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何潞申



什么是LUT
中文版的DaVinci Resolve把LUTs漢化成了“查找表”,有效信息損失殆盡,所以本文中仍沿用LUTs的叫法。
LuT是Look-up table的縮寫,也就是“像素灰度值映射表”,LUT的出現是為了轉換現在的各種標準,精確的再現色域。在進行達芬奇調色時,有兩個方面和LUT有關:第一個方面是原始視頻片段對色域空間是如何定義的,也就是說數字攝影機拍攝時對色域的設定;第二個方面是監看設備對色域的支持,我們先來看一下不同標準下的色域。
色域(Color Gamut)也被稱作色彩空間,就是指某種設備所能表達的顏色數量所構成的范圍區域,即各種膠片、數字攝影機和不同的放映設備、顯示設備所能表現的顏色范圍。簡單地理解,色域越寬色彩越豐富,效果也就越突出,最終可以獲得更加接近人眼、更加真實的色彩還原。為了能夠直觀的表示色域這一概念,CIE(國際照明委員會)在1931年制定了一個用于描述色域的方法:CIE-XYZ色度圖。在這個坐標系中,馬蹄狀的區域是人眼睛所能見到的所有色彩(圖2.27)。
各種記錄、顯示設備能表現的色域范圍用RGB三點連線組成的三角形區域來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越大,就表示這種設備的色域范圍越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種設備的色域能夠覆蓋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色彩,超出三角形范圍的色彩,會由三角里面的色彩替代。
不同的記錄媒介有不同的色域,如圖2.28。沒有任何兩種色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從絕對意義上講,不同的記錄媒介和顯示設備在處理同一中色彩時肯定會有差異。色彩管理的工作的目標就是要盡量縮小影像在不同媒介和顯示設備上的差異,使畫面在傳遞過程中看起來更接近。
色域不同,表述顏色的方式更是存在巨大差異。現行記錄顏色的算法有HDTV采用的Rec.709、阿萊數字攝影機Log-C、Csnon數字攝影機C-Log、Sony數字攝影機S-Log。顯示顏色的算法有HDTV Rec.709、影院數字投影DCI P3等。如果前期拍攝和后期調色都采用相同的算法,使用匹配的監視器,而且節目的投放也是相同色域的設備,就沒有必要介入色彩管理流程。但大部分情況下,記錄設備和顯示設備的色域并不相同。在達芬奇調色中,DaVinci Resolve 11提供了比較完備的色彩管理流程,利用LUT以統一不同的色域空間。
目前視頻領域常見的幾種LUT:一是數字攝影機廠商提供的LUT;二是調色軟件內嵌的LUT;三是第三方預置LUT。
用LUT匹配監視器
針對不同數字攝影機拍攝的素材,可應用不同的LUT精確還原前期拍攝的場景。如果數字攝影機的色域和監看設備的色域不匹配,就會造成色域還原誤差。
如果用廣播級的高清電視監視器,符合Rec.709規范的圖像不必使用LUT。Rec.709是符合傳統電視制作流程標準的一種輸出格式(色域空間的模式)。Rec.709是the Internatlonal Telecommunicatlon Unions ITU-RRecommendatlon BT.709的簡稱。Rec.709是用來顯示圖像的視頻監視器的國際標準,所以顯示器監看Rec.709模式的圖像是用不到LUT的。另外Rec.709的圖像可以被大部分的高清視頻后期軟件輕易的處理,而且是實時的,但用其他色域模式記錄的圖像則需要加載LUT,例如ARRIAlexa Log-C模式拍攝的圖像。灰。在達芬奇用戶手冊中,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平的”(flat)和“不適合使用的”(unsuitable)。帶Log素材的曝光和色彩必須調整為“線性化”(Linear),以顯示其“本來的面貌”或者是“應該有的面貌”。開始調色之前,調色師需要手動的調整其中的映射關系,用一種匹配的LUT來處理素材。
ARRI網站上的LUTSenerator是為第三方的軟件、設備提供Look Up Tables的。圖是ARRI為它的數字攝影機Alexa設計的LUT生成程序界面,把生成的LUT導入DaVinci Resolve或者直接加載其機身內嵌的LUT即可匹配Rec.709色域。
如何在DaVinci Resolve中應用LUT
前期拍攝的素材如果色域設置統一,在項目設置中給整條時間線應用合適的LuT是最高效的一種方法。圖2.34是為ARRI Alexa Log-C模式拍攝的素材應用監看LUT。
Camera Raw
RAW的意思是“未加工的”、“原始的”,RAW可以理解為是CMOS或者CCD感光原件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如果要轉換為顯示器能顯示的可視圖像,必須經過反拜耳(Debayer)或者是反鑲嵌(Demosaicked)處理。
DaVinci Resolve支持ARRI Alexa、RED、Sony、BMCC、Phantom Cine的RAW格式,項目設置里的Camera Raw的功用主要確定在調色開始前是直接使用當時拍攝時攝影機提供的參數,還是用DaVinci Resolve改寫這些數據以給調色工作創造更理想的起點。此項設置按照達芬奇處理的流程來說位于最前端,甚至在節點的輸入條(Sourcebar)之前,恰當調整這些參數能使圖像保留最多的信息,為一、二級調色提供更多空間。
第三個模塊“媒體”(MEDIA)瀏覽、導入和媒體池的概念
媒體頁面承續了非線性編輯軟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目錄層級按照素材在物理磁盤中的存儲位置、層級排列。不同的是,在素材庫中的磁盤和目錄需要通過偏好設置(快捷鍵Ctrl+,)添加,否則不會在素材庫中顯示。
項目設置完成后,瀏覽和導入素材的工作在這個頁面中完成,所要用到的素材都要導入到媒體池中才能為后面的調色所使用。導入的方法根據工作流程的不同而有差異,有直接導入、EDL導入和XML導入三種主要的方式。
直接導入方法簡單,找到素材存放的目錄,單選或多選文件拖入媒體池即可。
但如果是嚴格按照雙向流程(Round Trip)處理的影片,則需要采用后兩種導入方式,即在用非線性編輯軟件剪輯完成后導出EDL(編輯決策列表)或者是XHL文件,可直接在DaVinci Resolve的編輯(EDIT)頁面中進行套底,套底時DaVinci Resolve默認把素材添加到媒體池,就沒有必要再進行素材的手動導入了。
媒體池(Media Pool)是DaVinci Resolve獨有的概念,主要作用在于對素材進行預處理和編碼確認。DaVinci Resolvel 1中在保留音頻電平模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剪輯功能,也體現了新版本對意圖整合剪輯、調色、特效等后期全流程功能的強調。下一期我們將講解編輯(EDIT)頁面中快速創建時間紂和套底、回批的方法。 責編/周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