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在該規劃中明確指出了中國制造業當前大而不強,創新能力差等問題。要變成一個制造業的強國,是該規劃出臺的一個初衷。
多少年來,我們對于我們的中國制造“物美價廉”打敗其他國家的產品而驕傲或者沾沾自喜。不過站在當前的角度,我們應該對此感到一絲擔憂,專用汽車的制造也是如此。
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出口到海外商品的數量逐年遞增,在歐美國家的每一個角落中,幾乎都有“Made in China”的產品。能有如此大的市場普及率,跟中國制造出口的商品價格低廉有非常大的關系。
在許多中國企業崛起史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同樣的一個商品,我們的企業家們以令人驚訝的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工藝成本、勞工成本、土地成本、稅務成本以及環境治理成本、營銷成本等等,硬生生地打垮了一個又一個領域的國際競爭對手,造就了“Made in China”的神話。
雖然我們都原意相信我們中國出口的產品是“物美價廉”,當然了,“價廉”是確實的,但是否也稱得上“物美”?歐洲委員會曾在2012年發布了一份“2011年度《保證歐盟消費者安全》報告”,歐盟超過一半被通報的非食品類危險商品是中國制造。我們其實也不得不承認,將我們出口的商品統稱為“物美價廉”似乎有點以偏概全了。
多年來,“中國制造”的名稱在國外消費者的眼中已經形成了一個“負面”形象,而想要逆轉這個形象并不是一年半載的時間可以完成的。
更令我們擔憂的是,我們原有的“價廉”優勢很可能快要失去了。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在近幾年的快速上升,很多國外的制造業開始從中國向其他地區轉移,而我國很多制造企業賴以生存的“價廉”優勢已經被無限壓縮。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口紅利的持續降低,這個優勢正在一點點失去。
跟中國制造的大多數產品一樣,我國商用車出口的產品也以低端產品為主。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4年我國商用車出口量共計44.02萬輛,同比累計增長11.38%;出口創匯98.42億美元,同比累計增長11.92%。但是這些產品的出口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經濟并不發達地區。其中向亞洲出口商用車最多,為188 957輛,其次為非洲的161 809輛。中國向發達國家出口的商用車產品少之又少,比如2014年全年向北美地區出口的商用車整車產品竟然不足500輛。
由于自主品牌商用車普遍缺乏核心技術,而品牌優勢又相當薄弱,所以在“物美”優勢不強的情況下,暫時只能靠“價廉”的優勢打入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隨著“價廉”優勢被壓縮,我們的商用車出口今后還能依靠什么?
我們是時候推出屬于我們“中國制造”的高品質商用車產品了。現在,全球的經濟形態正在快速轉型,老的王者可能會迅速褪去,而新的領導者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蠶食市場。關鍵是你能否抓住時代潮流下給予的機會。
比如說,如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汽車產業變革,將在汽車產業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同時商用車企業也應該抓住如今國家大力發展的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等產業的發展機遇。
在“價廉”即將過去的時代,全新的技術融合能給汽車產品帶來全新的定價體系。
慶幸的是,我們的專用汽車企業已經在行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未來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核心競爭力,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
青島中集冷藏運輸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青島冷車)就是其中一家企業,他們十分注重高端專用汽車的生產,并在美國市場上闖出了名堂。美國是中集青島冷車主要海外市場,對于一家來自中國的專用汽車企業來說,想要進入這個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的市場,談何容易。而他們用一步一腳印的行動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中國制造”高端專用車的印跡。在美國最大的卡車展美國中部卡車展上,中集青島冷車已經連續7年參展了,他們在北美的冷藏半掛車產品已經可以做到覆蓋全系列。從長度28英尺到53英尺,從懸掛單軸到多軸,從鋼板彈簧懸掛到空氣懸掛,從單溫功能到多溫控制,從一般的保溫性能到美國最好的保溫性能,從傳統的側板結構“Sheet+Post”、到“Rivetless”無鉚釘結構、再到全鏡面不銹鋼。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集青島冷車就從對競爭對手產品觀摩學習,到阻止中集人觀摩他們的產品,直至這兩年,對手派人在開展之前就到中集的展位觀摩學習,可以說他們用高品質和真功夫在美國市場上贏得了世界對中國制造的尊重。
看好未來高端專用汽車市場除了專用汽車企業外還有主機廠,東風公司與史密斯(Schmitz Cargobull)公司湖北武漢的合資公司已經于去年10月份開始動工生產了。史密斯公司的董事Andreas Schmitz多次表示看好未來中國的高端專用汽車市場。甚至放言,未來五年內,東風合資公司的半掛車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將會達到10%。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堅信中國的掛車行業終有一天會像德國一樣,使用盤式制動器、空氣懸掛系統和先進的EBS系統這些高效的且對貨物和路面破壞較小的系統?!彼J為中國的掛車產品會不斷地向歐洲產品的特點靠攏,這也是史密斯公司毅然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
寧波凱福萊特種車有限公司以生產高端救護車知名,他們所改裝的高端烏尼莫克救護車和智能化救護車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歐洲合作方的大力認可。其董事長謝建浩對記者說:“我們已經可以生產出歐洲同行生產不出來的高端救護車產品,專用汽車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一定要專注,只有專業,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能持續發展?!?/p>
放眼世界,中國的專用汽車市場已經是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市場。而我們距離第一強好像還很遙遠。
當我們專用汽車產品的品質和技術水平都提高后,我們是否應該“有好的定價”?謝建浩對記者表示:“如果一個產品的收益率沒有50%,生產這個產品就沒有意義了?!彼J為一個好的產品就應該有一個好的價格。
是的,好的商品就應該有好的價格,有了好的價格才可能有好的利潤,有了好的利潤才可能有好的研發,有好的研發,才可能有更好的商品,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所謂的“價廉物美”,作為廣告概念是可以存在的,甚至作為階段性的促銷攻擊策略,也是值得嘗試的,但它不應再是“中國制造”的絕殺神技,更不可能把“中國制造”帶到一個新的升級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