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鳳琴
羔羊食毛癥在臨床上以羔羊舔食過多被毛和脫落在地面的羊毛,或羔羊間互相啃咬被毛為特征。多見于10~18日齡的綿羊羔,冬末春初和牧草干枯季節易發。其病因復雜,一般認為是飼料中礦物質(鈣、磷、氯化鈉、銅、錳等)、維生素和某些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引發的。
筆者臨床接觸的病例中,有的發現較早,經采取有效措施能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因誤治造成死亡,給養羊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尤其是近幾年,此病的發生有增加趨勢,原因是農區的秸稈全部粉碎還田,母羊飼草料營養不全,導致所產羔羊發病較多,發現早的羔羊病情能得到控制,發現晚的已發展為羔羊真胃毛球阻塞。筆者近日臨床接診5例羔羊食毛癥,現將其中一例的診治情況介紹如下,以引起養殖戶的足夠重視。
宋某飼養的2月齡羔羊1周內死亡2只,病初減食、腹瀉、消瘦,后期食欲廢絕、排糞停止、腹部膨大、磨牙空嚼、流涎、氣喘、咩叫、彎腰、回頭環顧腹部、呈伸展姿勢。羔羊消瘦,解剖可見有長6厘米、寬3厘米的豆狀毛球填充于整個真胃,十二指腸和大腸則空虛。
建議預防羔羊食毛癥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母羊孕期要給予全價飼草料,并添加營養舔磚,以補充礦物質。冬季干草營養價值不全,可將干草粉碎后拌入飼用酵母粉,以補充維生素B2。
②對發病初期的羔羊要給予全價飼料。
近幾年,筆者指導養羊戶采用上述預防措施,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作者聯系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畜牧獸醫站 郵編:8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