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龍眼粥 理血安神
做法:紅棗30克,龍眼干3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將粳米淘洗干凈,浸泡15分鐘;龍眼干洗凈,紅棗洗凈、去核;將上述食材放入砂鍋中大火煮沸,轉為小火熬煮半小時;加入適量蜂蜜即可。
功效:紅棗性溫、味甘;歸脾、胃、心經。紅棗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脂肪等成分。具有補脾益氣、理血安神、護膚美容等功效。現代研究證明,紅棗中含有的維生素P,對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有輔治作用。此外,紅棗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的生成,提高血清白蛋白,對預防骨質疏松癥和貧血有重要作用。
洛神花茶趕走干燥
做法:洛神花3朵洗凈,切碎;雪梨1個,帶皮切小塊,冰糖少許;全部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熬開,燜10分鐘即可。
功效:洛神花(又叫玫瑰茄、紅桃K),酸,涼,歸腎經,有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補血、養顏美容等作用。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養血生肌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等有良效。該款茶水特別適合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的干咳患者及高血壓、便秘的患者飲用。脾虛腹瀉的人不宜多飲,胃酸過多的人也不能長期飲用。
滋陰芝麻糯米羹 生津潤膚
做法:杏仁30克,黑芝麻50克,糯米300克,冰糖適量。糯米、杏仁均泡發洗凈,黑芝麻洗凈下鍋,用小火炒香后碾碎。糯米洗凈后放入冷水中,大火熬10分鐘;放入黑芝麻、杏仁攪拌20分鐘加冰糖即可。
功效:芝麻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適合陽虛體質。芝麻具有養血烏發、潤燥通便、補肝益腎等功效。芝麻還可以改善皮膚干燥、粗糙的情況。
火腿燉白菜 健脾開胃助消化
做法:火腿100克,白菜1棵(約300克),蝦米、蔥段、姜片、黃酒、鮮湯、精鹽、味精各適量。將白菜洗凈,切成小段;取砂鍋置于火上,放入白菜,加入鮮湯、蝦米、黃酒、蔥段、姜片,蓋上鍋蓋,中火煮沸;火腿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粒,放入鍋中,煮3分鐘后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白菜性平、味甘;歸腸、胃經。白菜含有鋅、硒、鉬、鉀等元素,具有抗癌利尿的作用。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清熱去火、健脾開胃、幫助消化。另外,白菜還能幫助降低體內膽固醇,增加血管彈性,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白菜搭配火腿、蝦米、黃酒等除了可以提鮮,還能幫助平衡各種營養元素。
晨起練呼吸養肺補陰
秋冬養生,“補陰”才是重點。蓄陰首先要心情舒暢,心平氣和是養肺陰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緒變化表現最顯著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穩,不僅增加肺的負擔,同時也會使身體里的氣外泄,這與“秋收”恰恰相反。
因此,精神調養很重要,要多練呼吸。每天清晨起床先站在窗口,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用鼻呼吸,每次深吸氣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氣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鐘,每天練習一兩次。
枳實蘿卜粥治便秘
做法:枳實10克,蘿卜、大米各100克,白糖少許。將蘿卜洗凈、切粒,大米淘凈備用。將枳實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后,下蘿卜粒,煮至粥熟時再調入白糖,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每日1劑,可順氣導滯。適用于氣機郁滯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