活動都可以稱為是電子商務,而與網絡無關的商務會極為罕見。
沃爾瑪是世界零售行業的巨頭,其管理能力和贏利模式都堪稱優秀。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的改變,這種業態也注定會失去時代感。此前,很多大型購物商場已經讓位給了網絡,現在到了“商超”逐漸退位的時候了。
如果我們考察沃爾瑪的經營理念,就會發現,沃爾瑪提出的“幫顧客節省每一分錢”的宗旨與淘寶天貓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幾乎一致,其追求“價格最便宜”的承諾也是電商企業“全網最低價”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說,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商務企業的經營路線如出一轍。
資料顯示,沃爾瑪的電腦系統極其先進。通過任何一個商店付款臺掃描售出的每一件貨物都會自動記入電腦,貨物庫存能實現自動預警,還可以自動訂貨,能夠安排最近的發貨路線,保證24小時完成訂單的配送。但如果我們對比一下阿里巴巴雙11的大促銷,就會非常清晰的看到實體店與電商之間的巨大差距。這個差距已經形成鴻溝,不可能通過改進來彌補,因為這是時代的進步,是兩種不同模式的區別。
其實,沃爾瑪也并非對這幾年發展迅速的電子商務無動于衷,它已經在線上和線下融合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如今美國沃爾瑪的線上電商業務規模也相當于亞馬遜的六分之一左右。在中國,由于天貓占據60%左右份額、京東占據20%左右份額,連第三的蘇寧都只有3%的份額,身披沃爾瑪戰袍的1號店最好的成績也只是國內電商的第七,銷售額僅僅相當于京東的六分之一,份額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只是在上海等部分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已。
但沃爾瑪在電子商務上的發展還是太慢了,主要原因是其在美國本土市場遭遇的電商沖擊相對較小,而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卻重視不夠,導致其對中國市場上蓬勃發展的電商業務沒有任何抵抗力。實際上,連本土化做得更好的家樂福等都已經在網上超市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沃爾瑪的全球影響力絲毫無助于其在中國市場的拓展。
時代在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大趨勢已經形成,且在加速前進,傳統企業需要加快適應并轉型,否則,只能被逐漸改變。淘寶天貓現在的增長率是40%多,而沃爾瑪卻已經同比增長停滯,這就是兩極分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