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楊紅松 周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汽車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化工類生產、儲存、中轉運輸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成品油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化工液體、化工氣體儲運量也有明顯上升。然而,危化品罐車畢竟是用于生產運營,盈利是其首要目的,因而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對危化品罐車市場影響比較大。在經濟危機或疲軟時期,危化品的待運量少,企業購置新車的意向也會隨之減弱。
為擺脫2009年金融危機影響,2009~2010年國家實施了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使我國經濟迅速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但是,這種政府扶持行為仍受到整個大環境的遏制,在此之后的幾年里,受國際經濟疲軟影響,我國出口增速放緩,經濟穩增長則成為各級政府的主要工作。
在經濟發展起伏的這幾年間,我國加油車、運油車、化工液體運輸車、液化氣體運輸車、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低溫液體運輸車市場情況也發生了不小變化。本文結合國家宏觀經濟指標、危化品罐車相關管理政策,以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機動車合格證數據,對我國危化品罐車2010~2014年市場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并對未來政策導向進行推斷和預判。
作為危化品罐車產銷量較大的加油車、運油車、化工液體運輸車,受經濟形勢大環境影響較大,其市場表現與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著非常高的相似性(見圖1)。
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上半年我國的加油車行業嚴重下滑,只取得了4%的增長。而2010年,由于中國經濟的穩速發展,加上全球市場的復蘇,中國的加油車銷售量出現了“井噴”式增長。2011~2012年,我國經濟增速再次放緩,加油車及運油車、化工液體運輸車市場不景氣再次反饋到生產上,三個車型年產量出現不同程度下滑。2012~2014這三年間,三種主要危化品罐車產量呈倒“V”型,與我國經濟增速呈倒“V”型是一致的。另外,國家在2013年初明確了從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Ⅳ排放標準,新標準實施后,所有廠家都不得生產、銷售國Ⅲ排放標準的車輛。為少花幾萬元購車成本,車主紛紛提前搶購,很多原本2014年購車的潛在市場需求也提前釋放,這也是2014年三款車型市場供給下滑的一大原因。
相對于加油車年產量成千上萬輛的規模,液化氣體運輸車、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年產量僅在百余輛,但隨著LNG汽車的廣泛推廣、化工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于液化天然氣、煤油、苯、乙醚、甲醇等運輸需求被越來越大,原有車輛難以滿足需求,廠商加快生產以供市場需求成為必然(見圖2)。
總體來看,液化氣體運輸車和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年產量供給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個別年頭出現了一定波動,如液化氣體運輸車在2012年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2012年我國經濟增速大幅跳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原本計劃購車的潛在車主也取消了購車計劃。然而2012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召開的“2012年全國天然氣工作會議”上明確《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獲國務院批復,這一規劃明確增加資源供應、加快管網和LNG接收站建設、抓緊儲氣設施建設等。此外,2012年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優先供給城鎮民用、公共服務設施、天然氣汽車、集中采暖等對天然氣的需求。這兩大利好政策,對加氣站建設、液化氣體運輸均營造出極為友好的環境,也是液化氣體運輸車在2013~2014年市場供給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幾年低溫液體市場日益紅火,液氧、液氬、液氮,液體二氧化碳、LNG天然氣銷量大幅增加,低溫液體運輸車市場供給也明顯增加,行業產量由2009年的174輛提高到2012年的253輛。然而好景不長,受近年我國經濟放緩影響,低溫液體運輸車潛在車主購車意向沒有以前強烈,部分取消或延緩購車計劃,致使我國低溫液體運輸車市場供給量回落到2009年水平(見圖3)。
前期受油價不斷上漲及波動、車輛油耗管理政策、經濟及宏觀環境不給力等影響,市場對于加油車的需求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加油車年產量從2010年的19 007輛下降到2014年的6 203輛。市場環境的不景氣,致使加油車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市場排名也發生了不小變化,呈現兩極分化現象,多年穩坐第一的廈工楚勝依然保持行業領導者地位,原本行業第二名的湖北合力不斷下滑,也有近幾年產量排名快速提升的企業進入前10名(如東風隨州、遼寧合力)。表1為2010~2014年加油車企業產量排名的統計。

表1 2010~2014年加油車前10家企業產量排名的統計
2010~2014年加油車前10家企業產量集中度也在不斷上升,由2010年的71.9%提升至2014年的79.5% 但具體到各個企業,每年加油車市場份額的占比卻不盡相同。在產量集中度提升的這五年間,重汽邢臺華通產量份額逐年上升,由2010年的1.7%提高到2014年的5.5%,產量份額增長兩倍多;遼寧合力由2010年的0.01%提高到2014年的5.4%,成為后起之秀;而2010年位居第3位的北汽福田產量份額則呈下滑態勢,已由2010年的13%下降至2014年的3.1%。
2014年我國加油車產量總計6 203輛,按市場份額來看,前10家企業可分為四個梯隊。第1名市場份額為31.4%,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作為第一梯隊當之無愧;第2~3名企業市場份額總計為18.5%,作為第二梯隊;第4~8名企業市場份額總計為22.9%,作為第三梯隊,每家企業市場份額不相上下;第9~10名企業市場份額總計為6.7%,作為第四梯隊,相對于第一、第二梯隊,體量較小(見圖4)。總體來看,我國加油車市場,除廈工楚勝外,其他幾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尚難分仲伯,而這也預示出加油車市場競爭激烈,2010~2014年間企業排名不斷此起彼伏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010~2014年間我國加油車產量呈下降趨勢,但中型噸位加油車不降反升,從2011年的3 150輛上升至2014年的3 688輛,可見加油車市場并不是真的進入到下滑通道,而是市場需求開始分化。2010~2014年間,中型噸位加油車所占比重呈“W”型曲線變化,但依據近兩年曲線形狀來看,未來還會有進一步提升可能。另外,重型噸位加油車所占比重呈開口向下的拋物線,輕型噸位加油車所占比重總體趨勢不斷下滑(見圖5)。
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化工類生產、儲存、中轉運輸迅速發展,社會對各種成品油需求量越來越大,水漲船高,運油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國運油車年產量也由2011年的3 824輛提升至2014年的4 238輛。
2014年我國運油車產量總計4 238輛,前10家企業產量集中度為86.3%,其中福田戴姆勒711輛、廈工楚勝709輛,兩家企業旗鼓相當;第2~5名企業總計比重30.1%。總體而言,我國運油車生產企業尚未形成絕對壟斷市場,前幾名企業市場份額基本上是不分彼此(見圖6)。
此外,從運油車廠商底盤選購上看,也不存在絕對壟斷情況,2014年我國在產運油車廠商總計40家,所選購的底盤廠家數總計17家,其中選裝最多的前6名底盤所占比重為80.6%,每家底盤所占比重在10.1%~18.7%。表2為2014年加油車前10名企業主要底盤選裝量。

表2 2014年加油車前10名企業主要底盤選裝量
由于化工液體運輸車市場需求量不高,生產這類車的企業也不多,2014年在產企業總計為16家,2014全年產量總計為188輛,前5名企業產量集中度為73.9%,前10家企業產量集中度為95.2%(見圖7)。
從車型噸位看,絕大多數為重型車(所占比重為85.1%)。此外,化工液體運輸車底盤品牌選取也比較集中,前5名底盤品牌選裝所占比重總計為82.4%,分別為東風有限、中國一汽、東風股份、東風汽車、一汽青島。
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北方地區冬季取暖“煤改氣”、家庭做飯也越來越多地選用天然氣、越來越多的機動車實施“煤改氣”等,多種因素促使我國的天然氣市場快速發展。
眾所周知,天然氣主要通過管網輸送,而LNG作為調峰、補充和替代之用。LNG運輸可以采用三種方式: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由于目前國內鐵路運輸仍未對LNG開放,水路運輸也僅是剛剛開始允許少量運輸,公路運輸則是當前及未來LNG運輸最主要的途徑。近年來,受我國LNG運輸市場快速發展影響,除個別年份外,我國液化氣體運輸車產量供給也呈現不斷上升態勢(見圖8)。
盡管我國液化氣體運輸車市場未來前景不錯,但當前市場需求規模還比較小,年產銷量在100多輛,因而相應產品生產企業也不多,2014年在產企業總計6家,而與之配套的底盤企業也僅有4家。表3為2014年液化氣體運輸車選用底盤品牌及數量。

表3 2014年液化氣體運輸車選用底盤品牌及數量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各種氣體已廣泛使用在機械制造、冶金、醫藥、化工、環保、生物工程、動力、食品和航天航空工業等領域中。加上世界上排名前10位的氣體公司均已進入中國市場,已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工業氣體市場,且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同時氣體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如氧、氮、氬、氦、氫、二氧化碳以及天然氣和其他石油氣體等。
鑒于低溫液體通常為易燃、易爆以及有害等液化氣體和低溫液,且國內在移動式壓力容器研究制造方面起步較晚,至今擁有低溫液體罐車制造資質企業只有10余家,2014年低溫液體運輸車在產企業僅有7家,所產車型均為重型車,而車型選用燃料有兩種,分別為柴油、天然氣。表4為2014年低溫液體運輸車不同燃料車型產量。

表4 2014年低溫液體運輸車不同燃料車型產量
對于易燃液體運輸,國家和各省市對于易燃液體的運輸都有著嚴格的管控規定。對于運輸車輛和消防設備的技術要求高、行駛安全操作要求規范。這些針對易燃液體的特殊運輸要求,決定了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需配備性能先進的運輸和通信設備。鑒于安全和設備性能較高的要求,且國內專用車生產企業水平較低,有資質生產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企業不多,2014年在產企業僅有4家,且每家只有1款車型在產。表5為2014年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不同底盤選裝情況。

表5 2014年易燃液體罐式運輸車不同底盤選裝情況
隨著我國工業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危化品罐車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由于危化品罐車所載物品為危險化學品,其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安全隱患。近幾年來,危化品車輛交通事故常見諸于報端,由危化品運輸導致的重大事故,給社會穩定帶來了威脅,產生了重大公共環境危機。根據北京中機車輛司法鑒定中心對多起危化品罐車交通事故的調查結果,發現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車輛和罐體的制造標準低,另一方面是運輸企業管理不規范。對于危化品罐車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開始著手應對。
為提高罐式運輸車輛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7月出臺《罐式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要求》,要求罐式車輛生產企業符合《專用汽車和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和《罐式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要求》,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承壓罐式車輛和常壓危險品罐式車輛生產企業,將暫停其相關產品《公告》,暫停受理其相關新產品申報。對于罐式車輛企業和產品,《罐式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要求》要求承壓罐式車輛生產企業應當具有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罐體應當自制,具有C2類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常壓危險品罐式車輛生產企業應當具有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產品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同時要求承壓罐式車輛和常壓危險品罐式車輛應當配置必要的安全裝置。
對于危險品罐式車輛,政府一方面對其加嚴管理,另一方面也通過各種形式支持企業發展,比如技術改造專項、兩化融合專項,明確圍繞特種設備管理、危化品運輸等關鍵環節,重點支持高危行業的企業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引導高危行業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為對危化品運輸車輛規范監管,交通部于2012年底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3年1月1日起,各示范省份在用的危險品運輸車輛需要更新車載終端的,應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凡未按規定安裝或加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
在對從事危化品運輸的企業、車輛和從業人員的資質管理上,地方政府也已開始行動,如《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交通運輸部門積極引導企業向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公安部門要加強對危化品購買及運輸證件的審核和對危化品運輸車輛的監管。《河北省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冀安委辦〔2015〕12號)明確嚴格危化品道路運輸專用車輛準入前材料審核和年度審驗,禁止不合格專用車輛進入危化品道路運輸市場。
綜上所述,國家對于危化品罐車企業及產品的管理趨嚴,引導企業生產更高標準、更為安全車輛;對于運輸環節,引導企業向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對企業所轄車輛通過衛星導航、信息跟蹤監測等方式實施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