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媌
普京指責土耳其暗箭傷人,而土政府與恐怖分子有聯系,購買過“伊斯蘭國”走私的石油。埃爾多安對這一指控火冒三丈,要求俄羅斯拿出證據,并且揚言,如果指控被證實,他就辭職。他還不忘把普京拉下水:“如果是你,你敢辭職嗎?”
11月24日,飛往敘利亞執行轟炸任務的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軍方擊落。兩天后恰逢感恩節,國際社會的圍觀群眾一邊在社交媒體上曬烤箱里火雞的照片,一邊忖度土耳其未卜的命運。歷史上打過10次“土俄大戰”的這對“怨偶”,似乎再次開啟了誰都不服軟的“斗氣模式”。
我敢辭職,你敢嗎?
11月29日,俄羅斯空軍中校佩什科夫的靈柩在俄武官陪同下從哈塔伊轉移到安卡拉。俄新社稱,俄駐土耳其大使卡爾洛夫親自迎接了靈柩。
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當天表示,11月24日被擊落的俄戰機飛行員的尸體已被交給土耳其政府。但他沒有透露,在那之前是誰在保管這具遺骸。
戰機上的另一位飛行員穆拉赫京上校已被特種部隊從敘利亞叛軍控制的地區救出,但他表示想要回到敘利亞履行軍人的使命,他的戰友不能白死,“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稱,應俄方要求,土方已給予這名飛行員正統的宗教葬禮儀式,尸體在11月30日移交給了俄政府。
悲劇發生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拒絕道歉。11月27日,他指責俄方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如同玩火”。這句話在俄羅斯激起了民憤,英國《每日星報》稱,一些俄政治家甚至建議總統普京動用原子彈,“一顆就能將安卡拉夷為平地”。
11月28日,埃爾多安的語氣出現了緩和,他表示,他的政府對于擊落俄戰機和飛行員的死“非常痛心”,他還呼吁與普京對話,認為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是理想的會談地點。
然而俄羅斯并不買賬。12月1日,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儀式上,普京姍姍來遲。開幕式所有發言結束、各國領導人拍攝合影時,他的專機剛剛在巴黎降落。多家外媒認為,普京遲到的原因除了一如既往的“傲嬌”外,主要是為了避免和埃爾多安碰面。
普京此前指責土耳其將兩國關系逼到了“死胡同”,認為土耳其暗箭傷人,而土政府與恐怖分子有聯系,購買過“伊斯蘭國”(IS)走私的石油。埃爾多安對這一指控火冒三丈,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發言中“發飆”,要求俄羅斯拿出證據,并且揚言,如果指控被證實,他就辭職。他不忘把普京拉下水:“如果是你,你敢辭職嗎?”
美國:我們就是不信
路透社12月3日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幾位官員在莫斯科一活動上引用了衛星圖像,指稱這些圖像顯示裝有石油的卡車從伊斯蘭國管轄的地區前往土耳其。
被邀請來的記者和武官在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上述資料。俄羅斯國防部指出,這些油罐車隊開往三個地點,包括在土耳其的煉油廠。
俄羅斯國防部同時表示,他們現在只出示了“部分證據”,暫時沒有提供證明埃爾多安及其家人參與上述石油貿易的直接證據。
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托納則說:“土耳其政府沒有與伊斯蘭國串通,從伊斯蘭國組織購買非法石油。”他補充說,“我們無論如何不相信這是真的,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相信。”
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說,如果俄羅斯人真的對伊斯蘭國非法籌資感到擔憂,他們應當去找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五角大樓也拒絕了俄羅斯的指控,稱“土耳其人是我們偉大的伙伴,那些有關土耳其人會與伊斯蘭國為伍的說法荒謬可笑”。
普京與埃爾多安:倔脾氣“雙胞胎”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11月29日的晚間節目,將埃爾多安稱為“一個毫不克制的騙子,為了廉價石油和野蠻的哈里發勾結”。而親政府的土耳其報紙最近用“普京試圖用他的謊言欺騙世界”做標題,批評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埃爾多安似乎不打算跟普京較勁,但即使他自認為軟化了態度,仍然拒絕對墜機事件道歉。而普京顯然不愿意讓埃爾多安用“痛心疾首”就把整件事模糊過去。
《紐約時報》認為,在這場沖突中,兩人相似的性格導致了矛盾升級。
“問題在于,兩個總統都是甘冒高風險的‘賭徒。”保加利亞自由策略中心主席克拉斯蒂夫說,“對普京和埃爾多安來說,不示弱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兩人都不懂得以退為進,也不會道歉。在這方面,兩人相像得如同雙胞胎。”
埃爾多安比普京年長兩歲,兩人相似之處頗多,在西方媒體上都有好斗、不妥協和獨裁的名聲。普京在總統和總理之間不斷切換位置,而埃爾多安不僅做了同樣的事,還試圖修改憲法,賦予總統更多權力。
兩人都試圖恢復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各自帝國的榮光——沙俄和奧斯曼帝國,并且被比喻成各自國家的沙皇或者蘇丹。兩人都背負著不被西方徹底接受的歷史屈辱感,這讓他們不時表現出惺惺相惜的情分。就在年初,普京還贊揚埃爾多安是“堅強的漢子”,因為土耳其在西方制裁俄羅斯時發表了反對意見。
矛盾的死結在于,普京堅持道歉是談判的前提,埃爾多安卻寧愿實際讓步,也不肯口頭服軟。就在埃爾多安參加巴黎氣候大會的幾小時前,土耳其總理還宣布,該國不會就墜機事件道歉,因為維護領空安全根本就沒有錯。
俄羅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11月28日,普京簽署法令,授權對土耳其實施懲罰性經濟制裁,包括暫停兩國之間的免簽證旅行、俄旅行社停止兜售前往土耳其的旅行線路、禁止兩國之間的船運和對特定土耳其貨物的進口、從2016年開始禁止俄公司雇用土耳其員工。
總理梅德韋杰夫宣布,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將跨越全部經濟領域,包括貿易禁運、限制投資、切斷旅游和交通聯系,以及中止重大合作項目。
土耳其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去年貿易額達到4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15億元),俄羅斯對土出口額高達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0億元)。俄羅斯15%的蔬菜依賴從土進口,而土耳其公司在俄建筑業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俄羅斯是土耳其第二大貿易伙伴,每年有超過300萬俄游客到土耳其旅行。
11月27日,部分禁運已開始實施,俄海關加緊了對土貨物的檢查,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當地媒體稱,土耳其的蔬果運輸車在兩國邊境排起了長隊。
這樣的制裁措施相當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俄羅斯很多公司來說,土耳其是最大的市場,俄對土的出口價值是土對俄的5倍之多。在俄經濟受國際油價下跌和歐洲制裁雙重打擊的眼下,切斷與重要貿易伙伴的聯系,勢必影響其經濟復蘇的進程。
土俄關系緊張,可能影響兩個重要項目:一個是俄計劃在土建立的Akkuyu核電站,俄羅斯已為此投入了30億美元;另一個是取道土耳其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俄經濟發展部部長烏柳卡耶夫表示,目前這兩個項目都在審查之中。
對陣俄羅斯,土耳其還真不怕
好了,吵了吵了,罵也罵了,那么,俄羅斯與土耳其假若真的大撕一逼,究竟結果如何?
首先,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這次俄羅斯戰機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進入土耳其領空在先,在法理上就占了先,如果俄羅斯因為這事大打出手,北約不可能坐視不管。
其次,由于11月13日法國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目前歐洲和美國正在加緊打擊IS,土耳其毗鄰敘利亞和伊拉克,正是打擊IS最理想的前進基地,在這緊要關口,歐洲和美國也肯定會站在土耳其一邊。
當然,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土耳其空軍目前有各種作戰飛機約930架,綜合實力在北約成員國中僅此于美國和英國,位居第三,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主力戰斗機包括約240架F-16,約200架美制F-4。
俄羅斯空軍目前有各種作戰飛機約4000架,其中主力戰斗機包括蘇-27、蘇-30、蘇-33、米格-29、米格-31等,這些三代機總數超過2000架。
兩者相比較,都有三代機,土耳其的F-16雖然在美國空軍的三代機中屬于“高低搭配”的低端機型,但是機動性能相當出色,不然美國空軍也不會將其作為“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機型,所謂的低端也只是相對于美國空軍自己的F-15來說,和俄羅斯的蘇-27系列戰斗機相比,性能上差距并不大。
當然俄羅斯空軍的三代機在數量上是具有10倍的巨大優勢,但是真要全面開戰,受制于機場以及后勤補給方面的限制,俄羅斯也不可能同時投入那么多飛機。
現代空戰隨著飛機性能和雷達性能的逐漸發展,基本上在較遠距離上就已經開始交手,甚至有在肉眼都看不到的距離上進行“超視距空戰”,再像二戰時期那樣貼身肉搏式的空中格斗,已經很難發生了。這樣決定空戰勝利的因素,除了飛機的性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機載空空導彈的性能。
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土耳其空軍占有很大優勢。目前土耳其空軍為其戰斗機所配備的空空導彈主要有AIM-9X和AIM-120B,其中AIM-9X是美國著名的AIM-9“響尾蛇”導彈家族最新型號,雖然名字還用“響尾蛇”,其實外形和性能都有很大改進,幾乎是全新設計的。最大的特點是,不但可以在機頭前方90度范圍內自動尋找目標,而且還具備了“尾射”能力,也就是向前發射后可以反轉180度,掉頭攻擊機尾目標,這對于習慣追尾攻擊的老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逆天”的導彈了!
相比之下,俄羅斯空軍裝備的主力空空導彈還是R-73和R-27,R-73采用紅外制導,雖然也可以在機頭前方75度范圍內自動搜尋目標,但比起AIM-9X還是遜色不少,同時12公里的射程也不及AIM-9X的18公里射程。而采用紅外加雷達制導的R-27雖然在射程上和AIM-120B相差不多,但制導精度卻明顯不如。
另外,俄羅斯雖然也已經研制出了和AIM-120同一技術水準的R-77,但是才剛剛研制成功,實際裝備數量很少,能不能形成真正的戰斗力還是個問號。
因此,在機載空空導彈這方面,土耳其空軍是明顯占優,這也是一旦雙方發生大規模空戰,土耳其空軍能夠成為贏家的最大法寶。
除了在機載空空導彈上的優勢,土耳其空軍飛行員的訓練水平也比較高。土空軍飛行員大多曾去美國接受過訓練,又經常參加北約的各種演習,甚至還會參加美國空軍著名的“紅旗軍演”,常態化的高強度訓練使土耳其飛行員保持著比較高的訓練水平。據說,中國空軍在2010年也曾派出蘇-27和土耳其空軍的F-4進行過空戰演練,雖然具體細節還未透露,但是三代機蘇-27敗于二代機F-4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土耳其空軍飛行員的素質還是相當高的。
俄羅斯空軍由于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難以保證正常的訓練,飛行員的訓練水平急劇下滑。普京上臺后,雖然大力提振經濟,重整軍備,近年來對軍事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畢竟此前的欠帳太多,很難恢復到當年蘇聯時代的鼎盛之勢。
因此,如果俄羅斯要報這一箭之仇,真要再來幾場空戰的話,也未必能從土耳其空軍手上討得便宜。
而且俄羅斯目前確定在中東的主要使命是打擊“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如果再與土耳其發生軍事沖突,等于開辟第二戰場,兩線作戰,這是兵家大忌,俄羅斯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雖然“戰斗民族”的榮譽和尊嚴很重要,但普京總統也是堅定維護俄羅斯利益、注重現實、頭腦清醒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