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根游:
1?旅行活動:
在基本了解祖籍、故鄉、姓氏等相關知識下,個人或家庭、團體以緬懷祖先、追尋家族史的方式游玩。這樣既能欣賞途中的風土人情,緩解生活、增添樂趣,又能對家族歷史有更深的了解,還可尋找到失散的族人。
目前國內最著名的尋根游活動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組織的“中國尋根之旅”夏(冬)令營。開始于1999年,針對海外華裔青少年而設,幫助他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國情和中華文化、促進海內外華裔青少年的交流。
2 ?圖書尋根游:
如果沒空展開一段尋根旅行,看書也行。每年都會再版的《中國姓氏尋根游》為100個姓氏大戶而設,內容包括尋根地圖、尋根游線、各地景點、傳世名畫、攝影作品、姓氏名人及即時資訊等。
3 ? 數字尋根游:
將家族史、姓氏史、家譜、地圖等內容以數字形式保存在網上供查詢,實現“網上尋根游”。目前國內較齊全的“根”數據在“中華尋根網”和“尋根網”上。
“尋根文化”經濟
1.祭祖大典
以“尋根”為主題的祭拜活動,用文化搭橋實現招商引資,打造旅游項目的目的。
國內評選出的十大祭祖大典包括河南“黃帝陵祭祖大典”、“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與“翰園春節祭祖大廟會”,河北“臺同胞共祭中華三祖大典”、山西臨汾“中元節祭祖大典”、江蘇“萬三祭祖迎新大典”、福建“世界客家祭祖大典”、湖北“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山東“全球祭孔大典”、湖南“世界華人華僑炎帝陵祭祖大典”和陜西“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等。
2.宗親會
與祭祖大典類似,但以“姓氏”為主題,讓全球同姓人相聚一堂祭祖,實現招商引資的目的。1992年滎陽舉行了首個宗親大會“‘世界鄭氏宗親92滎陽祭祖大會”,取得巨大成功后,各地紛紛舉辦類似活動,如鄭州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周口的“中華姓氏文化節”等。
3.家譜經濟
以記錄、修補、印制甚至出版等一系列內容為主的民間文化活動,催熱了修譜軟件、修譜公司等新經濟形式。提供修家譜服務的公司,費用主要參照家族人頭多少與家族延續的代際來定,一般小家族的家譜要花一到兩萬元,大家族則十幾萬至幾十萬元不等。
4.宗親貸
以宗親會組織作為通道開展業務,是國內出現的P2P網貸新模式。主要通過宗親聯誼會、商會等團隊組織開展投融資業務,借款人由其所在地村委(或居委)、宗親聯誼會、宗親商會宗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