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后,與其配套的規章及規范性文件開始實施。新政的實施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加強質量意識,這是對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必須意識到遵守法規要求是企業生存之本,同時結合自身的優劣勢,正視機會和挑戰,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方向,才能保持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醫療器械新政;機遇;挑戰
2014年3月31日,《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頒布,6月1日實施后,與其配套的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在8月份陸續出臺,并于2014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新《條例》以分類管理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依據,在完善分類管理、適當減少事前審批,重點強化過程監管和日常監督,通過規范許可,增加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處理及醫療器械召回等規定,加大處罰力度,強化對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經營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監管。醫療器械新政的實施將更加規范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生產,監管重點的轉移,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減少行政審批,降低企業注冊成本和時間。新政根據產品分類情況,減少對低風險產品的行政審批。主要簡化內容:(1)第一類醫療器械上市前由原來的注冊審批改為備案;(2)第一、二類醫療器械非實質性變化的變更注冊改為備案;(3)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經營許可改為備案即可;(4)取消了第二類醫療器械的臨床試驗審批;(5)縮減了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審批范圍;(6)取消了部分第三類器械的強制安全認證;(7)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注冊證有效期從四年變成五年;(8)公布了一批豁免第二類和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產品目錄,明確在目錄內的第三類醫療器械也可以免于臨床試驗。
2.鼓勵創新,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建立特別審批通道,監管部門可以提前介入創新醫療器械研發流程,建立溝通的渠道。一是制定專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為創新產品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綠色通道。在不降低審評標準,不減少審批程序的條件下,監管部門提前介入創新產品的研發流程,可以完善產品的設計驗證和確認,避免企業走彎路。同時被批準的創新醫療器械在注冊時,可以優先辦理,這將會大大縮短創新醫療器械的注冊審批期限。自創新醫療器械審批實施以來,至2015年4月,累計審批發布項目23個,其中2014年發布7次,累計發布項目17個,2015年發布兩次,累計發布項目6個;二是降低創新醫療器械注冊時的硬件要求,明確創新醫療器械樣品可以委托有資質的企業生產;同時調整了產品注冊和生產許可次序。注冊在線,許可在后,有利于降低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成本。
總體來說,新政實施后,放開了對低風險產品的監管力度,降低了低風險產品的準入門檻,同時體現了對創新醫療器械的支持力度。企業應該抓住政策機遇,及時調整產品研發方向。
二、挑戰
新政改變了過去“重產品審批,輕過程監管”的狀況,成立了醫療器械監管司,建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飛行檢查工作程序(試行)》,重點強化過程監管和日常監督,加大了處罰力度,因此,對企業也將提出更高的法規要求。同時,降低了對風險等級低產品的審批,加大了低風險產品的競爭程度。
1.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1)在全國開展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了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嚴厲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自2014年3月開始,在全國集中開展為期5個月的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2015年3月,又開展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回頭看”行動。這些行動表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落實過程監管;(2)新《條例》加大了處罰力度,明確了處罰范圍,強化了法律責任,企業違法成本大大提高了。
2.嚴格無菌醫療器械的產品管理類別。無菌的第一類醫療器械被調整為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管理要求提升,要求企業不僅在硬件,同時要在軟件上做出更多的投入。
3.審批事項和強度有增有減,以降低為主,但總體要求提高了。(1)第一類醫療器械由許可變成備案制度,但產品備案增加了風險分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標簽樣稿等資料,備案資料的要求明顯提高了。(2)國家食藥監局制定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審批的高風險產品目錄。在目錄內的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需通過審批才可進行,其目的在于保護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受試者安全,規范臨床試驗審批工作。(3)臨床評價要求更加高了,對不在豁免臨床目錄的醫療器械的臨床評價,需要全面收集相關臨床文獻資料和臨床經驗數據,并經過詳細的統計分析得出的臨床評價資料才有可能被接受。
在過程監管日趨嚴格、違法成本大大提高的今天,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在“合規”方面,企業不可存有僥幸心理,投機取巧心態,必須腳踏實地,增加軟硬件投入,建立符合法規的質量保證體系。
三、建議
如何在日益趨嚴的醫療器械監管新形勢下抓住機遇,并應對挑戰?這是每一個企業都將面對的問題。筆者建議如下:
1.低風險的低值耗材生產企業應該盡快做大做強,通過規模效應抵抗質量成本的增加,這樣才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保持優勢。
2.抓住創新機遇,努力研發新產品,以期獲得市場的先發優勢。
3.重視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與醫療器械的整合,特別是與家用醫療器械和康復醫療器械整合,這將是未來醫療器械發展的方向之一。
4.避免低水平重復,應該著眼與高風險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研發。該類醫療器械雖然質量注冊成本高,但競爭不激烈。一旦進入,法規壁壘將會擴大與跟隨者的距離。
5.規模企業應該通過兼并重組和IPO上市等形式把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6.增強法規意識,培養法規人才,加強與主管部門的溝通交流,及時跟蹤法規動態,積極應對監管法規,形成企業守法的軟實力,確保企業在新形勢下零風險應對挑戰。
醫療器械新政的實施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加強質量意識,這是企業發展的必備要求。企業必須意識到遵守法規要求是企業生存之本,同時結合自身的優劣勢,正視機會和挑戰,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方向,才能保持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劉春俊.MT生產公司發展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25):25-24.endprint