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摘 要:小班孩子新入園時經常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或經常生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改變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環境,孩子心理上不適應;另一方面是家長心理上的不適應,加劇了孩子的排斥反應。針對孩子不適應的不同表現,幼兒教師會以愛來引領孩子,讓孩子慢慢融入班級大家庭進行有序的集體生活。
關鍵詞:入園;排斥;集體;理智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小班只要有人看就行,并不重視孩子在幼兒園里獲得了什么,甚至有些家長會認為自己放長假有空陪孩子就不需要去幼兒園了,于是就會出現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或是經常因為情緒突變而生病……通常家長不會從自身的角度去分析原因,而是直接去找老師詢問,提出各種問題,如:孩子為何一來幼兒園就哭?孩子為何不愿意來幼兒園?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表現不好?是不是幼兒園環境不好而導致我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針對這些家長的想法和做法,我來詳細闡述一下為何會出現這么多問題以及孩子入園不適應的不同表現和老師的處理方式。
一、小班幼兒入園不適應的原因
1.改變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環境,孩子心理上不適應。孩子沒有入幼兒園前,大多數都是老人看護,而且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大家人看守一個孩子,孩子基本上沒有朋友,行為隨意性強,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還存在挑食等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而進入幼兒園后,三個老師看護眾多幼兒,孩子有了約束,要遵守規矩,要學會與人相處,要建立秩序等等,所以排斥上幼兒園的情況比比皆是。
2.家長心理上的不適應,加劇了孩子的排斥反應。幼兒一入園,家長心里就開始打鼓,(網絡上一些負面報道也玷污了幼兒園老師的美好形象,使許多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產生了質疑)有著諸多不放心,再加上看見第一天入園孩子大哭大鬧,家長便帶著忐忑的心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艱難地熬過一天,到了下班時間便飛奔到幼兒園想第一時間接到自己的寶寶……可想而知,孩子是世界上最有靈性和最懂感情的,他會用心感受深愛他的父母家人的心情及復雜的心理!當他感覺到那份不舍、不安、不信任……特別是看到父母心疼的淚水時他就會產生許多排斥反應,比如:適應期延長、故意哭鬧不安、借機踢打老師(發泄對父母將他送到陌生環境的不滿)……盡管家長上班后孩子在幼兒園里表現很優秀!
反之,如果真的有孩子一來幼兒園就那么適應,那家長要考慮是不是孩子三年來跟自己并沒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二、孩子的不適應的表現,大體會出現三種情況
1.表現在剛入園的哭鬧不安,缺乏安全感,迫切想讓家長將其帶回家,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容易適應,老師只需要關愛照顧好他們外加家長的信任配合,孩子很快會適應并快樂地生活。
2.表現為剛入園比較好奇,對幼兒園的新奇事物愛不釋手,但隨著第二周大批孩子漸漸適應集體活動時,他們又會表現出焦慮不安哭鬧不止,通常這樣的孩子會比第一種孩子哭鬧時間長,他們的精力更旺盛,發泄時間也會比較久。通常情況下這種孩子的家長會比較自信,認為自己的孩子并不是那種哭鬧不安的類型,誤以為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3.表現為哭鬧不止,不聽老師的安撫,不接受老師的關愛,不與其他小朋友交流,不參加集體活動……無論周圍環境怎樣都不看不聽,只是一個人閉著眼睛朝天哭,通常這樣的孩子是家長一手帶大的,也沒有積累太多的生活經驗,離開了媽媽后孩子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甚至天都塌下來了。通常這樣的孩子適應期會延長,想讓他們度過適應期老師要付出更多的愛和關注,時常讓他們感受周圍的氣氛,讓他們在慢慢積累生活經驗中提升自己,取得家長、朋友的信任和幫助,共同努力使孩子慢慢接受一切!
三、處理方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會以自己的愛和多年摸索的經驗,盡可能將適應期縮減到最短。人心都是肉長的,看到孩子們諸多的不適應,我們也會心疼!所以我們都是在愛的基礎上與孩子們友好相處,唯一不同的是愛的方式。在家里,父母親人都是由著孩子的性子來,總覺得孩子還小,這樣的愛有點盲目。而在幼兒園所有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共同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每個孩子都像一塊兒海綿,在這片愛的海洋里將自己吸飽,從而使自己充滿活力和智慧,一點點長大變得更加懂事。
在幼兒園,班級就是孩子們的家,在這里老師既是媽媽又是爸爸,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長伙伴……當孩子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時互換角色,變成孩子們心中所想的形象,讓孩子們獲取最大的安慰!愛的引領會讓孩子們愿意進入這個大家庭進行簡單有序的集體生活:一起做早操、一起聽故事、一起思考問題、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一起互換角色進行有趣而不同的區域活動、一起游戲、一起用餐、一起睡午覺、一起進行有趣的戶外活動、一起學習基本禮儀、一起進行主題創作……哪一個環節都是家長在家里滿足和給予不了的,這份愛更理智,更長久,也更溫暖!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用愛換取的必然會是愛!孩子們愛我們所以才會去動手制作許許多多的手工小禮物送給我們,這一刻同時也使孩子得到了進步,他的小手不僅僅只是可愛那么簡單,更具備靈活的特點!
幼兒園這個看似簡單的天地里,融匯了多少家長們所不知道的愛!正是因為愛孩子,我們才會在下班時間去微信中曬孩子們白天的溫馨活動;正是因為愛孩子,我們才會在微信中安慰一些內心忐忑的家長朋友至深夜……將心比心,只要我們教師肯付出愛,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對孩子的愛,相信我們的付出一定能夠換取家長朋友們的信任和支持,也相信孩子們能夠在幼兒園中更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姜永杰.心理學視野中的幼兒入園適應探析[J].幼兒教育,200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