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雄獅
2015年度的全國兩會勝利閉幕。
在這個為期兩周的政治季,中國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的重點工作。
那么,今年的兩會有哪些看點?我們不妨以九個關鍵詞為索引進行梳理。
【語境】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互聯網+”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移動互聯網就像電,每一個行業都可以拿來用,目前在醫療、環保、零售等各行業的運用已日漸成熟。今后,越來越多民生服務也可以和互聯網融合。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府參事劉昕:3D打印、工業機器人、云計算、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眾多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蓬勃涌現。這些都具備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長性,有很大的創業投資規模,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小編說】
所謂“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催生了創新2.0,而創新2.0又反過來作用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態的形成與發展,重塑了物聯網、云計算、社會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并進一步推動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語境】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松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趙靜:將最流行的網絡用語用于簡政放權,生動而深刻。
【小編說】
“大道至簡”的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諸子百家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
【語境】
眾多“創客”脫穎而出,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劉群:國家鼓勵“創客”,大力發展小微企業,就是為了激勵創業創新。下一步要繼續改進創業創新環境,從創業扶持、平臺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幾方面著手,讓創新的吸引力超過“鐵飯碗”,帶動更多年輕人加入。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鼓勵和支持“創客”,首先要培育好“創客”滋生的土壤。政府應加大對“創客”一族的政策支持,減免稅收或提高大學生創業貸款的額度;鼓勵更多成熟的企業家積極支持,成立天使基金等為創立初期的中小微企業“輸血”。
【小編說】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創客們通常在固定的場所聚會,這些場所被稱為“創客空間”。創客空間提供場地和基本的工具,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人們因為興趣聚集到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并一起動手,將想法變成現實。
【語境】
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文聯主席池莉:當了18年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讀到‘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讓人欣喜又振奮。
全民閱讀需要健康的圖書市場,需要政府弄清楚各階層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想讀什么?作家在寫什么?
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出版發行措施。建議修改《著作權法》,理順原創、出版和閱讀之間的關系,讓全民閱讀有法可依。
【小編說】
書香社會,重在“書”,而非“香”。從另一方面來說,無色無味的電子書,比飄逸墨香的紙質書更為環保不是嗎?所以,建設書香社會,要有一大批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無疑是很重要的,至于以什么(出版)載體面目出現,倒是其次。
【語境】
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蔡金垵: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代碼制度,意味著公民和機構有了自己的信用代碼,無論是財產信息還是其他信用信息,都將得到有效整合,不誠信記錄將很難“潛水”。成功的關鍵,是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
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施子海: 針對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發改委將繼續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牽頭單位作用,進一步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推動建立和組織實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為“三證合一”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礎。二是推動各領域信用記錄共建共享,加快建設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開通“信用中國”網站。
【小編說】
所謂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指以公民身份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主體標識代碼制度,包括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為每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放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主體標識代碼,并以其為載體采集、查詢、共享、比對各類主體信用信息,有利于促進信用信息資源共享,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語境】
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冉冉:發展智慧城市,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保護傳承歷史和地域文化,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厚重,二者都要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發展智慧城市應把握節奏,不要盲目鋪項目、搞基建,而應踏實前進,給城市文化留夠位置和空間。
【小編說】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座百萬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投入不變的前提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將使城市的發展紅利增加3倍。
【語境】
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熱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第一步。中國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仍不是強國,我們要用3個10年來實現向工業強國的轉變,而‘中國制造2025是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切入點就是抓住智能制造”。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發展的綱領性規劃。向工業強國轉型,需要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做工業要熬得住、不浮躁,資本市場要戒“浮躁病”,資源投放不要撒胡椒面,建議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推進產業輸出。
【小編說】
按照國務院要求,工信部組織150多位院士專家,用一年半時間制定了一個跨30年的產業戰略構想,分三步走,第一步是2025年,所以稱中國制造2025。這是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的頂層規劃和路線圖。目的是實現“向工業強國轉型”,即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三大轉變。這是一個切合實際、順應趨勢、彰顯國力雄心勃勃的產業和經濟規劃,類似于德國工業4.0,當然是完全的中國版,其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搶抓新一輪產業革命、趕超世界發達國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語境】
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公布三張清單,可以推進簡政放權,讓權力更公正、更透明、受監督。簡政放權一方面是“放”,另一方面還應“培養”,抓緊培育新興市場主體、行業主體、社會主體,讓權力順利過渡,這十分緊迫。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有些地方簡政放權之后覺得權力下放了,不審批了也沒有責任了。實際上,從中央的要求、黨和政府的要求來說,不是說不審批就沒有責任了,法定職責還是必須的。近兩年一些地方在探索“責任清單”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比如說浙江、深圳龍崗區這種創新試點。
【小編說】
“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這“三張清單”旨在明確政府應該干什么,企業不能做什么,以及政府如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當好市場秩序的“裁判員”和改革創新的“守護神”。
【語境】
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深交所非常重視深港通的制度對接,首先,深港通會提高買方的質量,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啟動有利于機構投資者、海外投資者入場,其次,也會帶來制度的對接,就需要在制度方面進行調整,在停牌制度方面,中小板將率先推出早間公告。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市場部副主任王嫻:深圳和香港兩個交易所已經啟動了深港通制度方案的設計,制度設計成熟之后,他們還要分別按照兩地的監管制度,需要分別向香港證監會和中國證監會上報他們的工作方案,方案確定之后,相關的準備將有序進行,這就是我們目前的一些準備情況。
【小編說】
目前,滬港通只是讓中國資本市場的大門打開了一條小縫,但毫無疑問,一扇門開一條小縫與全部打開,展現的風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有高度開放的深港通正式啟動,兩地資本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才會達到最高峰,真正的熱烈場面才會到來。
資料來源:新華網、騰訊網、“人民日報”微信公號、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