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武高
孜然,又名安息回香,屬傘形科、孜然芹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高20~40厘米,是一種優良的調味品和中藥材,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原產埃及和埃塞俄比亞,我國新疆和甘肅的河西走廊種植面積較大。地處走廊中段的甘肅省民樂縣于2002年引入種植,由于種植簡單、成本低、效益高,面積逐年擴大,2013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一大新興產業。但隨著種植面積增大和輪作年限的縮短,孜然根腐病發生并逐年加重,輕者損失25%~30%,重者達50%~60%,個別地塊甚至絕收,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現將該病的發生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發病癥狀
田間表現為黃化型和青枯萎蔫型兩種。黃化型多發生在苗期至開花前,最初下部針葉發黃,逐步向上部發展,使整株葉片黃化,最后全株干枯死亡。受害植株根尖或根中部發黑,有時可擴展至整個根部,甚至莖基部,變為黑褐干腐,皮層極易剝落。青枯萎蔫型多發生在開花結果期,遇高溫干旱,大水漫灌后4~5天,全株很快青枯萎蔫,花序頂端向下垂萎,根部或莖基部變為黑褐色干腐。在低洼潮濕積水地,偶可見莖基病部有白色霉層。
2. 發生原因
①品種選擇不當。目前民樂縣種植的孜然品種比較單一,農戶對孜然種子的選擇不夠重視,所用種子大部分是從新疆或本省酒泉地區調來的,有些品種優勢嚴重退化,抗逆能力差,導致病害逐年加重。
②土壤通透性差。民樂縣的土壤多為灰鈣土和灌耕土,這類土壤種植孜然比砂壤土種植發病嚴重。由于黏土通透性差,滲水緩慢,導致田間長期積水,增大了土壤濕度,致使孜然根部長期處于缺氧狀態,造成根腐病發生。
③輪作倒茬不合理。孜然忌重茬或迎茬,重茬或迎茬的地塊病害發生較重。由于這些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根腐病病源,導致病害逐年加重。
④土壤濕度過大。主要是灌水過多,灌水后遇連陰雨天氣致使土壤積水,降低了土壤通透性,易造成根腐病的大發生,特別是不平整地塊發病嚴重。
⑤氮肥施用過量。長期偏施磷酸二銨或氮肥使土壤板結,植株營養不良,抗病力差等,造成病害發生。
3. 防治方法
①土壤消毒。用多菌靈或敵磺鈉2.5千克/畝與細沙30~40千克拌勻撒在土表,將地耙耱兩遍,使藥劑與土壤徹底混合。
②藥劑拌種。用地菌靈、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等農藥拌種處理。用法:20%地菌靈50克或20%甲基硫菌靈14.3克與200克種子拌種處理,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要求拌種均勻,晾干后播種。
③灌水宜淺。灌水時注意不要灌太多,以淺灌不淹苗為宜,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④藥劑灌根。為提高孜然抗病性,花前可噴施磷酸二氫鉀1~2千克作為葉面肥。結合灌水畝用2.5千克敵磺鈉或多菌靈、3~5千克磷酸二氫鉀灌根,可預防根腐病。
⑤藥劑噴霧防治。田間發病時可用95%惡霉靈3000倍液,或35%瑞毒霉800~1000倍液,配合使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均勻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用綠亨1號灌根與綠亨2號噴霧防治的方法效果也較好。孜然開花期嚴禁噴施各類藥劑。
⑥拔除病株。對田間零星病株應及時拔除,防止病害傳播蔓延。
(作者聯系地址:甘肅省民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郵編: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