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武 高皓亮
八年時間,八個崗位,橫跨兩省五地,且多個崗位任職不滿一年,一名副科級鄉鎮干部就變身為正處級團市委書記,還戴上了省政協委員的光環。
江西省政協前不久作出決定,撤銷涉嫌違紀的共青團鷹潭市委原書記徐楷江西省政協委員的資格。經調查核實,徐楷涉嫌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違規任用等問題。
再造入團志愿書,虛假年齡“合法化”
2013年9月,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意見指出,徐楷涉嫌“造假騙官”。江西省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調查發現,徐楷涉嫌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違規任用等問題基本屬實。
組織部門的一份材料顯示,2005年6月,徐楷從南昌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畢業,隨后被江西省委組織部錄用為選調生,安排到景德鎮市浮梁縣洪源鎮擔任副鎮長、黨委委員,取得公務員身份。
徐楷的“仕途”從一開始就存在明顯的晉升年限違規問題。根據2000年《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關于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煉的通知》,選調生在基層工作鍛煉滿兩年后,才有可能被擇優選拔任用。然而,僅一年三個月后,徐楷就從副科級提升為主任科員。
2008年底,徐楷任景德鎮人事局職稱科科長。2009年1月,通過公推競選,他擔任共青團合肥市委副書記。一名熟知組工工作的人士稱,通過檔案造假,徐楷獲得了2008年合肥市面向全國公選團市委書記的參選資格。
根據合肥市當時的公示,公推競選對象須為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徐楷的年齡存在1978年和1980年兩個版本。徐楷在南昌大學就讀碩士期間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他出生于1978年11月。然而,此后他發表的論文顯示其為1980年出生。“提供一份虛假入團志愿書,再通過組織認定,就等于把虛假的年齡‘合法化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不到兩年,徐楷又從安徽省調回江西省鷹潭市任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同時,掛職擔任貴溪市委副書記。2012年11月,徐楷調任共青團鷹潭市委黨組書記,當年12月當選為團市委書記。
干部檔案造假,提拔前后是高峰,
調動工作是“良機”
徐楷檔案造假事件并非個案。據中央巡視組通報,2013年以來,已公開通報的31個被巡視省區市中,有11個存在干部檔案造假問題。
針對這一現象,一些地方開始探尋防治干部檔案造假的“藥方”。例如,從2014年9月起,江西省南昌市在全市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假履歷、假檔案專項整治行動。
南昌等地部分組工干部分析認為,檔案造假現象主要存在三大貓膩:
一是造假目的就是為“升官”。檔案中最為關鍵的年齡、基層工作經歷等造假,主要集中在干部選拔任用前后。早在2005年,南昌市委組織部就曾一次性審核發現干部檔案工齡、年齡、黨齡“三齡”前后記載不一致問題437例,其中涉及在職縣處級干部319名。
二是利用調出單位與調入單位之間的銜接漏洞。一名基層組工干部告訴記者,造假者一般都會在原單位“做齊”所需檔案資料,再趁工作調任時,實現公務員身份轉變或職務提升。
三是造假暗藏“玄機”,“權力干預”背后實為領導授意。據透露,干部檔案造假的首要前提是能接觸到檔案,有的是造假者通過收買檔案管理者造假,但更多的則是組織人事部門按照上級領導授意而為之。
專家建議,應從源頭遏制檔案造假,
重點監控“異常提拔”
突破誠信底線進行檔案造假,謀取的盡管是一己私利,損害的卻是干部選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危害不容小覷。
“通過利益輸送或權力干預進行干部檔案造假,事實上也是變相的腐敗。”江西省社科聯副主席吳永明認為,干部檔案造假意味著對組織失信。他建議,在信息化時代,干部檔案管理制度建設要跟上信息化步伐,探索實施數據化管理,減少檔案管理過程中人為接觸原始紙質檔案的環節和可能;要進一步公開信息,把干部檔案、履歷“曬”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監督。
“干部檔案管理還應建立完善的追責機制,如出現檔案涂改造假,首先要追究檔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參與篡改、造假的相關人員的責任。”南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曉波告訴記者,我國干部管理制度已經運行多年,制度建設非常嚴密,之所以出現檔案造假情況,問題主要出現在檔案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并未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管理、使用檔案。
“對于熱衷‘造假騙官者來說,崗位并非為人民服務的平臺,而是進一步升遷的‘跳板,其提拔速度越快,越是黨和人民之禍。”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肖濱認為,要從源頭上遏制干部檔案造假現象,對“異常提拔”的干部要重點監控,避免關起門來選人、用人,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機。
(杜啟榮薦自2014年11月6日《 人民日報 》 圖: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