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媛

謝杜瑩一身馬術裝扮亮相母校重慶育才中學體育節,英姿颯爽的表演驚艷了開幕式一眾嘉賓,也成為各大媒體的鏡頭焦點。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女已經在馬背上馳騁9年,收了6個徒弟,是圈里小有名的馬術“掌門人”。
一定是富二代!一定是被“塑造”成的天才!各種猜疑聲中,《家人》記者對謝杜瑩父親做了獨家采訪。故事的真相,顛覆了所有人的想象。
年薪4萬也要送你學馬術
在女兒的興趣愛好上,謝江華的教育方針是“慣”:孩子喜歡什么,當爸的都會努力去滿足。游泳、田徑、乒乓球……一般孩子的體育愛好謝杜瑩都有涉獵,但從小到大最喜歡的還是騎馬。
兩歲時父親帶她游公園,小謝杜瑩第一次見到馬,就湊上去抱著馬脖子不肯走。被父親抱著騎在馬上拍了照后,她的癮更大了,公園、集市甚至只是路過拉磚的工地,只要看到馬,有求必應的好爸爸都會抱女兒上去坐坐。后來,4歲的謝杜瑩干脆小大人一樣地宣布:“以后長途旅游(4公里以上),沒有馬我就不去!”
孩子這么喜歡一件事,一定是因為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就是看不慣她喜歡騎馬又騎不好的樣子。在我的觀念中,既然喜歡,就要做到最標準!”2001年,重慶還沒有正規的學馬場地,為了不浪費女兒的這份熱情,謝江華翻遍整座城市,5年后終于在離家50多公里外的白市驛郊區找到相對專業的九濱馬場。
已經做好了學騎馬不便宜的心理準備,到馬場一打聽,謝江華還是涼了口氣:8800元一年,還是行業里最便宜的價格。此時他不過是汽摩廠的普通技術員,全家年收入才4萬元左右,聽說丈夫要耗巨資去實現女兒的騎馬夢,妻子第一個反對。騎馬有風險,女兒才8歲,受傷了怎么辦?而且家庭經濟條件遠沒富裕到可以一擲千金的地步,興趣愛好這么多,學其他的難道不行?
背著妻子,謝江華還是咬牙揣上學費來到馬場?!澳懿荒茉俦阋它c?”他厚著臉皮對老板砍價,又捅捅身旁的女兒,暗示謝杜瑩趕緊“父唱女和”,女兒的注意力卻老早跑到奔跑的駿馬身上,一雙眼寫滿了“我好想騎”的心思。
“老弟,為孩子奔波,你真是不容易,挺令人感動。再說,這孩子一看見馬就恨不能蹦上去的眼神,像足了我當年?!瘪R場老板豪氣地一拍大腿,“給你個‘兒童價,8800元學三年!”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馬場畢竟太遠,夫妻倆的工作又實在太忙,周末都難以抽身陪女兒去學馬。難道因為沒有家長陪,就要放棄嗎?謝江華不愿意,他和妻子商量后,決定試著放手。
“爸媽周末要加班,同時,爸爸也希望你有獨立的學習能力,獨自去馬場,你能做到的對吧?”父母的話,女兒似懂非懂,但沖著對馬的喜歡還是高興地一口應下。
8歲的孩子獨自坐長途公交跋涉一小時到郊區馬場,謝江華夫婦怎么可能不擔心?為了保證女兒安全,謝江華對女兒提了一個要求:“隨時讓我能找到你。保持你的手機能暢通、告知馬友們的電話號碼?!倍畛鯉讉€月,父親每次都悄悄跟在女兒身后,目送她提著胡蘿卜的小身影走上公交車,又坐立難安地等待平安到達的電話。幾個月后,馬友們和女兒都熟了,不管是上下車還是組織活動,都對小丫頭多方照顧,這才讓謝江華放下心。
而獨立不僅意味著獨自前行,還有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騎馬不僅是享受在馬上馳騁的快感,它也是一門學問,但那時國內根本沒有專業系統的馬術培訓,父母更是一竅不通,“我不得不鼓勵女兒自學?!?/p>
喜愛是最好的學習動力。謝杜瑩在馬術這個新世界里貪婪地汲取知識,一有空就上網、上圖書館查資料。她還像學徒一樣親自動手應證、熟悉和掌握理論,比如為了和馬建立感情,她一到馬場就幫著喂馬、給馬刷毛、清潔馬舍。
廣交馬友、觀摩別人的技巧,就讓謝杜瑩在課余時間成了各大馬展、交流會的??汀!盀榱诉@,她什么都敢做?!币淮温犝f某馬展上將有傳說中的汗血寶馬出場,小丫頭兩眼發光地訂了火車票,連夜趕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都不疲倦。為了試騎到寶馬,她還冒充了“富二代”:脖子上掛著一部借來的高級單反相機,鎮定地走近馬主人:“這馬多少錢?”她“隨便”地打量著馬的前胸、腰身和馬蹄子?!?0萬元?!睈劾聿焕淼鸟R主人看出小丫頭的內行勁,雖然一身休閑裝,但現在富二代也愛玩低調啊?!靶〗闶莻€行家,不妨上馬試試?!庇嬛\得逞。
能試騎就很滿足啦,謝杜瑩興奮地向父親報告“不虛此行”,一點不為囊中羞澀自卑。她不忘初心:見世面,更了解馬術,這才是目的。
馬術帶來的影響
九年過去,謝杜瑩成了馬友圈里的骨灰級騎手,在關于馬的問題上,答案幾乎信手拈來。一次在馬友的婚禮上,大家半開玩笑半當真地成立了“門派”,推舉17歲的少女成為“掌門人”。
別人受益,女兒的變化更大,這是謝江華最大的感受。謝杜瑩的朋友圈早已脫離同齡人范疇,馬友們均比女兒年長,來自社會各個領域,豐富的經驗與不凡的眼界對女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前看到電視里某個角色,女兒的評價是非黑即白;而現在,她會站在更客觀的社會人的立場,體會到這個角色兩難的境地,這已經超出了她這個年齡的理解?!?/p>
馬術還鍛煉了女兒的組織協調能力,這完全超出謝江華的期望。
“現在馬術已經在向民間普及,你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什么不把這項運動推廣到學校里?”一位朋友建議。但該怎么做?大家都一頭霧水。謝杜瑩卻興奮地一口答應了。
她想到學校即將要舉辦的體育節,作為中間人,她一面建議馬場主在校園里做一場馬術推廣活動,一面向學校毛遂自薦,在體育節上增加一個馬術表演項目。得到雙方同意后,她又制訂了詳細的準備工作流程:邀請馬友幫忙,把愛馬“鐵皮”從青木關運到學校,準備表演的各項道具,做好宣傳工作……
“最后三方共贏。”謝江華對女兒的驕傲溢于言表。
幫孩子規劃未來
學馬術只是業余愛好,要走上職業之路何其難。女兒升入高二后要立刻考慮未來的路,這次,謝江華希望能盡自己的全力。
獨立的謝杜瑩依然沒有讓父母操心,她把研究馬術的專注力用到了學習上。如何搜集資料、如何統籌各科知識、如何將知識運用到解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幾種思維方式……在她看來,馬術和學習是相通的。“她的理科成績特別好?!敝x江華說,“很懂得規劃時間。平時該學習的時候會全心放在課業上。只有在周末等業余時間才會去鉆研馬術。而我們只是偶爾會叮囑她注意學習,更多時候是放手讓她自己去安排、協調?!?/p>
“當你的愛好和事業能融為一體時,這是何等完美的存在!”謝江華道出想法。如果可以,他想讓女兒“以馬為夢”。
“現在國內專業中,還沒有正規的馬術培訓課程。但女兒可以通過學術交流,或申請獎學金出國深造。經考察,費用也并非想象中的不可達成。而大的關鍵是,女兒需要通過更多的交流項目和社會實踐來增加自己的實力。這也是我接下來幫助女兒規劃的事情?!敝x江華說。
他辭了職,與朋友籌備一個馬術活動國際交流平臺,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把自己的事業同女兒的夢想牢牢地拴在一起后,他也必須抓起“韁繩”,給女兒創造更多的機會,開拓更廣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