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
【摘 ? ?要】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除了寫作之外最感到吃力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學習了。特別是文言文所涉及到的閱讀都是課外的,這更是讓學生們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在考試中遇到文言文閱讀時,也基本上都是連蒙帶猜,沒有真正可以實際應用的方法。因此,本文我主要就高中文言文如何學習做一定的說明。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方法 ?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9
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我認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文言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它不僅是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接軌的重要橋梁,也是對學生們語文能力的考驗。多數學生在現代文閱讀或者是文章寫作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根據在學生們中間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現在高中生的語文能力基本上呈現出三種狀態。
一是語文基礎相當薄弱的學生,無論是在寫作方面還是在閱讀方面都是一塌糊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一部分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好,再深入地挖掘原因我們便可以看出這一部分學生的文言文能力也一定是十分薄弱。
二是稍微有一點語文功底的學生,他們的特點就是能夠理解較淺的閱讀中心思想以及對文章寫作有一定的結構和內容的了解,但是對文章的思想始終達不到應該有的高度以及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和凝練程度還有待提高。我們發現這一部分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是“初具模型”,能夠將簡單的語句流利的翻譯以及文章的大概中心思想和內容能夠了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實詞虛詞句型就還需要再提高了。
三是極少數部分的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是達到了高中學生應該有的水平和高度的,他們在文言文的翻譯、理解、概括乃至應用等方面基本上都已經掌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言文對于提高綜合語文能力的巨大作用。
一、了解文章背景,增加學習素養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先要做的不是去尋找如何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的捷徑,要知道學習任何一門課程先要學習的是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只有清楚地知道每一個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才能夠逐步的靠近問題的核心部分。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毛澤東在和蔣介石抗爭過程中,最先決定的是從城市出發逐漸擴散到周圍的鄉鎮、農村,但是最終的結果證明這個決策是十分不明智的。不管是什么問題怎么能從一開始就介入問題的核心部分再分散到周圍與之相關的“背景”和“基礎”,這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毛澤東同志果斷的改變了自己的策略,改成“從農村開始包圍城市”。而事實證明,這也的確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個就好比是學生們學習語文文言文。
許多學生一想到學習文言文要做的就是拿出文言文文章,然后在自己對文章背景和作者的相關寫作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遭遇經歷沒有任何的了解和認識的狀態下,就開始對文章進行分析。這樣就好比是從城市出發再來征服周圍鄉村,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功虧一簣,學無所獲。同學們要知道學習任何的文章不僅僅是文言文寫作背景都是至關重要的,只要學生們自己對于文章相關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本人及其經歷有十分透徹的了解,那么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至少可以抓住一半以上,再加上后續對文章內容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那么學懂文章根本不會存在任何的問題。
二、注重字詞、句,學習好基礎材料
當學生們在學習文言文章的過程中,熟悉并掌握文章寫作背景和了解作者自身的經歷遭遇有了足夠的熟悉度之后,那么離學好文言文就已經很近了。當然,光是學習背景知識可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們可以將文言文的學習過程當作是修建一棟高樓,那么在“修建”這棟大樓的過程之前就需要“工程師們”準備好充足的修建材料。最基本的材料就是“磚塊”和“水泥”也就是對應在文言文中的字詞和句式。其中詞又分為實詞和虛詞,句式又分為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這些字詞以及句型都有各自獨特之處,也就是和其他句式字詞區別開來的特征但是也有相互兼容難以分辨的地方,而那種讓學生們難以捉摸的句式與字詞就往往是考點之所在。特別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有很多考生都是被特殊句式所難住。因此,要想在這些方面不出現任何的差錯,就一定要熟記每一種句式的特點,將每一種句式同其他句式的區別之處記清楚。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文言文句式學習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倒裝句。同學們先要熟記倒裝句的大的分類以及其主要特征。主謂倒裝:一般情況下是用“之”讓賓語提前或者是疑問代詞置于動詞或者介詞的前面;定語后置:通常是“者”字做標志,名詞置于謂語動詞前面;狀語后置:置于謂語動詞前面。接著就是根據每一種句式的特征在文中自行尋找同類型的句式,然后將句式相同的句子放在一起進行記憶。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們通過不斷的記憶和熟悉特殊的句型就會在無意之間記住句子的特點,以至于以后拿到陌生的句子依然能夠輕松準確的判斷句子的類型,即便是自己對于句子的內容本身并不知道,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然后是字詞,這也是學好文言文的一大因素。學生們一定要記住特殊的實詞翻譯與虛詞用法,并且在熟記的同時還要會靈活應用。這樣再遇到陌生語段時才可以泰然處之。根據自己所學的,結合一定的語境,在組織好語言,一氣呵成。
三、運用已學,突破文章重點
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把以上兩個部分的內容掌握好,后面的學習就會比較順利了。在這個時候,學生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應用自己已經掌握好的知識。學生們先要試著自己去翻譯陌生的語段,將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能理解以及自己不能應用自己所學知識掌握的語段勾畫下來,在自己完成整篇文章的大概翻譯后,再逐個排查自己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這部分“疑難雜癥”都是自己對于整篇文章的沒有把握的地方,學生要結合注釋嘗試著自己去理解,實在不能理解或者無法弄懂的可以嘗試使用相關工具書來理解。在整篇文章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自己親自去解決,這樣才會讓自己的印象進一步的加深。
接下來就是連詞成句,將整篇文章串起來,同時學生們需要記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的翻譯以及寫法,這是因為學生們往往失誤性失分都是在細節方面,只有處理好細節才可以做得更好。
學習文言文是一個時而有趣時而枯燥的過程,只要同學們有足夠的學習熱情并且將細節方面處理得好,那么文言文學起來就會十分輕松愜意。同學們需要克服自己的心浮氣躁,遇到簡單的文言文章要謙虛仔細。要是遇到復雜的文言段落則是需要同學們靜下心來,仔細推敲,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能力來綜合解決問題。我相信,在同學們的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學好文言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