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萬畝紅棗科技示范園區是我鄉自2010年開始建設的,共集中連片流轉土地1246 畝,全部種植以新鄭灰棗為主的優質林果。經過幾年的發展,園區現已建成紅棗密植園、流通加工園、設施養殖園、設施種植園、生態節水園和休閑觀光園等“六園”。2014 年,園區紅棗已全面掛果,畝均可產紅棗700 ~800 斤,按60% 的商品率計算,商品果可達500 斤左右,畝均收入達到了5000 元以上。到2017 年,紅棗將全面進入盛果期,畝均收入可達萬元以上。在園區的輻射帶動下,截至目前,已累積發展紅棗18000 畝,占全鄉耕地面積的65%左右,成為敦煌第一專業棗鄉。
今年,紅棗園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30 萬元,按照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利用20 天時間對園區內的350 畝紅棗進行了移栽、補植、鋪膜、修剪,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的整體水平。下一步,園區將再調引草雞20000 只,穩步擴大林下養殖規模;規范裕翔紅棗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全面開展紅棗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相關認證,為打造優質紅棗品牌奠定基礎。

近兩年,在著力打造第一棗鄉的同時,我鄉通過外出學習考察,積極探索推廣林草、林禽、林糧、林特、林苗、林游等六種“林下經濟”模式,深入挖掘紅棗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并已初步取得成效。在林禽模式方面,我們已在紅棗園區建成了萬只草雞養殖場,前期已成功投放5000 只草雞。這些草雞日常吃草、吃蟲、吃紅棗,在解決棗園雜草省下人工的同時還可增加經濟收入。草雞養殖半年后上市,每只可買到200 元左右。在林糧模式方面,我們推廣套種小麥、黃豆、豌豆等物種,這些作物不僅不與紅棗爭養分,豆類作物還有固氮作用,對棗樹的生長大有好處。今年,我們已在全鄉實現套種2000 畝以上。在林苗模式方面,我們推行酸棗籽種直播坐地建園,第二年對酸棗苗進行嫁接,然后進行銷售,每株的售價在5 元左右。在林草模式方面,我們推廣棗樹套種紫花苜蓿等飼草,并采取“訂單農業”的方式,將飼草直接銷售到六號橋村樣式園區,解決養殖大戶的飼草需求問題。在林特模式方面,就是推廣棗樹套種西瓜等特色瓜菜。在林游模式方面,我們建成了農耕文化展示區、鄉村大舞臺,并啟動了土塔村一組鄉村夜市,下一步還計劃建設釣魚池和特色農家樂,積極推動園區向休閑觀光農業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