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琴
摘 要:學習漢語的關鍵在于拼音。漢語拼音是每個剛剛踏入校門的小學生首先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是小學生入學后學習語文的第一個內容。學好拼音,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影響著學生待人接物的語言表達能力。漢語拼音的學習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起點。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對于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如何教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如何發揮漢語拼音對于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自主閱讀;閱讀習慣;基礎拼音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是對于學生成長來說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表明,中國人均閱讀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要提高閱讀能力,使中國躋身世界“愛讀書的國家”之列,就要從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入手。扎實的拼音基礎,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小學生拼音口試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由于剛剛踏入學校,剛剛接觸學校教學,很多小學生對于拼音音節的掌握不熟,不能正確拼讀音節;因為擔心拼讀錯誤,怕老師責怪,怕同學嘲笑,所以拼讀時速度慢,不能快速連詞成句;在拼讀的時候習慣不好,前一個音節沒有拼讀完,就很快進入下一個音節的拼讀,或者前一個音節剛剛拼讀完,沒有仔細看后面的音節就憑借經驗和想象直接讀下去;大部分小學生從小就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語言學的是方言,說話也說的是方言,進入學校很難快速改過來。
2.教師方面
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漢語拼音的重要性,沒有重視對小學生漢語拼音的教學;未能及時了解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難處,對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補缺補漏工作做得不夠細致;沒有督促小學生加強漢語拼音方面的相關練習;教學方式方法不得當,沒有及時向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家長了解和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未能與家長形成通力合作。
3.家庭方面
學生家長對于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沒有足夠的重視,平時忙于工作,在家里很少監督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家長自身沒有扎實的拼音基礎,對于教好小學生的漢語拼音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經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以至于未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
二、解決小學生拼音學習的難題
1.重視基礎拼音的教學,加強對難讀音節的教學
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拼音教學時,首先要做好基礎拼音的教學,把學生的基礎打好,然后加強較難音節的教學。在課堂上注意拼音的鞏固,如,讀準難讀音節(鼻音、邊音、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在首次教學生較難音節的時候,就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務實學生對基礎拼音知識的掌握。
2.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
了解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難處和學生對于學習漢語拼音的心態;對癥下藥,引導學生擺正心態,有針對性地組織好日常教學;加強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工作,幫助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學習漢語拼音的正確心態,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輔導;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3.鼓勵學生平時多讀注音讀物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讀注音的詞句,善于發現并及時糾正學生發音的錯誤;在課下適當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與家長合作督促學生完成。采取獎勵制度,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說普通話。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
1.正確定位漢語拼音對于閱讀能力培養目的
漢語拼音畢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表音符號,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而言,學習它會覺得枯燥乏味。冀教版對漢語拼音有了新的定位,完善了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這三項功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學習漢語拼音的新要求,更加強化對準確拼讀、正確書寫的要求,將學習目標完善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上面。
2.營造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多多自主閱讀
對于漢語拼音的教學,老師要鼓勵學生多開口,不怕出錯,不怕同學笑話。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倡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學習和閱讀,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境。
3.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對于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對他們加以鼓勵,使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樹立榜樣,并引導他們幫助其他同學。對于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更加激勵他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激情,創造機會讓他們多與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交流合作。
漢語拼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有機整合在一起的。冀教版教材強調漢語拼音的綜合作用,更加突出漢語拼音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作用。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們只有把學習漢語拼音這個起點做好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自然也就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姚丹.淺談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