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效軍
學校管理是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機構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整體優化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
學校管理的特點是以育人為目的,人性化,與物質生產領域的特殊管理活動。對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都是動態管理活動的程序性和同期性運轉,是學校各項工作趨向目標的進程,。
進入21世紀,學校面臨著新世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教育正經歷著快速發展變化,在這種急速變化和復雜化的教育環境中,對教育管理者,尤其是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校長——一校之長,一校之魂,必須具有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及時學習和掌握教育管理的新課程和新技能,敢于創新,敢于標新立異,打造具有本校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勇于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與俱時進,給一個支點,定能撐起一片藍天,鋪設一條充滿陽光的路。為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學生健康成長。管理的目標是把學校辦成傳授知識的基地,培育人才的搖籃,精神文明的窗口,環境優雅的兒童樂園。作為管理工作者我深深地體會到工作中應時刻從抓管理為切入點,以人為本,向管理要質量,向學生要效益,幾年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校容校貌,師資水平,教學質量都為之發生了令人欣喜變化。
下面就學校管理工作的幾個方“面的做法在這里與同行共議,以此與大家共勉。
一、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領導班子就是一面鏡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人先正己”班子集體的影響力應潛移默化,把正能量傳遞給教師……。
我校全體班子成員,經常學習《現代中小學教育管理教程》明確分工,落實崗位責任制,各負其責,實行向責追責制。找準位,定好位,作好為。班子團結一心,份內工作主動做,份外工作配合做 ,處理好分工、合作的關系,弘揚合作精神,彰顯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職有權各司其職,增強責任意識和緊迫感。
在領導干部提拔方面,做到任人為賢,不計親疏,綜合評價,誰能勝任,就委以重任。
班子成員要時刻牢記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執行者,決不能特殊化,要清正廉潔。學校重大決策體現民主意識,實行校務公開,經常召開教工大會和中層以上領導參加的會議,重大決策由校務委員會提出,職工大會討論通過,實施全校代表評議,工作處處體現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班子成員定期參加干訓學習活動,把握學校管理精髓。在變化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進步,積極進取,提升管理水平。 各項工作井然有序,使學校永遠保持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教師的人文化管理
現代教師管理呼喚溫情的,人性化可非理性管理方式,實施人文主義管理。
人文主義管理是美國學者利思伍德等人在研究各種影響學校管理者工作效率的因素后提出的一種管理學校方式,這種管理要求管理者創立和諧的學校氛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注重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利用,重視學校文化建設的開發和積淀。
制定和諧的學校氛圍,在教師管理中作為管理者應努力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管理者敞開心扉,加強與老師之間的理解和溝通,認識老師的主體意識,信任老師,依靠老師,發揮老師的潛能給予空間,讓教師身心愉悅地工作生活、學習。從而增強教師的管理意識,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
老師的工作是復雜的、隱形的,這需要校長對老師的工作性,工作量加以理解。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做這方面的有心人,融恰與教職工的感情,管理者和老師成為彼此信賴,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
三、強化德育教育,拓寬教育渠道
“人無德不立,校無德不興,國無德不穩”育人發展德為首,德育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主導作用。
1.在課堂教育中實施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是實施德育育人的主陣地,例如:語文課形式活。內容豐富,寓意深遠,情感回味無窮;體育課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為發展綜合技能,道德意識品質的教育過程。新課程的體育與健康,再現了綠色體育,快樂健康的人文觀念,多彩的體育運動充滿了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等教育因素。
2.辦好學校文化節
積極開展德育活動,可使我們全方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成為未來才藝雙能的建設者和有用人才,學生從歌到舞,從練到演,均展現了自信,陶冶了性情,施展了才華,使欣賞藝術,熱愛藝術的品質在學生心中生根。
3.辦好家長學校
多年來,學校建立一個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收到了教育的最佳效果,制定了家長學校的各項規定,定期召開家長會,形成常態。以家長學校為主渠道,宣傳教育理念,提高家長素質,與家長達到教育目標的統一。
每學期家長學校開班一至二次,多以講座形式為主,向家長 介紹最想了解的教育內容。如:如何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怎樣克服孩子逆返心理等,或者以講座形式征求家長對學校辦學 意見和建議。
學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追求之境,奮斗之路,永無止境。作為管理者,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