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玥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528000)
三維超聲在中隔子宮和不良妊娠預測中的應用
熊 玥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三維超聲診斷中隔子宮及不良妊娠的臨床價值。方法將該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中隔子宮患者分別進行二維及三維超聲檢查,觀察患者子宮聲像圖,并比較2種方法檢測中隔子宮的結果及不良妊娠發生率。結果三維超聲能清晰顯示中隔子宮及不良妊娠,二維及三維超聲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7.33%(146/150)、75.33%(113/150),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21 7,P=0.000 0)。結論三維超聲檢查中隔子宮及不良妊娠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優勢,可有效提高中隔子宮診斷符合率,同時有利于不良妊娠的預測,可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值得推廣應用。
子宮/畸形;子宮疾病/超聲檢查;妊娠結局;預測
中隔子宮(縱隔子宮)為臨床常見子宮畸形,發病原因為胚胎在發育過程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兩側副中腎管在宮腔中分隔。有研究顯示,中隔子宮患者極易出現流產、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對患者進行手術矯正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妊娠結局[1]。陰道二維超聲是以往篩查中隔子宮的常用方式,但無法獲得冠狀切面圖像,因此,不能將宮腔形態及子宮外形完全顯示出來,對中隔子宮的確診產生一定困難[2]。三維超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二維超聲的不足,可準確診斷中隔子宮,并對不良妊娠進行預測。本研究為探討三維超聲在中隔子宮及不良妊娠預測中的價值,對本院150例疑似中隔子宮的患者分別給予二維及三維超聲檢測,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中隔子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50例患者均因反復自然流產或不孕等入院進行檢查,均為非妊娠婦女,排除子宮肌瘤造成宮腔形態改變者。年齡20~45歲,中位年齡(30.4±2.4)歲。150例患者宮腔均可在超聲檢查中完全成像,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在患者經期前3 d進行檢查,行二維超聲檢查前需將膀胱排空,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采用volusons6型超聲儀進行三維超聲檢查,從陰道進行,探頭頻率為10 MHz,對目標區域進行檢查和重建,采集完宮腔內圖像后依據屏幕上的平面進行旋轉檢查,調整至最佳觀察方向后對不同顯像模式進行調節,并進行冠狀切面成像。患者在行二維及三維超聲檢查后給予磁共振檢查或手術確診,在檢查過程中采用飛利浦公司的3D-TVS技術對子宮三維圖像進行重建,并對宮腔結構及形態進行密切觀察,同時測定各類數據[3]。
1.2.2 評定標準 根據美國生育協會制定的相關標準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定,正常子宮:顯示子宮外形為倒三角形,宮底出現適當內凹或突出,深度為1 cm。弓狀子宮:子宮底部出現凹陷,深度小于1 cm,宮腔夾角為鈍角,單宮頸管,內部無分隔。雙角子宮:2個子宮角呈羊角樣,宮腔內部產生分隔,宮底有凹陷,深度超過1 cm[4]。中隔子宮:子宮底部有凹陷,深度小于1 cm,宮腔中部顯示出分隔,延伸至宮頸內口以上,甚至有分隔延伸至宮頸內口或延伸至外口者,表現為完全中隔子宮。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種方法檢測結果比較 150例患者經手術或磁共振檢查確診正常宮頸11例,中隔子宮43例,不完全中隔子宮62例,弓狀子宮9例,雙角子宮6例,宮腔粘連19例。二維及三維超聲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7.33%(146/150)、75.33%(113/150),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217,P=0.000 0),見表1。

表1 2種方法檢測結果比較(n)
2.2 三維超聲圖像表現 三維超聲檢查可見104例患者出現子宮分隔,其中63例內膜呈“Y”形,子宮分隔未延伸至宮頸,可斷定為不完全中隔子宮;41例患者子宮分隔延伸至宮頸內部,提示為中隔子宮。10例顯示子宮橫徑較正常,底部向內凹陷,雙側子宮角為羊角樣,內部無分隔,提示為雙角子宮;6例患者子宮內膜為鈍角,提示為弓狀子宮;16例患者宮腔內部出現不規則陰影,提示為宮腔粘連。
近年來,育齡婦女不孕、自然流產發病率逐年上升,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嚴重不良影響,也對患者身體產生較大的損害。生殖系統畸形是造成女性出現不良妊娠的重要因素,也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中隔子宮為常見子宮畸形,易引起早產、反復流產、產后胎盤滯留等不良妊娠結局[5]。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健康者中,中隔子宮發生率約為10.00%左右,在子宮疾病導致的不良妊娠中,中隔子宮占首位[6-7]。
以往臨床多采用二維超聲檢查女性子宮病變,但因中隔子宮、雙角子宮等病變的子宮外形與正常子宮無顯著差異,因此,二維超聲檢測的準確度不高,特別是在非妊娠的情況下二維超聲更難對其內部病變進行檢測[8-9]。三維超聲作為目前新型的影像學技術,在臨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該技術的主要特點為影像保存簡便、顯示速度快、數據完整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隔子宮診斷符合率及不良妊娠的預測準確性。相關研究表明,三維超聲可由二維超聲升級而成,可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設備成本,有利于三維成像廣泛性的增強[10]。本研究結果顯示,二維及三維超聲均可對中隔子宮進行較好的診斷,但二維超聲無法對子宮病理改變進行明確顯示,三維超聲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二維超聲,提示與二維超聲比較,三維超聲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三維超聲檢查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優勢,可有效提高中隔子宮的診斷符合率,同時有利于不良妊娠的預測,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值得推廣應用。
[1]王家奎,龔麗君.經陰道三維超聲自由解剖成像對先天性子宮畸形的診斷價值及圖像分析[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2015,12(2):122-127.
[2]余彩茶,水旭娟,焦巖,等.經陰道三維超聲在縱隔子宮術前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7):636-637.
[3]涂艷萍,馬小燕,劉勇,等.中隔子宮的三維超聲診斷分析[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2012,9(10):31-35.
[4]陳俊雅,張海燕,呼亞青.妊娠晚期超聲檢出胎兒結構異常的回顧性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5,18(2):107-110.
[5]程艽,張震宇.正常妊娠與自然流產患者妊娠初期血清孕酮水平變化與黃體支持療效的比較[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5,14(4):269-273.
[6]劉香葉,鄭大同.多普勒超聲診斷遲發型宮內發育遲緩的意義與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7(3):13-16.
[7]張麗娜,劉曉偉,吳青青,等.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卵圓孔早閉或偏窄的臨床價值[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5):354-356.
[8]于嵐,林光耀,朱麗紅,等.聯合多切面法在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2):99-103.
[9]張海春,陳鐘萍,涂艷萍,等.三維經陰道超聲在先天性子宮畸形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19):6143-6144.
[10]魏麗娜,孫秀芹.宮腔鏡子宮縱隔剪開術治療縱隔子宮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2,8(5):512-51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33
B
1009-5519(2015)17-2649-02
2015-06-05)
熊玥(1983-),女,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三維成像檢查方面的研究;E-mail:xiongyue1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