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鳳
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是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是教師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教師通過有效合理地布置作業,并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能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每天布置適量的作業是必須的。
一、作業由單一性向多樣性、綜合性的轉變
1.作業形式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而傳統的英語作業形式是以抄寫單詞、詞組和句型,完成相應的課時練習及朗讀和背誦為主,這種作業在一定程度上能鞏固所學的知識,但比較枯燥乏味,容易消磨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比較片面,不能如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圍繞教學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作業形式,從聽、說、讀、寫和譯多角度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供保障。比如,牛津譯林版8B Unit 2主要講述和旅游有關的內容,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想在課堂和作業上有所表現,因此所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展開,讓學生課后收集一些關于旅游景點或相關的資料,以口頭復述的形式說給其他同學聽,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情,更能鍛煉聽、說雙方的英語能力。
2.作業內容
一般來講,英語作業可以分為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口頭作業的布置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合理布置,如可以讓學生讀音標、拼讀單詞,朗讀背誦課文,復述文章大意,進行對話表演等。但是對于一部分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來說,口頭作業就等于空話,所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興趣的作業,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去完成,在完成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另外受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英語書面作業的內容枯燥,教師也很少通過精心挑選編制作業內容,因此,這種單一的、機械的作業脫離學生實際,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往往在抄寫時還在聊天或做著其他事情,所抄寫的內容根本沒有記住,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依據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聯系中考的題型和內容,結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內容,為基礎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有效的作業過程中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識。比如,學生在學習完牛津譯林版(新版)7A Unit 5 Welcome后,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展示更多的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并配上一定的文字說明,這樣的作業內容既能幫助學生了解節日的來歷、蘊含的內容和思想,還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更能幫助學生了解其它方面的知識,展示學習才能,挖掘自己的潛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作業完成方式
過去的英語作業無論是口頭作業還是書面作業通常都是由學生單獨完成的,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新課標》中提倡學生學習的合作性,因此,教師布置的作業除了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外,還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完成方式,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比如,學生在學完牛津譯林版(新版)8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后,可以獨立地或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水果沙拉或三明治的制作,要求把制作的過程用文字記錄下來,再以口頭展示的方式呈現給大家,通過同學的評比得出最佳味覺獎、最佳色彩搭配獎和最佳創意獎。
二、作業由統一性向自主性、選擇性的轉變
一般來講,教師每次的課堂內外作業都是統一的,或是書本上的習題,或是相關練習冊中的習題,甚至還有一些學校規定同一年級要做到題目統一。對于這些作業,不管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接受能力如何,都要求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但事實上,這種作業缺乏針對性,無法準確地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沒有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長此以往,尖子生尖不出,差生越來越差,遏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一部分為必做題,這類題和本課的重難點相關,用以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點,另一部分為選做題,這類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中自主選擇適合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題目,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如果有些同學已經能熟練掌握并運用知識點的話,也可以讓這些學生自主地出一些題目,在幫助其他同學的同時也幫助自己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如在學完牛津譯林版(新版)7A Unit 5 Halloween后,可以根據本堂課的基礎知識和重難點,設置兩部分作業,一部分是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知識點鞏固題,如對詞組play a trick on sb., on the evening of , give sb. sth. as a treat的掌握,對課文的理解題,如True or False, Cloze等等;另一部分則是和節日相關的拓展延伸題,如中國的傳統節日the Spring Festival,the Mid?鄄Autumn Festival,還有一些西方的節日,如Christmas, Easter, Thankshgiving Day等等,這部分題可以是閱讀理解,也可以是完形填空,或是其他類型的題,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東西方的節日,從中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又可以讓學生增加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增加知識儲備。
為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和嚴謹的學風,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統一性的要求,如要教育學生獨立、認真、按時完成作業;要求學生作業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因此對作業的書寫格式有明確、具體的規范化要求。
總之,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作業布置時,一定要改變傳統的作業觀念,充分認識和思考英語作業的意義和作用,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理性地設計英語作業的內容和豐富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樂意完成作業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作業的實效,從而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