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飛
摘 要:“非指導性”寫話教學,意指低學段語文教師在寫話教學指導中,不能直接“授之以魚”,而是間接“授之以漁”。教師要從低年級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用好現有教材的豐富資源,間接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側面引導學生寫話,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
關鍵詞:寫話教學;間接指導;非指導性寫話教學
“寫話”這個詞匯,執教過低學段的語文教師并不陌生,但是到底應該怎樣指導一二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要寫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目標,很多教師卻很迷茫。“非指導性”寫話教學是一個新詞匯,意指一線教師在寫話教學中要注重自己的指導策略,尊重學生的寫話成果,不能直接“授之以魚”,而是間接“授之以漁”。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操作:
一、讓拼音教學之火照亮寫話之花
低段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寫話,有話則長,沒話則短。我是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培養學生的寫話習慣的。教完拼音之后,學生對用拼音拼詞語、拼句子興趣十足,趁熱打鐵,抓住這樣的機會,讓學生用拼音寫自己感興趣的話、想說的話。寫著寫著,學生寫的句子完整了,話語變長了,內容也豐富了。
二、讓多元評價之法延續寫話之果
我會采用各種方式對學生的寫話進行評價,比如,加星星、留言、讓他讀給大家聽、評比寫話小能手等方式,讓學生愛上寫話。有了各種獎勵和評比,他們的寫話激情也被調動起來了。所以,我的角色就是充當每個學生的伯樂,發現他們寫話中的優秀點滴,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并慢慢放大他們的優點,激發他們的寫話熱情。
三、讓多種活動之形豐富寫話之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學生的興趣有了,愛說了,也更愛寫了。但是,學生有時卻沒有善于發現的眼睛,此時,我會帶著他們尋找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鮮事。例如,晨會課讓學生來說說班級里發生了什么事,下課時找季節的變化,上課時表演兒歌和課本劇,大課間時做游戲,中午看電影等等,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的同時也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對于學生這方面的指導看似不是對學生寫話方面的指導,而只是帶著學生玩耍了,但其實這種指導就是我們所理解的“非指導”,也就是說,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每天都要寫教師規定的內容,而是鼓勵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四、讓閱讀指導之道完善寫話之美
1.閱讀教學彌補了寫話無題目的漏洞
讓學生為自己的寫話加個題目并不難,因為每學習一篇新課文都有一個題目,讀課題、質疑課題的時候正是指導學生學習課題和仿照課題練題目的最好時機。如“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將兩個動物的名字放在一起,這是很多寓言故事的題目。教師不只是為了學教材而教教材,要為了學語文而教教材,學生更不應該為了寫話而寫話,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應該讓閱讀為寫話服務,通過寫話讓閱讀更深入。
2.閱讀教學掃除了寫話一大段的障礙
分段也是學生寫話的絆腳石,這時閱讀教學可以來幫忙。每一篇課文都是好例子。比如《月亮灣》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學著這篇課文的分段法指導學生分段,可以專門用整節課的時間教學生,鼓勵他們在寫話過程中正確運用。一年級教學中,教師就應慢慢地滲透給學生段的概念,教會學生標自然段序號,但一些學生只知道去找前面空兩格的就可以算一個自然段,還不知道為什么這里開始就要空格了。概括段落的意思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但是按照方位詞和時間詞等這些簡單的辦法讓學生分自然段,簡單地說說每一段的意思,還是可以教給學生的。所以,需要教師指導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挺身而出,成為學生的寫話教師。
3.閱讀教學糾正了寫話亂用標點的錯誤
寫話中恰當地使用標點也可以與閱讀有機結合。例如,《蠶姑娘》中“蠶姑娘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這種主語一樣動詞連用的用法,是讓學生正確地使用逗號、變短句為長句的好契機。例如,《蝸牛的獎杯》中“在一次飛行比賽中,蝸牛遙遙領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軍獎杯。”簡簡單單的句子卻是指導學生用好逗號、省略號的最好辦法。有很多學生知道每一句話開頭是時間詞時,后面是要跟著逗號的,但像“在一次飛行比賽中”這樣的句子,卻經常丟掉逗號。另外,學生見到省略號的次數不多,在平時的寫話中,他們很喜歡寫寫自己喜歡吃的水果、要好的朋友等等,可是卻把喜歡的東西全部羅列出來,不會使用省略號。這個句子既讓他們學會使用省略號,又讓他們發揮想象力,感受到了飛行比賽中一定還有帶翅膀的燕子、老鷹等等,比賽場面壯觀,蝸牛捧走的獎杯是來之不易的。如果此時教師相應地出示一兩個學生寫過的句子,里面正好出現了很多個同類的事物,學生很容易知道要留下三個左右,其他的用省略號來代替,反而給了讀者想象的空間。
“非指導性”寫話教學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寫話興趣,鼓勵學生寫完整的話、寫想說的話,提倡在寫話中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恰當地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讓學生的寫話充滿陽光!
參考文獻:
叢玲玲.作文教學,想說愛你也容易:淺談“非指導性教學”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