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紅
【摘 ? ?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受到學生歡迎的化學教師,無疑是廣大化學教師的心愿。如何實現這個心愿,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見解,筆者認為,堅持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四個方面的原則是最為關鍵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 ?學生為本 ?師德 ?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33
有的教師認為傳遞好書本上的化學知識,自己就稱得上是稱職的老師了;有的教師認為整個班級的化學成績提上來了,自己就稱得上履行好了教學使命了。其實,成為或者說做一名稱職的化學教師,并不是這么簡單的,我們既要努力提升學生的成績,也要強化學生的能力;既要強調知識的傳遞,也要重視品德的熏陶。具體說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為本
1.以學生的全面、長遠發展為本。部分教師現在仍然處于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狀態,這無疑是偏重了學生的眼前發展的表現。素質教育強調,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長遠發展,兩項并舉才是以學生為本的關鍵所在。比如說,在上化學課的時候,我們應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均衡發展。
2.以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本。每一個學生的受教育權都是平等的,作為教師,要切實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展問題。比如說,置換反應這個知識點,包括金屬對金屬、金屬對非金屬、非金屬對非金屬、非金屬對金屬幾個方面。而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方面各有優劣勢,這種情況下,我們偏漏任何一個方面,對于其他學生知識的掌握都是不利的,所以,要精心講解好每一個知識點的每一個方面。
此外,不同的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各項能力的發展需要有所差別,有的學生邏輯梳理能力稍差一些,有的學生知識整合能力暫時落后,這時教師要盡可能幫助每個學生強化薄弱環節,才是真正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3.以促成學生快樂發展為本。高中時期,可以說是每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轉折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不僅在發育,本身承受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其實很少看到學生的笑臉,更多情形下,學生都是緊鎖著眉頭、鉆研著知識,其實,這與我們學生為本,尤其是促成學生快樂發展的理念相違背的。如果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失去了本應有的快樂,那么,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還應該以促成學生快樂發展為目標,所以在化學課堂上,應該營造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組織更加多樣的實驗活動、使用更加通俗有趣的教學語言等。
二、師德為先
1.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關愛學生是師德最重要的內涵,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刻做好這一點。首先,了解學生們化學學習上的困難有哪些、需要是什么。比如說,有的學生總是將氧化劑和還原劑記混,這時教師就應該想辦法給學生進行更加精妙的區分與總結,最好是制作一個一目了然的表格,以幫助學生輕松記熟有關的內容。其次,教師要始終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不給學生布置過多的作業,不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等,學生有個健康的身心條件,才能更好地學習、生活和發展。
2.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就要堅持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學生的化學基礎與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但是,部分教師就因為這些出現了一些偏愛偏心部分學生的情況。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只關注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對于其他學生的需要不聞不問,毫無疑問,這樣做既不利于教師威信的樹立,更阻礙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大小事上都做到公正和公平。
3.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有品德的人,首先是在言行舉止上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作為教師我們的職責不僅僅在于教書,更在于育人,而且,育人是更為重要的,而育人的最直接路徑之一,就是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給學生們作出榜樣與示范。比如說,我們要求學生熟記各種元素物質的顏色,那么我們就必須比學生記得更加清晰和準確,隨時提醒學生、指導學生。再比如說,我們總是強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要細心,那么我們在板書、講解知識、批改作業的時候,就要非常細心和嚴謹,以給學生們作出最好的示范。
三、能力為重
1.能力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師有過硬的教學本領,才可以為學生的學習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有的教師本身的知識儲備量很高,對知識的理解也十分透徹,但是講不出來,那么教學能力就很差;而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盲目自信,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問題,結果很多年過去了,教學水平依舊是在原地踏步。所以,教師要深刻理解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重要性,要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提升自身的各項教學能力。不同學科的教師,能力需要是大同小異的,總結起來,高中化學教師主要應該重點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課堂掌控能力和啟發教育能力。首先,語言要簡練明確,化學的每一個知識點涉及的內容都很多,教師如果做不到簡練的話,就容易影響學生的思考和思維。
其次,掌控課堂的能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比如說,我們在給學生們展示有色溶液、有色固體、有色液體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被這些物體吸引,容易造成知識掌握的不全面。或者是學生處于一種比較亢奮的狀態,課堂過于活躍了,這時,教師只有具備掌控課堂的能力,才可以做到收放自如、調節有度。
最后,啟發教育的能力。化學這門課程,學生一方面要記熟很多的元素公式等,另一方面要善于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思考,只有思考到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梳理與整合水平才會更高。在眾多的能力中,最有助于學生思考問題水平提升的就是啟發教育能力了。另外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循循善誘,逐步推進式的啟發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總結規律。一般情況下,只要教師具備了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比較好的構建理想的化學課堂。
四、終身學習
之所以強調教師堅持終身學習的原則,就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在變、學生在變、社會需要在變。首先環境在變,就意味著我們要根據新的教學情境,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其次,學生也在變,我們面對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興趣、成長背景和能力差異,因此,只有堅持終身學習,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模式。
最后,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社會需要也在不斷地變化。一個學生,掌握大量的化學知識,除了是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努力外,也是為了反哺社會。那么,社會的需要在變化的同時,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向也應該作出調整,而要想調整得恰到好處,就需要教師堅持終身學習。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我們就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學好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