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濰坊學院,山東濰坊 261061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與基本功鍛煉
李璐璐
濰坊學院,山東濰坊 261061
當前我國新聞界的發展愈加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基于新型技術及多元化媒體平臺的支持,電視新聞的發展問題面臨著巨大挑戰。電視新聞的采訪和攝像屬于紀實攝像范圍,攝像人員攝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新聞報道。本文主要研究探討電視新聞的相關采訪攝像機巧及攝像人員的基本功鍛煉問題,旨在為提高我國新聞界整體發展水平提供參考意見。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基本功鍛煉
當電視新聞記者拿起攝像機的時刻,面對諸多變化的大千世界,電視記者要做的不只是簡單重現大自然景物那么簡單,而是要針對社會近期發生的動態事件與現實生活結合進行再創造工作。新聞現場的采訪中要運用到挑、等、搶這三種攝像技巧,新聞界常稱這三大技巧為新聞采訪過程中的“三大法寶”[1]。電視新聞記者要謹記此“三大法寶”并在這三大新聞采訪基本功上下功夫,善于運用和總結,從而實現提高自身駕馭新聞采訪攝像工作的能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1.1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的主要特征分析
面對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電視新聞記者應具有能夠借助于攝像機對整個社會的動態事件及現實生活的再創造能力。而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本身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即電視新聞采訪中的“三大法寶”:等、挑、搶。其中“等”的意思就是等待,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視新聞記者,任何一個事件的報道都需要攝像人員具備極強的個人素質,其中一條就是攝像人員的耐心,即等待的能力。拍攝過程要體現拍攝中心思想,攝像人員要具備伺機而動的職業理念,要根據事件的進展選取最具有表現力的時間點進行拍攝,將新聞事件的本質及其主要情節體現出來。“挑”的字面意思為挑選,攝像人員要具備挑選最大新聞價值的部分進行拍攝,將展現最具說服力及感染力的場面的拍攝作為最終目的。除此以外,攝像人員還要對光線及角度等方面進行適當選擇,體現出事件的最佳形態。“搶”主要指攝像人員能夠具備抓拍的能力,能夠以不完美的構圖和范圍將事件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如果拍攝過程缺少這一塊,勢必會對事件的完美展現產生影響。
1.2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的技巧分析
眾所周知,電視攝像在電視新聞中的地位極其重要,電視攝像記者以此來體現個人主觀能動性及自我價值。電視新聞主要是通過圖像及各種視頻來體現事件的主要內容,一名合格的電視新聞攝像工作者要對拍攝過程中的光線及線條等專業攝像元素進行準確把握和控制。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能夠將“移”這一攝像技巧掌握并靈活運用是每個電視攝影人員必備的專業素質,所謂“移”主要指移動相機機位及變換攝像鏡頭,是目前電視新聞攝像工作的重要技巧內容[2]。電視攝影人員通過移動電視畫面來變換攝像內容,以達到吸引觀眾要求的目的,能夠彌補定點拍攝的不足,形成攝像內容的多樣化視點。這一技巧在攝影人員展現較大場面及較多景物的復雜場景時,有顯著效果。“移”能夠使攝像人員對復雜的空間進行整體、連貫的表現。
第二,“穩”主要指攝像人員在拍攝的畫面中體現出來的畫面的平穩度,包括攝像過程中的跟、進、推、拉等方面。拉是指攝像鏡頭將拍攝的主體放入到適用的環境中,推是指指攝像鏡頭將拍攝的主體從某一環境中分離的過程,這一攝影技巧的靈活運用能夠使拍攝畫面呈現出強烈的顯示效果,不同方式能夠突出不同的環境主體[3]。對鏡頭的推拉過程中,攝像人員需注意的是,推進鏡頭的過程中要將拍攝主體放于畫面的中心位置,且速度要與畫面的情節進展保持一致。
第三,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構圖技巧。構圖技巧是將物體在畫面結構取景范圍內的藝術性及合理的安排與組合,達到令觀眾感到美妙的一種形態體現。電視的畫面構圖具有其自身的原理和規律,畫面構圖要具備明確立意、突出主題的效果。電視新聞攝像人員需充分的體現電視畫面的揭示作用及表現力,使最有說服力及動態化的變化過程得以優化體現。
2.1 明確拍攝思想提高專業素質
電視新聞體現的不只是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到結果的自然流程,最重要的是要將事件中典型、生動的情節呈現出來,因此對攝像內容的豐富及事件的鮮明個性顯示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管報道什么類型的題材,現場拍攝必須要以明確的立意及構思為前提,然后再對事件進行完整、準確、簡明扼要的體現,以敘事性的畫面體現事件現場狀況,并對其主體思想進行著力展現。同時攝像人員還要對自己平時的基礎知識及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充分重視,完善個人文化素養,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和民俗文化,把握好自己的新聞采訪要點。
2.2 增強自身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另外,新聞記者要提高個人對新聞事件現場的觀察能力及分辨能力。新聞記者對新聞事件的采訪過程中,事件現場的觀察要求新聞工作者要用自己的眼睛進行細致觀察,配合其他感官,并結合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與事件的客觀事實進行有效結合。還要能夠掌握住新聞采訪的主要技巧,新聞采訪的方式主要以問答形式來體現的,實際的新聞采訪過程中,面對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通過開門見山式的提問方式來展現,但面對諸多不適合正面提問的問題是,要學會旁敲側擊式提問,做到靈活采訪。
2.3 做到深入采訪和細致觀察
電視新聞攝像人員要充分的運用人物及環境的局部特寫鏡頭,要清楚受訪者在鏡頭前的動作、表情及采訪現場環境都是無聲的語言,能夠間接的體現新聞信息,是重要新聞價值的關鍵組成部分[4]。點題畫面通常會被隱藏在事物的深處,因此電視記者需要對相關事物進行深入的采訪和細致的觀察,攝像人員要及時抓住細致重要的情節及時抓拍,要能夠完整體現人物本質的事實。
2.4 無剪輯拍攝的意識
每個電視新聞攝像人員都要具備無剪輯拍攝的意識,這需要在長期的拍攝過程中逐漸形成,電視新聞記者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去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專業判斷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脫離攝像機的情況下,也能夠對某些場面及時的判斷和觀察。針對于這些方面的思考和總結,新聞工作人員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出色表現。
總而言之,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影技巧運用要結合具體事件的發展情況和發展階段,攝影人員及新聞記者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在具體新聞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完美展現,如此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個人拍攝水平,體現自我價值。
[1]王福壽.電視新聞采訪技巧與情感因素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8(13):135.
[2]譚教華.淺談電視新聞記者攝像技巧[J].新聞傳播,2014,8(9):98.
[3]王召輝.電視新聞采訪的技巧運用[J].青年記者,2014,2(11):51-52.
[4]洪昕.淺析新時期縣(區)級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東南傳播,2014,6(7):156-157.
G2
A
1674-6708(2015)138-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