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林檎
“恒大失信贊助商”,有人說這是正常商業行為,支付違約金就是了。美國商界的名言:One must behave decently. 就是說遇到糾紛要舉止得體,不要隨隨便便就搬法律出來。這個思想也影響了學術界對于契約意義的解讀。英美法系違約的確是支付違約金就行了。但是認為這樣做沒問題,是混淆了法律與道德,亦即認為道德的標準和法律的標準一致。違約顯然不算正常的商業行為,對守約的期待是合理的。
02
@寒珠
醫療不聯保,大城市病無解。異地醫保無法享受,以后北上廣的返鄉青年怎么辦?今年夏天在家鄉醫院就醫,拿出北京醫保卡,說不能用,只好自費。所以在京滬工作超過五年的人,在社保政策沒有全國聯保之前,永遠不要想著回鄉,除非你已經財務自由不靠工資養老了,京滬定居難,回鄉更難。
03
@圖賓根木匠
也給網前的互聯網影視開發公司指一條生路,不要再買IP請編劇了,費時費力還風險高,應該主攻人工智能,基于大數據開發編劇軟件,自動生產劇本,流水線作業,規避任何風險,降低人力成本。近兩年研究了一個詞,“X絲影視開發心理學”,不鉆研編劇技巧本身,老在外圍因素上打轉轉,只有人工智能能拯救。
04
@王志安
記者在飛機上突發急病的事兒,南航責任是有,但在全環節中并不是最大。譬如這位記者從下飛機到進手術室,差不多經過了8小時;首都機場的救護車進不了市區,無論多么嚴重的病癥都直接拉到首都機場醫院;還有那個999,醫生告知去協和和朝陽,卻舍近求遠去了999搶救中心,這些單位的責任更大,背后的黑幕更多。
05
@朱永新
行業協會去行政化,接下來應該輪到學會了。最近國家出臺文件,要求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主管單位脫鉤,邁出了行業組織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行業協會商會的負責人本就應由公認的行業領袖擔當,而不該成為退休官員俱樂部。那么學術性的機構不也同樣如此嗎?也應該由公認的學術領袖擔當。期待中。
06
@最帥的就是你
看美劇快進1分鐘就變了個事,看韓劇隔10集都能接上這個事,看國產劇快進10分鐘還是這個事,看日劇一整集都是這個事。
07
@嚴鋒
我有位同學,嫁了個億萬富翁,但還是認認真真地每天去一家平淡而穩定的單位上班。我夸她獨立愛勞動,她卻說只是喜歡有一份固定的工資。有一天我在數著微博粉絲凈增的數目時,突然理解了她:人為了安全感最需要的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而是某個穩定增長的數值,無論那是工資、粉絲,還是大戰僵尸的分數。
08
@經緯張穎
每次看到那些一天到晚在各種創業投資圈里分享經驗的行為我就覺得忒不理解,有啥好分享的,低頭做事,抬頭生活,困了睡覺。每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和歷經,大多數無法復制,那些告訴你自己有多厲害,怎么飛上屋檐的,基本都是大忽悠。
09
@折花哥
說到產業整合高效,許小年說的是對的,但電商部分不同意。中國電商發展快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是生產加工大國,且分散,采購渠道分散,誰都能干電商,而且中國人實在太愛創業了。日本電商不靈,可會員式郵購一直盛行,從家居小物到地方特色農產海產都有。
10
@葉檀
前兩天跟建材行業的企業家在一起,很大的品牌也陷入價格戰,贏利兩個字太奢侈,原材料越用越差,只求比別人多喘一口氣。我們要鼓勵實體經濟的價格戰模式,就是自殺。
11
@松鼠云無心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一直在推動人們“吃蟲”。吃蟲這事兒,很能體現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中國人吃蟲,一定是要“野生”“捕捉”“鮮活”的才行,上桌的時候要能看到原型而且最好還沒死透。美國人則是要把它大規模飼養、加工成食品原料、應用到傳統的食品形式中。
12
@我的大幾把歲了
一個好女孩,不會隨便在外過夜,因為不一定會有護膚品。除此之外,更不會讓自己在外宿醉不醒,因為擔心晚上不卸妝會爛臉。
13
@虎掰掰
我們大多數的困惑都來自于“積累的數量不足時就尋求解決方案”。怎么樣把畫畫好?如何挽救一段情感?如何在職場上所向披靡?我們總幻想著這個世界總有捷徑和經驗的存在,其實并沒有。捷徑是你保持前進的欲望,經驗是你對所犯錯誤的敬畏。當你有太多的閑暇停下來質疑時,多半是因為你不夠忙碌。
14
@重口味女青年
找個有趣的人結婚最好,這比錢財外貌所帶來的快樂都要持久得多。當然,有趣和好玩是兩個概念。好玩是一種表象的熱鬧,有趣則是一個人骨子里深藏的趣味。生活都會用平淡沉淪我們的熱情,唯有情趣能讓你跟強悍的現實打個平手。有趣的人,一碗粥也能喝出玫瑰的氣息。
15
@思想聚焦
機場比婚禮的殿堂見證了更多真誠的吻,醫院的墻比教堂聽到了更多的祈禱。
16
@我們愛講冷笑話
據說對于女生來講,劉海披肩發的os是老娘剛洗頭,劉海高馬尾的os是嘿嘿洗了劉海,露額頭高馬尾的os是唉頭太油,露額頭丸子頭的os是額該洗頭了。
17
@連鵬
看到微博里有些人因轉基因而互罵。我不反對轉基因,但得標注,讓人們有選擇權。對新生事物,應該多讓科學家談利弊,進行科普。現實卻是,有關部門可能怕承擔責任,怕挨罵,總是偷偷摸摸的。而學者多攀附體制,因此形象差,出來就挨罵。結果就是網民你罵我,我掛你。社會總是空轉、內耗,想想挺可悲的。
18
@奧卡姆剃刀
小學生玩游戲月入3萬,被批玩物喪志。對此,他的母親表示12歲小孩過鋼琴10級被稱為天才兒童,12歲打游戲打到王者卻被批評,這是不公平的。我認為“受教育”是為了塑造健全人格和知識框架,不能僅當作將來謀生的技能,鼓勵天才兒童忽略掉基礎教育去掙快錢,是一種沒遠見的思維,即使單從掙錢來說,類似的天才兒童經正規高等教育出來后,月薪何止3萬?
19
@一介擼夫
對付女人只要八個字就夠了:美、行、買、不胖、我的錯。
20
@樊建川
作為一個老袍哥、老江湖,見多了假法王假仁波切假活佛假大師。這些人,都是老鬼,見了我,聊上幾句,曉得斤兩,都不忽悠了,不咸不淡地擺幾句,拍屁股走人。也有不識相的,有次朋友帶來一個法王,走到博物館門口說:哎呦,一片殺氣,要驅魔呀!我說:你走了,魔就走了。噫,他們不是騙子,是騙票子。
21
@懶_德萊耀席
結婚七周年為什么叫銅婚?一朋友的老婆問他。他素來博學,七年之癢嘛,就像銅器,呵護好了,光亮如新。疏忽了,就綠了………
22
@scarlett冰與火
今天我走在街上,對面過來一老奶奶,當我跟她擦肩而過的時候,她一把就扶住了我的胳膊,慢慢地就往下躺,我心想完了。過了二十秒,老奶奶自個又站起來了,拍了拍身上的土:“孩子,刺不刺激,人生到處是驚喜。”說完就走了。尼瑪,英雄不問出處!貪玩不分歲數啊!
23
@袁國寶
一個做家居行業的企業家朋友,去年資產還有三個多億,自從上完北大總裁班,回去跟打了雞血一樣,每天張口就是風口、趨勢、互聯網+、O2O、社群、互聯網金融……儼然一副把握時代風口的互聯網+時代喬布斯。昨晚半夜給我微信語音,企業上個月已經活不下去了。這個時代會有太多被摔死的飛天豬豬。
24
@痞人日記
很多善良的姑娘覺得拒絕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讓他花錢,可很多不善良的男士覺得找個不讓自己花錢的女人真好。男女之間很多誤會就是這么產生的。
25
@貝格海德
前幾天,坐了回專車,看得出專車司機心情非常好。“干了四個月,我喜歡這個工作。”他說,“沒壓力,不像開出租一醒過來就背著幾百塊份兒錢。我是自己給自己壓力,這四個月我拿過兩次南京月度第一。我喜歡這樣。”
26
@小尾巴她爸
春秋宋國三勝楚君而國敗,劉邦百敗一勝而定天下。一場戰役的勝利,并不能拯救整個戰爭,但是在一個正確的戰略下,卻可以容忍多次戰役的失敗。
@王旭明
教育部日前強調一年級嚴格零起點教學,幼兒園必須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好!長期以來,教育的階段性和分類性規律沒有得到理解、重視和遵守,將學校知識和方法延伸到幼兒園、將大學知識和方法延伸到中學成為時尚,有的還標以創新之名,實則荒唐可笑。幼兒園不能課程化,必須以玩兒為主。
@西門不暗
傳統媒體人,在平臺具有話語權的時代,看上去挺重要的,這就讓部分人感覺自己很重要,不可或缺,但是移動互聯時代,不認識到自己其實不太重要的現狀,只會被人嘲笑。移動互聯,不僅打破傳播節點的中心論,更瓦解了所謂傳媒領袖的精英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