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毛孔下面有個豐富復雜的世界。從形態上來講,它像個狹長的井口,下面除了正對著的毛囊、井口壁,還有一到兩個開口,分別通向皮脂腺和大汗腺。而每個毛孔除了是毛發生長的出口,同時也是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出口。這個毛孔意義重大,稍不留心,就會長出無數“小疙瘩”,影響美觀不說,還會伴有瘙癢、腫痛,甚至是最后留疤的風險。接下來就跟著皮膚專家未了解一下這些“小疙瘩”吧!
Q:痘痘就是痤瘡嗎?
A:不是。痘痘只是炎性丘疹的一種俗稱。毛囊炎、痤瘡、鼻紅粒病、口周皮炎、皮脂腺瘤(結節性硬化癥)、酒渣鼻、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等,都可以表現為痘痘,但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只有部分中度的尋常痤瘡可以稱為痘痘,輕度的叫粉刺,重度的叫囊腫/結節型痤瘡。針對不同的形態和病因,痤瘡還有萎縮性、聚合性、壞死性、爆發性(反應性)、反常性,及新生兒痤瘡、多囊卵巢性痤瘡等分類。最常見的還是尋常痤瘡,也是本文重點講述的類型。
Q:痤瘡是怎么形成的?
A:目前主要認為以下因素有關:
1、毛囊皮脂腺導管細胞增生(角化過度),堵塞了出口,令皮脂無法排出。
2、細茵、真菌、螨蟲感染了皮脂腺導管,導致慢性炎癥反應。
3、雄激素刺激或皮脂腺受體對雄激素過分敏感,令皮脂分泌增多。
4、遺傳、飲食、生活習慣、心理、化妝品、藥物等因素也影響痤瘡的產生發展。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任何單一因素均不可能形成痤瘡。
Q:痤瘡是內分泌問題嗎?
A:有很多痤瘡患者看過中醫后都被告知內分泌有問題。但很遺憾,并沒有任何一本中醫典籍曾提到有“內分泌”三個字。內分泌系統由內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內分泌細胞組成,涉及自分泌、旁分泌、遠距分泌、神經分泌等解剖生理基礎。
Q:痤瘡是感染還是炎癥?
A:目前已被證實并廣泛認可的觀念:尋常痤瘡不屬于感染性疾病,而是慢性炎癥性疾病。細菌(丙酸桿菌)、真菌、螨蟲等介導的免疫反應導致毛囊皮脂管內的炎癥,同時患者血清中亦常有與病情嚴重性正相關的lgG抗體水平。炎癥從始至終持續存在于痤瘡疾病全過程,并導致炎癥后紅斑、色沉及疤痕等損害。判斷是感染還是炎癥,對醫生非常重要,這將直接影響疾病及治療決策。
Q:雄激素是如何影響分泌的?
A:人體的雄激素來源于兩個地方:睪丸/卵巢、腎上腺的網狀帶。雄激素有好幾種,最主要的是睪酮,由睪丸/卵巢產生:另外還有部分來自腎上腺的網狀帶,包括雄烯二酮、脫氫表雄酮及其硫酸酯。以上這些雄激素經過系列轉化,最后在皮脂導管內形成二氫睪酮( DHT),這個才是痤瘡的元兇,真接導致皮脂導管分泌增多。
Q:長了痤瘡應該少吃點什么?
A:1、甜食,特別是高血糖指數食物。血糖指數(簡稱Gl)是衡量食物引起人體餐后血糖反應的重要指標,Gl大于70的食物為高Gl食物,包括玉米片、烘烤土豆、羊角面包、白面包等。高Gl飲食可以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會使血液中的游離雄激素增多,導致皮脂腺分泌亢進,痤瘡加重。
2、奶制品。不管全脂奶還是脫脂奶都會加重痤瘡,原因是牛奶中的一些具有炎性作用的因子如lgF-l、5alpha還原酶、亮氨酸等在生產過程中難以被滅活,加上牛奶中的酪蛋白保護,這些物質常常得以躲過消化系統分解而直接進入體內。
有些健身愛好者在補充乳清蛋白后就長痤瘡,因為乳清蛋白恰恰是最容易產生lgF-l的蛋白,同時它還會促進胰島素分泌,所以在增肌的同時,服用者得接受皮膚多油甚至長痘這個副作用了。
3.飽和脂肪酸。目前認為飽和脂肪酸能增加lgF-1。飽和脂肪酸最常見于豬、牛、羊肉等動物油脂中。
Q:長了痤瘡應該多吃點什么?
A:1、海鮮和菌菇類。痤瘡不是過敏,不需要忌海鮮,更需要吃海鮮以補充鋅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對抗痤瘡炎癥。
2、黃色/高纖維的蔬菜。胡蘿卜、西紅柿等(要熟食),白菜、芹菜、西蘭花等以補充抗氧化劑。
3、全麥面包、玉米等富含硒元素的食物。
4、綠茶。如果不能耐受它的咖啡因,可以考慮綠茶提取物,EGCG(茶多酚)含量高的產品為優先,可以對抗DHT。
5、可以考慮服用的補充劑是亞麻籽油,其中的lig-nan木脂素可以抑制DHT,同時其中的亞麻酸也能平衡炎癥狀態,可以每日10~15g加入飲食中來。
Q:長了痤瘡應該怎么護理皮膚?
A:1、清潔皮膚。每日2~3次用溫水洗面,粉刺多的可以用磨砂顆粒的洗面奶,以減少毛囊口堵塞。
2、洗面后必須盡快使用控油保濕的乳膏。否則皮膚在負反饋的作用下,會分泌更多的油脂。
3、防曬。所有防曬措施包括使用防曬霜,均可以避免痤瘡色素沉著。
Q:痤瘡常用的藥物有哪些?
A:局部用藥:阿達帕林、他扎羅汀、異維A酸、全反式維A酸、維胺酯、過氧化苯甲酰、克林霉素、莫匹羅星、夫西地酸、壬二酸、硫化硒、果酸。
系統用藥:米諾環素、多西環素、阿奇霉素、異維A酸、口服避孕藥(女性)、螺內酯。
Q:特殊情況:月經前加重的痤瘡怎么辦?
A:大約60%的女性在經期前會出現痤瘡炎癥加重,并且多發于口周及下頜的位置。很可能與月經來潮前孕酮水平迅速升高,機體對孕酮及其代謝產物發生免疫反應有關,也可能與月經期血管運動神經機能障礙有關,皮疹不但可長在口面部,還可對稱生長在軀干、四肢及外陰處,這種情況屬于月經疹( menstrual erup-tion),又名自身過敏性孕酮皮炎,不屬于痤瘡,一般通過調整飲食、規律運動即可逐漸恢復,嚴重時可以求助于醫生。
另一種情況與雌激素撤退,雄激素水平相對升高有關。
如果痤瘡合并多毛、脫發、月經延遲、不孕、肥胖等,建議到醫院做性激素、B超檢查以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
Q:特殊情況:懷孕時患上痤瘡怎么辦?
A:1、早晚一次或在運動后洗臉,選擇溫和的洗面奶及溫水,注意應該輕柔地清洗。
2、避免挑破、抓撓、爆裂或擠壓粉刺瘡。
3、如果要使用化妝品,應選擇非油性及不含致粉刺成分的產品。
4、懷孕治療痤瘡可選擇的藥物包括紅霉素、克林霉素和壬二酸。
5、過氧化苯甲酰治療妊娠期痤瘡的意見尚未統一,也沒有多少針對孕期的使用安全性研究,盡量不要用。
6、所有治療痤瘡的維A酸類產品妊娠期都禁用,且停藥6個月后方可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