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潔蘭
摘 要:21世紀是個信息時代,也是合作的時代,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是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的切入點,推動教育領域的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和利用,通過實現英語教學資源網絡化的共建共享,優勢互補,促進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就英語教學建立網絡資源,共享良好的教學資源平臺,從而豐富充實英語教學資源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英語教學效果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資源;共享;合理配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得到廣泛普及,教育領域也推行網絡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它涉及外國語言的人文教育及語言環境等因素的學習和了解,有一定的學習條件限制,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受到障礙;網絡教學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障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推廣和運用。
一、小學英語網絡教學發展狀況分析
在我國,通過網絡課堂進行小學生英語教學,還有一段的距離,主要表現在:其一:網絡設備配置不全,經費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學,社會資源利用率不高;其二:認識理念的轉變,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網絡的教學資源概率低,仍認為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小學生的教學效果更快捷,掌握小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直接,無暇顧及教學網絡的利用和配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極少運用網絡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對網絡教學的認識處于較淺層次,未能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個性化優勢,忽視各種資源的拓展和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二、建立小學英語網絡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認識發展和人格的發展,都對將來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抓好小學生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生處在認知的初始階段,對事物的熱情及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動機。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個性特征,將文本性的教材活化成學生生活的東西,借新型的網絡發展為契機,用網絡信息化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教育,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網絡教育資源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視頻,圖文并茂的特點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注意力聚焦在教學內容上,加快學習進度,開闊小學生的視野,使他們領略到世界各國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提高英語學習興趣,這對小學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網絡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手段,是對資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選擇。
三、建立英語網絡教學的途徑探討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代的教育要求,小學生的英語教育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起點,對小學生今后的語言學習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改變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角色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統治者,整堂課的講授者,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是被動、機械的吸收和消化,體現出來的教學現象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英語教學質量普遍不高。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采用多種教學途徑,實施英語教學勢在必行。網絡教學就是改革模式催生的一種類型,教師從傳統的滿堂灌教學轉換成課程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和組織者,起著主導作用;利用網絡教學,發揮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課程資源整合能力,將智慧潛能挖掘和應用出來;學生也由原來被動的吸收者向課堂主體的角色轉換。
2.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環境的建立,網絡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是當今時代所要求的,是達到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自主、寬松和溫馨趣味的學習場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創設小學生學習英語興奮點的課堂氛圍,培養小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積極參與性,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有極大幫助。比如動畫片,是小學生的最愛,用英語來配音,讓小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故事情節中不知不覺地將英語這門學科導入腦海,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3.鼓勵學生大膽“英化”,搭建情境會話平臺
情境教學是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的關鍵。對環境的設計、主題素材的選擇、信息傳播的循環、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傳授雙方的語言反饋,師生都在課堂上達到真正的交流,實現學生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比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視頻上將學習用品“pen”和“pencil”等單詞畫面播放出來,教師設計一個學習用品模擬小故事游戲,實行“熱身”運動,讓學生替身為不同的學習用品,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自編自演一個小節目,給學生提供一個練習口語及表演的平臺,使小學生在享受故事的過程中,自然產生對語言環境的感官刺激,大膽地用英語來表達他們的新鮮感,掌握不同語言環境下字詞的運用規律,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
4.與其他自然科學自然接軌,促進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的互補
在英語網絡過程中,單純的英語知識資源教學,顯得單一而枯燥無味,將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教學引入,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上,形成一個教學資源的自然接軌,教學資源的交叉利用是對課堂英語教學資源的一個有效補充。比如:將學生分成幾組,各自將年齡報上,再進行計算各組的年齡合計和平均年齡。在這個過程中,用學習機錄下學生的英語表達,課后,學生可以傾聽自己的發音,并對比標準的發音,總結歸納自身的不準確發音之處,并糾正不良的發音。
5.豐富教學資源,開展個性化教學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他們的大腦皮層容易疲勞。因此,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轉移學生的大腦疲勞期,利用網絡媒體,多種教學資源,創設意境,引導學生精神飽滿、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對歷史事件內容的英語教學,教師要用創設的智慧,整理系統的知識建構,用網絡形式活現于小學生眼前,讓學生邊聽邊理解,發動他們在互聯網或其他數字化資源中,搜索相關內容,發表他們的個人見解,展示學生的才華,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個性化發展,常態化地運用網絡教學資源,使小學生英語網絡課堂不斷完善。
構建全新的數字化網絡教學環境,是實現英語網絡教學的基礎,是實現網絡現代化教學的必要條件,開發和利用英語語言的綜合課程,開發小學生英語的學習智力,促進小學生的英語口語及運用能力,拓展英語教學發展方向,密切結合其他自然科學,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邢麗刃,徐博.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S1).
[2]王慶,趙顏.基于知識管理的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21).
[3]梁杰.教育部啟動“銀齡溫暖工程資源共享平臺建設”[J]. 中小學電教,2013(05).
[4]田利朋,胡萬德.基于云計算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設計[J].教育信息技術,2014(Z1).
[5]倪麗娟,柴雙超.基于國家精品課程視角的網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